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些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4,(16):17-17
11900美元:“十三五”中国有望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4月23日,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表示,目前,我国人均GDP达到6700多美元,已经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希望通过“十三五”的努力,使我国人均GDP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接近或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2020年有望达到世界银行规定的人均GDP高于11900美元的高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2.
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2006年世界银行在其《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其涵义是指,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0,000  相似文献   

3.
企业面临的形势与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清泰 《管理世界》2004,(8):1-7,36
<正> 一、我们正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 据世界银行分类,人均GDP少于650美元为低收入国家,人均650~2555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2003年,我国已经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就总体水平而言,我们已经越过了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了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新的发展时期。从国际经验看,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对各个国家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一、迈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对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要求2010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4480美元左右。按世界银行2008年的分类标准,人均国民总收入在3856美元至11,905美元之间的国家,都是上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2,(9):17-I0001
2月27日,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由其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撰写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报告。报告认为,中国将可能在2030年前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这需要中国在下一阶段实施新发展战略。报告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出六大战略方向为: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制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现代化历时一个世纪有余。相对于从传统农业走向工业文明而言的现代化过程,首先是经济的有效增长和国民福利水平的迅速提高。与可参照的国家和地区比较,中国应当跨入了上中等、并接近高收入国家行列,但除港澳、台湾地区外,大陆的人均GNP只有860美元,人均国民收人尚不足700美元。按照人均GNP低收入国、下中等收人国、中等收入国、上中等收入国和高收入国划分,再考虑到中国大陆GNP指标掺水的严重情况,中国仍然没有走出低收入的陷阱(低收入785美元或者更少,下中等收入786~3125美元,上中等收主3126~9655美元,高收入9655…  相似文献   

7.
以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标志,就总体水平而言,我们已经越过了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了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新的发展时期。按世界银行的分类,我们走出了低收入国家行列。从国际经验看,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对各个国家都是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期间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速度上升,人口大量转  相似文献   

8.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20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382美元,这表明中国已由下中等收入国家进入上中等国家之列。而根据国际上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经验,若不能及时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则经济极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对照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基本特征,得出中国亦面临这一挑战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正处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但是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城市化是避免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方段,城市化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扩大内需并且可以解决我国存在一些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孙兴杰 《领导科学》2013,(15):20-21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提出来的,它描述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怪现象:一些国家经济在迈入人均3000美元的门槛之后,便陷入了困顿之中,难以继续前行。"中等收入陷阱"所概括的并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能否持续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秩序能否在新的基础上"软着陆"的问题。在多元社会中,天启式的教条抑或暴力的强制已经没有统合力,宽容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而正义的观念成  相似文献   

