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马法与伊斯兰法比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马法与伊斯兰法在现今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罗马法为西方法律传统的绳索,而伊斯兰教法可谓伊斯兰教理论的触角。关注罗马法与伊斯兰法的关系,在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并需要冷静地从历史中归结国际关系的今天,或许多少有些意义。本文即是在这种认识上探析二者的关系,企望能引起对此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从法律经济学的观点出发,通过对优士丁尼罗马法的特点及其产生条件的分析,说明了法律制度建设与诸种社会政治条件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罗马法的制订和实施经验对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3.
古代壮族社会是否经过奴隶制阶段,是一个争论多年迄未解决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以及有关记载材料说明,壮族在历史上是经过奴隶制发展阶段的。另一种意见认为,由于壮族不是独自发展的民族,很早就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并受到中原先进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和严密包围,因而在原始社会瓦解以后进入封建制社会,跨越了奴隶制阶段。《广西民族研究》于1987年第1期刊发了谈琪同志撰写的《略论壮族历史上的奴隶制》  相似文献   

4.
在已发表的研究傣族古代社会历史的论著中,都一致认为古代傣族是经过奴隶制发展阶段,出现过奴隶社会的。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傣族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逐渐出现家长奴隶制以后,由于本身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没有发展到奴隶占有制阶段,形成奴隶占有制社会,就向封建社会过渡了。  相似文献   

5.
19世纪30—50年代,一批被后世学者称为“美国人类学派”的知识精英,基于颅相学和解剖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将“科学”话语引入美国国族构建的讨论中。该学派通过对不同的种族分别进行“科学”研究,构建了一套以白人种族优越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其塑造的黑人种族形象既“低劣”,也适应了奴隶制度中白人文明的“恩泽”。这种建构一方面迎合了当时南方奴隶主的拥奴思想,并被用来作为证明奴隶制合理性的依据,另一方面激发了美国白人内部的种族认同,增强了内战前国族构建中的“种族性”特征,塑造了一条“科学”意义上种族优劣的边界,为后来“科学种族主义”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 一我们从文献的零星记载和土家族社会保留的一些奴隶制残迹中加以考察,不难推断出土家族历史上确曾有过奴隶制(不发达的家长奴隶制)这个社会阶段。虽然它有一层  相似文献   

7.
关于历史上壮族社会的奴隶制问题,史学界尚多争论,难得一致。有的主张,壮族在秋春至秦汉时期,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并进入奴隶社会,唐宋时期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形成;有的则主张,壮族没有经过奴隶制发展阶段,而是自秦汉起,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有的又认为,桂东、桂中、桂南地区的壮族社会,于秦汉之际便进入封建社会,而桂南地区的壮族则从秦汉开始逐步进入奴隶社会。由于壮族社会的发展不仅同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的早晚及深浅程  相似文献   

8.
试论西藏封建农奴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要说明西藏封建农奴制度就需要对它的特点,它的经济结构与阶级关系,它的剥削制度,它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以及它和西藏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奴隶制的区别,进行比较全面的,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才能为人们所清楚地认识.我国学术界对西藏封建农奴制的研究现在还刚刚开始,我的分析只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要谈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必然要联系它的前一发展阶段的历史,即西藏奴隶制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是以人类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业学科,将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研究解决工商管理的实践问题时,我们就将其称之为工商人类学。本文对工商人类学发展的历史作了详细梳理,并对工商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虽然工商人类学在中国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但其未来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人类学是以人类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业学科,将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研究解决工商管理的实践问题时,我们就将其称之为工商人类学。本文对工商人类学发展的历史作了详细梳理,并对工商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虽然工商人类学在中国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但其未来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1.
周泓 《世界民族》2012,(1):77-89
奴隶制随资本体制而扩展是历史的罕迹,这种社会形态在美国南部持续于16世纪初至19世纪60年代。大地产制和对资本的需求、奴隶制对自由劳动力的排斥、代表奴隶主利益的州权与政党的保护、大资本阶层和联邦的妥协、新型阶级的缺位与南部社会文化,一同催生和促发了美国奴隶制与资本制度的并行,19世纪60年代工业资本取代了种植园奴隶制,南北社会文化差异则积淀为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传统类型,即一个主流的结构制度可包含有不同基础形态。  相似文献   

