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住正义问题在生活实践与学术研究领域日益凸现,工业化、城市化的高歌猛进,以及房地产业的无序扩张,更使居住正义有了空前的现实迫切性。马克思、恩格斯以对资本逻辑的整体考察为起点,对城市居住非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彰显了资本主义社会居住问题的本质:居住困境与居住空间的资本化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居住非正义根源于普遍化的资本...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批判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的异化现象的批判中形成的,他着重考察了资本主义的三种空间形态,并依次形成了三重批判视角:城市空间批判、社会空间批判和全球空间批判。在城市空间批判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引起的城乡空间对立,阐释了城市空间中阶级对立、异化劳动等矛盾;在社会空间批判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空间中的不公,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空间形态必将被社会主义空间形态代替的历史规律;在全球空间批判上,马克思揭示了全球化造成的空间地理失衡,号召落后国家打破资本主义的空间霸权。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批判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的异化现象,对于我国如何应对全球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形势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城市化,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新形势,打破资本对空间的垄断。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弊端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于平等、公平及正义的基本观点;鸟克思和恩格斯的正义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种实践正义观。围绕着实践的主体性、社会性以及历史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基于个体自由、社会平等以及历史进步的实践正义观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正义观和空想社会主义正义观的基础上阐发其正义思想的.而资产阶级正义观和空想社会主义正义观又源于西方正义思想传统,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也是在批判继承西方正义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必须把握西方正义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而明晰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正义观的批判思想,从而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内核.与此同时,澄清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几个争议问题可以更好地探究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与正义的关系是国外学者长期争论的论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在于,马克思是否拒斥正义,马克思是否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非正义,共产主义社会能否超越正义,马克思是否反对分配正义。要厘清这些问题,只有在重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国外学者争论的实质,才能澄清马克思与正义的关系,从而厘定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6.
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阶级思想,应从其理论来源、根本旨趣与学说史意义三个维度切入。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编纂学家关于阶级问题的论述是马克思恩格斯阶级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对阶级问题的理论探索,根本旨趣在于探索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构建的有效路径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的现实途径。马克思恩格斯阶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使阶级、阶级斗争理论与资本主义批判从历史唯心主义与抽象道德批判的迷雾中摆脱出来,为人们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现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空间生产"批判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生产现象形态的批判中出场的,其中彰显着马克思对社会空间现象批判理论的深化和对空间正义的寻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现象的批判引导了其逻辑起点;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过程的阐释表征了其展开维度;对平等正义的寻求彰显了其伦理诉求。研究马克思"空间生产"批判理论,其意义不仅在于从思想谱系角度阐释空间生产理论,还在于能提高人们的空间意识和促进空间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使哈维发现了传统实证地理学局限于学科内部的科学性追求而忽视了社会历史层面的不公正对地理的影响这一弊病,进而将地理学引入马克思主义,创造了坚持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他从城市化与全球化两个层面展开对资本主义的空间批判。城市化的实质是资本城市化,也是资本主义资本积累与再生产的主要形式以及阶级斗争和资本积累之间内在矛盾的结果。全球化则是资本主义通过不断地空间征服和地理重组转嫁了自身的危机,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空间控制与支配。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地理学改造使政治经济学批判在当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中获得了真实的地位,关于空间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对当下的文化研究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9.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恩格斯独立走向新唯物主义过程中的奠基之作。在该书中恩格斯首次科学地运用了调查研究方法,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对资本的空间生产及空间非正义状况从多个角度做了深入细致的揭示,阐述了丰富的空间正义思想。同时对形形色色的非科学地对待工人城市生存状况的意识形态做了深刻的批判。挖掘恩格斯当年的空间正义思想对推进空间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解决我国当前发展实践中的空间不平衡性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社会正义思想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要义在于提出生产方式及其文化价值观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正义原则。通过对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构思的资本主义社会正义原则的剖析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允许经济剥削存在的批判,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非正义性。超越资本主义社会正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正义具有双重形态,虽然社会主义因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因而在社会正义层面超越了资本主义,却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行按需分配原则才能达到完全正义。马克思基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正义而形成的社会正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恩格斯早期的一部著作,对恩格斯确立唯物史观具有重要意义。这部著作论述了资本主义工业城市是如何形成的,蕴涵着丰富的城市空间思想。