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义和句法过去是分开研究的,最近开始关注两者的关系.对者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词义的变化会影响词的句法组合,反过来,句法也会影响词义的变化,还有的是词义和句法组合同时发生变化.着重讨论“语境吸收”和古代汉语的使动句式(构式)对词义变化的影响,并以“谓”和“言”为例分析了词的语义要素变化和词的句法组合变化对词义派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有”是一个高频词语,词性多变,用法灵活,蕴意深刻;继而“有+V”现象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争议,致使人们对“有”给予了一定的关注.这里针对“有”这个词的词义,分别从本义探寻、各种释义、固定结构三个方面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两大平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有”这个词的各种词性及其词义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许多语言学著作在阐述词义的性质时,都谈到了词义的概括性,却不谈或很少谈词义的具体性.其实,词义是概括的,也是具体的.词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作为矛盾的双方,是同时统一于词义这一现象当中的.如果我们只看到词义的概括性的一面,无视或忽视其具体性的一面,不但无助于对词义性质的正确理解,而且也会给具体的词的意义的掌握和运用带来弊端. 词义是概括的,也是具体的.这是由词的意义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我们知道,词义就是“语言中所表示的意义,也就是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所共同了解的词所反映的事物、现象或关系.词的意义是由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的反映,是由应用这种语言的集体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对词义的相互了解是体现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要条件.”(《辞海》1978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因为词义“是由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所以词义是概括的.(本文谈词义并不局限于“词”的意义,还包括语素和词语等的意义)所谓“概括”,不外乎是指(1)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归纳等加工;(2)在这种“加工”中,保留相同事物或现象共有的一般属性或本质属性,放弃其个别的  相似文献   

4.
“恨嫁”作为一个粤方言词语如今在社会上频繁出现并广泛使用。它从一个方言词语渗入普通话后词义逐渐发 生了变化,适用对象得以扩大,词义适用范围逐渐缩小。我们认为这与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类型有关,“恨嫁”与普通话中“盼 嫁”一词的相似性,使“恨嫁”一词必须变化发展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萨满”词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外学者对“萨满”一词的来源及词义 ,历来说法不一。如果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语言及历史文献出发 ,对“萨满”一词的词源与词义进行重新考释 ,可以认为“萨满”一词不是外来语 ,而是中国古代女真语 ;其义不是“激动、不安和疯狂的人” ,而是“智者  相似文献   

6.
1.归纳汉语北方方言中“郎当”一词之词义,纠正对于该词之误释;2.根据词义起源和词义引申,把该词词义分成两大类:悬挂义和摇摆义及其变体;3.揭示该词的来源:从汉代“锒铛”一词独立出来的动词,并形成了动词词义。  相似文献   

7.
“主题”最早起语于德国,它的德文词形是“Thema”,它的英文词形是“Theme”。在德语中,它是一个多义词:“1.主题、题目、课题;2.乐曲主题、主旋律”。①我国的“主题”一词,转引自日本“主题”。在日语中“主题”的词义是:“1.主要的题目;2.文章、作品的根本问题或者中心思想”。②“主题”转引到我国后,在乐曲中主旋律的词义以及作品的根本问题或中心思想的词义还保留着,但题目、课题的词义消失了。应该承认“主题”在构制我国传统写作理论、繁荣写作事业的过程中曾  相似文献   

8.
一个词的词义可以切分为下一个层面的若干义素;反之,若干有关的、合理的义素组合在一起又可能构成一个词的完整的词义。外祖母是“母亲的母亲”,妈的妈自然是“外婆”。翻译中,在处理词义或短语的意义时常常需要采用  相似文献   

9.
词义是“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1]词在产生之始大多是单义的,但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词的一个意义,往往可以衍生出另外一个或几个与之有关联的意义,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词义引申.通常所谓引申指的是顺向引申.不论是“辐射式”引申还是“链条式”引申,词义总是沿着本义所规定的方向运动.不管引申的距离有多远,本义与引申义之间,或引申义与引申义之间,总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相近或相关.比如:  相似文献   

10.
“形容”是语文辞书中十分重要的释义提示词。不过当前并没有关于“形容”使用的规范和标准,且“形容”在辞书的编纂、修订和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发现,词目在释义时使用“形容”与否和音节数量关系不大。“形容”主要用于提示形容词性词目的词义,也可用于提示非形容词性词目的词义。在形容词性词目的释义中,使用“形容”提示词义,能够使释语与词目词性相匹配,或提示由词目特殊结构或词义派生带来的非字面义。在非形容词性词目的释义中,“形容”也存在两个提示功能,即提示拟声词词目的词义和提示拟声词以外的其他非形容词性词目的性质、状态义。今后在修订《现代汉语词典》时,不表形容义的非形容词不宜用“形容”提示词义,非形容性释语形容词、词目具有特殊结构的形容词以及拟声词词目则宜使用“形容”提示词义。此外,应将“用于形容”调整为“用来形容”。  相似文献   