12.
吐蕃简牍石刻钟铭档案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吐蕃时期是我国藏族历史上一段至为重要的发展时期。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继承其父朗日论赞的事业,兼并青藏高原诸部,建成统一的奴隶制的吐蕃王朝。随着奴隶制社会的上升和发展,吐蕃王朝成为中国西部拥有强大政治和军事力量的政权,时间亘续二百余年,不但与中原大唐王朝关系密切,影响深远,对祖国西部的开拓和发展,贡献也相当巨大。吐蕃王朝在巩固和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研究经历了奠基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停滞阶段、复兴阶段、全面推进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4.
蒙古奴隶制初探——蒙古诸部统一前的社会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吉思汗统一诸部于一二○六年建立起统一的蒙古族政权以前,蒙古的社会性质如何?是氏族制,抑或奴隶制?长期以来众议纷纭,始终未得到园满解决。一种意见认为,蒙古族没有经过奴隶制发展阶段,而且游牧民族也不可能形成奴隶制。诸部统一前,蒙古族是处在氏族制末期,奴隶虽然存在,但只是家庭奴隶,这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现象。诸部统一后,蒙古族越过奴隶制发展阶段,直接由氏族制过渡到封建制。另一种意见主张,诸部统一前,蒙古族是处在奴隶制发展阶段,当其迈出原始氏族制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是回族历史发展变迁的全景展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回族的特点将体现出其时代价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解决好困扰回族发展的问题,是历史赋予回族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6.
艾仁贵 《世界民族》2006,1(2):18-28
本文从神学角度探讨犹太民族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认为犹太民族独特的神权历史观是促成其民族从流散到回归、从分散到集中的根本原因;信仰与历史的互动促成了犹太民族的产生、发展和强盛,信仰与历史的互动是犹太精神的内核和实质。时至今日,以色列国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讲也是信仰与历史互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民主改革前,西藏社会仍是以领主庄园制为主体的农奴社会。领主庄园在前后藏腹心地区,星罗棋布,数以千计。领主庄园是随着吐蕃王朝奴隶制的解体和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产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庄园出现比村落晚,它是衍生的经济形式,有其产生、发展和解体过程。因历史起点和演变进程不同,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庄园。有的主要役使差巴,有的主要役使堆穷,有的主要役使囊生,还有的主要役使雇工(此已属解体  相似文献   

18.
吐蕃奴隶制社会中的奴隶阶级由来已久。松赞干布时吐蕃奴隶制更加完整,为了巩固和发展吐蕃奴隶主政权,此时对奴隶阶级划分了各种等级,以便针对不同等级的奴隶进行更好地役使和管理,使这些奴隶在吐蕃社会中发挥最大作用。对奴隶阶级划分等级这一重大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吐蕃社会的发展,赤松德赞时吐蕃奴隶制政权之强盛,无疑与此有关。随着吐蕃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奴隶阶级虽然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但其社会作用和影响始终关系到藏族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五刑溯源     
<正> 1 法律史研究者论及中国奴隶制法的起源时,基本上都离不开奴隶制五刑的来源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大多认为奴隶制五刑来源于古代苗民的“五虐之刑”(即苗民五刑),从夏禹开始,夏商周三代均沿用于此。但亦有部分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五虐之刑初创于古代夏族,而非是三苗之族。争议的引起来自对下面一段古籍文献的不同解释:《尚书·吕刑》载:“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耳刂)、(?)、黥,越兹丽刑并制,………”清代以来,不少学者识为上述文字  相似文献   

20.
徐新建 《民族学刊》2011,2(3):19-24,91
中国民族学的"苏维埃学派"是值得研究的主要议题。本文以李绍明先生为个案,梳理和辨析了此学派对于现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在社会实践和学术史的意义。结合李绍明先生及其相关时代、地域的具体境况,笔者就学派问题做了初步比较,提出的观点是:从"华西学派"到"苏维埃学派"再到"中国学派",李绍明先生的个人经历体现了民族学、人类学在现代中国走过的历史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