11.
刘伟  张立元 《管理世界》2020,(1):8-24,M0004
本文以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的测算为切入点,研究人均产出水平差异的成因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潜能问题。本文依据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确定人力资本数量的"基准水平",推导得出人力资本质量测算公式。由此测算全球经济、7个经济区域、4个经济组织、73个经济体的人力资本质量及年均增长率,按照测算结果从总量和人均这两个层面对其经济增长进行核算分析。本文发现,人力资本质量水平的跨国差异能够解释人均产出水平跨国差异的绝大部分,这两种差异将长期存在,即使高收入经济体之间也未显示出趋同的经验证据。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人力资本质量水平显著落后于发达国家且其提升速率确已逐渐放缓。这一经济事实既决定了长期内中国仍将是发展中经济体,又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潜能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力资本质量水平快速提升是中国经济实现潜在发展能力的关键,更是实现赶超目标的基础。而合乎数理逻辑、易于观测、在政策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好且空间较大的人力资本质量提升途径是消费产出比的扩大。本文预测,若将中国经济消费产出比在未来30年内平稳扩大至2017年美国经济的0.865,仅此就能确保中国最晚可于2027年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同时,若能辅之以成熟度不断提高的市场经济体制并将政府支出侧重于持续优化整个教育体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强化基础研究,或将缩短中国成为发达经济体和领先经济体的时间进程。本文预测,若人力资本质量提升的年均率额外再增加1%,2024年,中国就可跻身高收入经济体;2049年,人均产出水平接近5万美元,达到美国的54.7%。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国情国力的国际比较中,往往涉及人民币对外币(主要是美元)的折算问题。现在世界上比较通行的办法是“世界银行图表集”法。它将以各国本位币单位计量的一些综合价值指标(如 GNP、GDP、可支配收入等)按官方汇率换算为美元。按这种方法,目前1美元约折合成5.78元人民币(官方汇率),即1元人民币折合0.17美元。目前我国人均 GNP 约为350美元左右。这明显地低估了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和我国人均 GNP 的实际水平。实际上,国内外许多人士早已注意到人民币购买力低估问题。台湾《联合报)1991年12月19日载文认为,按官方汇率,当年大陆人均 GNP 约为340美元,与印度、海地、肯尼亚等国大致相同,但其生活水平大大高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省1978-2013年的人均GDP统计数据为样本,通过序列平稳化处理,消除伪回归,在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识别选择了合适的模型,建立了河南省人均GDP的时间序列方程,以此对河南未来人均GDP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表明,河南未来人均GDP仍处于较快增长阶段,但增速呈放缓趋势;河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脱离"中等收入陷阱"阶段的经济发展关键期,距离世界银行公布的一万美元的中高端收入标准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14.
刘伟  范欣 《管理世界》2019,35(1):13-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迅速跨越下中等收入阶段,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身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中国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下中国不得不面对和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本文将采用附加人力资本的增长核算方程进行测算,2022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至7.32%,人均GDP将达到1.33万美元,顺利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实现全面小康目标。2035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至6.34%左右,人均GDP将达到3.15万美元,约占美国的38.29%,有望进入现代化低级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于此,应通过注重资本投资方向,提升资本投资效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降低人力资本错配,全面深化改革,加强自主创新等手段多管齐下,精准发力,为保持潜在经济增长率中高速增长,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党史之最     
《领导工作研究》2001,(10):25-25
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各地区条件差异显著,发展极不平衡,表现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这是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在其新著——《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提出来的。胡鞍钢认为:“第一世界”是如上海、北京、深圳等高收入发达地区。1999年上海和北京人均GDP分别为15516美元和9996美元,明显高于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8320美元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1.贫富悬殊:收入与财富世界银行1997年发布的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中指出,中国8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28,到1995年是0.38,到90年代末为0.458,在此前后,国内外几个研究机构研究的结果与这个结论大体类似。按照世界银行的分析,这一数据除了比撒哈拉非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稍好外,中国的贫富悬殊要比发达国家、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前苏联东欧国家都大。报告指出,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在短短15年内收入差距变化如此之大。如果短期内没有政策来调节的话,还会继续恶化。在2002年亚洲开发银行第三十五届年会…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后,中国保持了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但是,无论从主要国际组织的界定还是从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来看,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国际比较上看,按照世界银行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和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中国是一个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迅速发展中的国家,由于中国在过去40年里取得的重大发展以及对周边国家的带动,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由过去的贫富两端人均收入悬殊,发展成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上中等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三足鼎立的局面。从国内发展上看,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同时,产业结构的提升仍然相对滞后,地区间、城乡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这是我们的发展不足,但另外一方面又是我们可持续的后发优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能够避免很多国家经济发展到了这一阶段就徘徊不前的现象,最终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于2011年9月1日正式实行。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对我国居民的收入,无论是高收入群体还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因此影响了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出口额占GDP40%,高于世界上任何国家,受欧美市场不景气的影响,整个经济体必将承受巨大压力。改革开放以来,贫富两极化趋势愈加明显,基尼指数由改革初期的0.15上升为现在的0.46,已超过国际上的警戒线0.40。中国已经到了下大决心调整经济结构、改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而其核心应是下大力气改变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提升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扩大内需,改变经济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稳定,这也成为目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26个省的不同收入等级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在构建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对收入差距、习惯形成与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低收入等级和中等收入等级家庭消费的影响显著,而对高收入等级家庭的消费没有显著性的影响。(2)低收入等级和中等收入等级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习惯形成,但低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较强,中等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较弱;高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表现出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