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级组织是国家行政体系的基本单元,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作为县委书记,虽然级别不高,但责任非同一般。如何履行好促一县发展、富一县百姓、正一县风气、保一县稳定的职责,关键是要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如张庆黎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工程主题报告会上所指出的,"工作上要突出干事和担当"。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我认为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创新能力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领导干部要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感,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要勘于实践锻炼,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借鉴和总结,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有为才有位。有位,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绝非今后事业的直通车;是加压奋进的驿站,绝非自满懈怠的终点;是为民服务的见证,绝非光彩一生的荣耀。有位,还须更有为。有为,就是不做"太平官"。有些领导干部不思进取,遇到问题就躲、遇到困难就退,把"少干事、不出事"定为最高标准,这样的"官",何以作为?有为,就是要敢于碰硬。要认清现实、查找差距,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坚定信念、攻坚克难,真正解决那些反复发作的"顽疾"。有为,就是要开拓创新。领导干部要提升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感,敢于"  相似文献   

4.
党校承担着领导干部培训轮训任务,要让中央精神切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扎实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就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党校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是党校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以“为民、求是、创新、卓越”的精神,以提升学员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改革,使学员增强责任感,提升学习力,开启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胡锦涛同志也多次指出,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政工领导干部作为党的思想工作、组织工作在军队的执行者、落实者,应该更加自觉地落实这些要求,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努力提高战略素质.  相似文献   

6.
一名成功的基层领导干部,不仅要有一定的权力性影响力,更要具有较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基层领导干部要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必须注意加强自己的内在修养,提升自己的魅力含量. 一是坚持以"品"为本,在名利上要有满足感.人品是为人之基、为官之本.基层领导干部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需要把握住"德、廉、公、信、诚"五个字."德"就是思想道德,它要求领导干部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党的宗旨,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这是最基本的"德",是大"德"."廉"就是廉洁.领导干部清正廉洁,下属自然肃然起敬,并仿而效之;领导干部假公济私,贪污受贿,下属便会侧目视之,嗤之以鼻,进而与其离心离德."公"就是公正、公平、公道.  相似文献   

7.
《领导科学》2007,(8):1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告诫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既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表明了我们党担当历史重任的强烈责任感,又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领导干部的作为,取决于本人的修为。有了外在的"他律",还得有内心的自律,才能形成真正的纪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如果说,八项规定是对领导干部的刚性约束,这"三严三实"则揭示了问题的内核:领导干部要加强修为来提升作为。首先要勤于修身,懂得如何律己与用权,实实在在的做人谋事创业。那么,领导干部如何修身?遵纪守法,不碰底线。底线就是雷区,不可触碰。领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部分领导干部存在媒介素不能与时俱进、不会运用新媒体引导舆情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准备不足、知识本领恐慌、宗旨意识淡薄。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要不断提升运用、管理和驾驭新媒体的能力;要准确认识"时",精准把握"度",不懈追求"效"。  相似文献   

10.
党员领导干部是执行党内法规的重要主体,是影响党内法规执行力有效发挥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领导干部的职务级别,特别是在领导班子中的地位的影响,发现干部职务级别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干部在特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对其执行党内法规的行为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党内法规的监督检查环节,反映出党内对于正职领导干部即一把手所掌握的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反过来也会成为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有效执行党内法规的制约因素。解决此问题要注重从党委(党组)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角度提升其执行力和加强党内外监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管仲一生功业的"得"体现在鲍叔牙的无私举荐与齐桓公的大胆任用,"失"体现在未能为齐桓公举荐辅佐的贤臣。这为当今领导干部提供了历史镜鉴,即领导干部要有"进贤为贤"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感,严把"进贤为贤"的德才标准,秉持"进贤为贤"的公正性,拓宽"进贤为贤"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抓落实。他指出,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要"狠抓落实、善抓落实","关键在于落实"。那么,如何提高领导干部抓落实的能力?提高政策领悟力。政策领悟力是抓落实的前提。政策领悟程度直接关系执行政策的落实效果。不折不扣地抓好党的政策落实,学好上级精神是前提。领导干部尤其是单位"一把手",要加强对政策的敏感性和领悟力,紧  相似文献   

13.
张庆黎书记在河北省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工程主题报告会上的报告,提出县委书记要努力做到"六个突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用心学习、用心感悟、用心实践张庆黎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牢群众观点、做好群众工作,坚持勤政为  相似文献   

14.
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部署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执行力的构成有三大要素,一是执行态度,二是执行能力,三是执行环境。即执行力=执行态度×执行能力×执行环境。相应地,提升领导干部执行力也有三条路径:一是执行意愿的激励,二是执行能力的增强,三是执行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直指领导干部的为政之本、为官之要、为人之道。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带头践行"三严三实"这个正心修身的重要守则、做人从政的行动准则,才能凝聚党心民心,不断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一、严以修身、谋事要实,是为政之本  相似文献   

16.
江丽红 《决策》2009,(9):40-41
“三分策划,七分执行”。决策再好、思路再好、制度再好,没有强有力的执行都是纸上谈兵。要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关键要破解执行力“缩水”难题。  相似文献   

17.
政治素质是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领导干部的第一素质,是领导干部政治合格的标志。新时期领导干部最主要的政治素质是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国内改革与发展任务异常艰巨的情况下,领导干部要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把关心基层的工作做细做实,实事求是为人民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基本要求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要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一、领导干部提高政治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今年基层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组织部门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具体、抓深入、抓实在、抓到位,重中之重是要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组织系统干部、窗口一线党员三个"关键群体"的作用。首先,党员领导干部要"善领"。连云区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进村社一线听呼声、解民困,进企业一线听诉求、解难题,进项目一线听建议、解瓶颈,进窗口一线听评价、解梗阻,进景区一线听口碑、解矛盾,带头改进作风、带头强化执行、带头优化服务、带头严格要求,引导和带动广大党员积极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其次,组织系统干部要"善思"。连云区开展"亮明  相似文献   

19.
能力建设是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心,要学会把握四种辩证关系,不断提升干部能力建设水平。要"学有所长",更要"学用相长"。知识积累是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基础,只有做到"学有所长",才能在工作中真正干事履职。同时,要学会在知识积累中提升能力。要"十项全能",更要"一专多能"。每个干部都要具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单位,干群关系日益恶化,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越来越低。为了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中央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规范领导干部用权行为,严格要求领导干部依法用权。如此一来,领导干部的"舒适度"下降,"当官不作为"的现象有扩大趋势。因此,如何找到领导干部"舒适度"与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平衡点,既"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引导领导依法用权、规范用权,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又能充分促进领导干部发挥积极性,做到造福一方,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