资本主义工业城市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既是资本运行的场所,又维护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恩格斯以无产阶级的立场为出发点,通过在英国的亲身经历和实地调查,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生产空间的压迫、城市空间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城乡空间的二元对立等非正义现象,并证实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可能性。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空间的发展日益成为阶级矛盾集聚的场所,其空间的聚集效应促使了无产阶级的联合和觉醒,城市空间成为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视域,从异化劳动和私有制视角对资本主义劳动的不正义现象进行了历史性解构与批判。他在对资本主义劳动的目的和价值、劳资关系和交换实质以及社会劳动财富分配的剖析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正义思想,并揭露出“资本永恒正义”的虚伪性和雇佣劳动制度的非正义性事实。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作为科学的真理,对培育“因劳称义”的社会新型劳动观,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增强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义的核心是自由和平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的批判是在自由和平等的框架基础上完成的.资本主义正义与以往的社会正义有所不同,它使自由从形式转向实质,并切入现实的平等问题.而对正义的概念“析分”中,可以认定人性、物和制度是其三个组成要素,这三个要素构成了资本主义正义的轮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中包括的不自由、不平等因素作了批判,认为自由主义对正义的修正和完善没有从根本上完成实质性正义的建构,进而指出了废除私有制度在实现实质性正义中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立场来看,马克思城市空间正义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城市空间非正义的法权批判、社会批判和制度批判中孕育的。其价值意蕴是在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中最大程度地赋予城市空间实践以全面发展性、多元现代性和协调平等性的实质性内涵,并以此作为良序确立城市空间生产、建构美好城市空间生活和妥善协调城乡空间矛盾的价值坐标,进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城镇化实践中,建构城市空间正义,需要构建共建共享的城市多元主体协商共治新机制,重塑包容开放差异的城市空间新面貌,完善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城市社会化发展的现代城市制度转型。  相似文献   

15.
“自然的报复”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手稿中提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恩格斯有力地证实了其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与人类历史相统一的理论思维形式,具有历史辩证法的意蕴,呈现出恩格斯与马克思在辩证法规律理解上的一致性。恩格斯“自然报复”论在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以极为强烈的形式--新冠疫情和极端气候等重大生态危机呈现出来,表明了资本逻辑统治的界限和荒谬之处。基于此,他对资本主义文明中资本与自然的矛盾进行了自然辩证法的深刻批判,意图通过社会革命建构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解”的共产主义新文明生态理念,重塑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关系,以在现代文明推进中实现对自然的合理安放。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人类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的物质空间载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从未缺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工人阶级生存状况及其历史命运的思考中,形成了城市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新范式,并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以生产方式为出发点,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城市观的基本维度,批判工业化城市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破坏,积极探索并投身实践,寻求解决工人阶级城市生存问题的根本路径,为未来工业化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历史唯物主义城市观的基本内涵,挖掘恩格斯的城市哲学思想,探讨历史唯物主义城市观的发展脉络,寻找解决工业化城市问题的理论工具,也是对恩格斯伟大思想的当代回应.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具有批判性特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现实世界的批判、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和对自我的批判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经济正义问题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渐凸显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在从抽象人本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转换过程中,在唯物史观的独特视角下形成了独具理论特质的经济正义思想:其理论基点在于对现实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刻剖析;中介环节为对资本主义抽象经济正义观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双向批判;判断标准是把经济正义放进现实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性之中来审视;价值旨归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达至共产主义。文章提出要参照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构建我国符合经济正义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在回应现实境遇的吁求中进一步彰显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实业家庭出生的恩格斯,其思想演变的轨迹呈现出不同于青年马克思在《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从哲学批判转为政治批判再转为社会批判的路径.作为这一时期理论固态化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十八世纪》,完整展现了青年恩格斯入学批判视阈下的经济学理论原相.两个文本在分析商业、工厂制度和科学技术等人与人关系利益化的方法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核心辐射作用.同时,恩格斯克服了国民经济学家的对立思维,进一步细化了对私有制规律的认识,揭示出资本主义运行中无法克服的经济悖论.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的广泛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时代人文思想意识的繁荣,资本主义人权理论就是逢此思想意识发展上升之际而日趋丰富的,资本主义人权理论的丰富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批判性为特征的人权观的诞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点。如果说新兴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专制、争取人权和平等的斗争在思想理论上开启了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批判时代,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权思想无疑开启了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后批判时代。这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权思想是以批判资本主义人权为理论和现实出发点的,旨在剖析、批判进而扬弃资本主义人权理论,并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构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基于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权观在整体发展中呈现出四个阶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