11.
传统分析形旁表意,只是就字论字,没能从“点”扩展到“面”上考察。我们应把视野推及含有同一形旁的一组汉字,即进行这种群体的考察,从这群体中的每一个汉字入手,分析其所记录的词的词义,然后再将其汇合,作比较分析。这样,就会发现:含有同一形旁的汉字所记录的词,其词义系统是多元化的,这就是从客观上反映出同一意义范畴的词词义不断引申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语义场—词族—词”三级词义比较,土家语“男”语义场内“男性”词族各词:a21pa55“父亲”、?a21ko21“男子”,与汉语、缅彝语、藏—缅语语音对应规则,即同源.从亲缘关系来看,土家语“男”与缅彝语最接近.其语义演变类型与汉语、藏语等藏—缅语言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从魏晋佛典看中古“消息”词义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息”词义的历史演变,是汉语词汇史上的一个“公开问题” (open problem)。 已往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 “消息”在西汉前的上古和唐代后的近代汉语中,基本上是一个单义词,前作“消长”义,后作“音信”义(王力《汉语史稿》),(2)“消息”在东汉至隋的中古汉语中,曾有一个比较复杂的词义系统。已知的有:  相似文献   

14.
如今社会信息爆炸,网络流行词语层出不穷,继“囧”、“hold 住”等词之后,“任性”一词在网络中迅速蹿红,被纷纷借用。本文对“任性”一词的古今意义进行分析,其词义已随着大众认知而发生倾斜。“任性”一词因时代更替,大众社会认知改变而使词义引申,意义被扩大。社会心态的改变使不同群体对新词新语认知产生不同。新词新语体现着阶级性,群体性。  相似文献   

15.
“光棍”一词的词义内涵和指称范围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再到小的过程。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光棍”指没有子女的成年男性,现在也可以称呼女性。在文章中,将详细讨论“光棍”一词的出现和发展以及词义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渡河}概念域的主导词“涉”“济”“渡”在历史上曾发生过更替,其融合的语义要素古今也不同.根据Talrny 的词化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以{渡河}概念域的历时演变为背景,结合文献考察“涉”“济”“渡”方式信息、背景信息的变化对其词义产生的影响,以及“渡”融合的路径信息何时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看,语用因素导致“奇葩”一词的词义发生变化,使其意义由“奇特而美丽的花朵”扩展到“不合常理的人或行为”。其中,语用因素包括适量准则、关联理论、类推、语用推理和词汇语用学中的语用充实。可以说,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奇葩”一词词义有了扩展。  相似文献   

18.
“词类活用”(有人称之为“实词活用”)是古汉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不只是语法方面的问题,也同词义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正确地分析和把握词汇在发展演变中构成的词义系列及其语法属性,才能正确判定“词类活用”,才不至于把词的一个固有义项或兼类词的一个固有词性误作“词类活用”。  相似文献   

19.
日语中的汉字词多源于我国,其中大量汉字词词义与汉语相同,但也不乏词义相异之词。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正由于母语与日语中均存在同形词的“共同点”,导致学生往往“望文生义”,忽视部分词义相同或词义完全不同的同形词,造成误用和误译现象。本文就初级日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中日同形词误用及误译例,分析其在中日文不同语境中的用法,阐述在教学中排除母语干扰,转换思维,正确理解同形词对促进语言提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假”“借”“丐”三字所反映的变调构词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历史考辨。其中:“假”字,原始词,义为从别人那里借东西,动词,上声;滋生词,义为让别人借东西,把东西借给别人,动词,去声。“借”字,原始词,义为从别人那里借东西,动词,短入(>入声);滋生词,义为让别人借东西,把东西借给别人,动词,长入(>去声)。“丐”字,原始词,义为向人乞求,动词,短入(>入声);滋生词,义为让乞求得到满足,施予,给予,动词,长入(>去声)。这三对词都属于使动构词,来自上古;后来口语中,“假”只保留了上声读法(今天去声的“假”跟滋生词的“假”词义不同,是不同的词);“借”只保留了去声读法,入声一读至晚宋元之际已消失:“丐”只保留了去声读法,入声一读至晚六朝中后期已读成了去声。 文中附带提及,“反训”一说是不可信的。一个词的词义可以反向引申,但这种反向引申在词义引申中发挥的作用不大;而词反向引中出来的新词,跟原来的词应属不同的词,同一词不可能兼有正反二义。“假”“借”“丐”的原始词和滋生词词义之间是非使动和使动的词义分别,不属反向引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