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磊  赵文静 《学术探索》2012,(12):127-130
传统写作教学观念一直认为:能说话的人就一定会写作。本文首先对这一观念存在的四种形态及其产生的背景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对写作的终极本质的透视来论述其错误,希望我们的教师能走出认识的误区,正本清源,开拓写作教学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历来重视优良文风的建设。他认为要造成优良的文风,必须树立为广大读者服务的思想,时时处处想到要对得起读者;写文章的人应该先想清楚然后再动笔写,要把文章写得简洁明快,明晰畅达,力求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写完之后要多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3.
一提起修改,往往会被认为指的是修改文章的错误,改掉文章的毛病。其实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从广义方面理解,修改包括肯定和保留原稿正确的部分,否定和改动原稿不正确或不完善的部分,有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含义。修改是写作的“第五道工序”,是写作过程最后的完成阶段,文章通过修改就要脱稿了,哪些要保留,哪些要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关于培养国家合格公民和社会合格成员的育人观 ,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他语文教育思想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他从年轻时代起 ,就十分注重培养新人 ;后来无论从事编辑工作还是出版工作 ,都始终不忘育人 ;担任教育界重要领导职务后 ,更是大力提倡、大声疾呼要端正教育思想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他在如何进行语文的读写教学和养成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等方面都有诸多精辟的论述。叶圣陶的语文育人观对推进当前的素质教育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龙年 《社会科学家》2003,3(1):149-152
语文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必须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叶圣陶先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反复阐明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语文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要掌握好这个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应十分重视语文自身的规律,不要模仿死板的程式,不要为了应付考试.叶老的语文工具观并非把语文当作纯工具,语文教学必须将人文精神和思想教育和谐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叶老号召所有学生都要努力掌握和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主张阅读与写作并重 ,他认为阅读可以成为写作的基础 ,但并不是全为写作服务的 ,阅读本身自有其重要性 ,阅读教学再也不能继续搞注入式的逐句讲解 ,那样做的弊端实在太多 ,广大学生要尽量靠自己的能力进行阅读 ,教师要通过精读和略读的指导 ,使学生养成读书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必须掌握语文本身的规律叶圣陶的语文性质观,要求通过阅读教学掌握语文自身的规律。语文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只重视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学生的道德意识,而丢掉语文自身特有的任务。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践履,意识必须求其化为行动。  相似文献   

8.
提倡文章的生动活泼新鲜有力,并付诸自己的写作实践,是毛泽东文章学的主要内容和突出特色。 《反对党八股》可以看作是毛泽东的一篇重要文论,很能体现他的文章观。其文章观的核心,就是提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他的这种提倡是一以贯之的。一九五五年,在为《合作社的政治工作》一文所加的按语中,他批评“我们的许多同志,在写文章的时候,十分爱好党八股,不生动,不形象,使人看了头痛”。一九五八年,他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里更明确地提出:“文章和文件  相似文献   

9.
徐龙年 《兰州学刊》2004,3(4):268-270
叶圣陶是我国 2 0世纪语文教育的集大成者。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系统完整 ,在语文教育的各个领域 ,都有其科学独到的建树 ;尤其在关于掌握语文工具、培养良好习惯和“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三个方面 ,更是作用巨大 ,影响深远。叶圣陶带有前瞻性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当前和今后的语文教学改革中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培养目标、学科性质、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规定.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语文<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是指导我国现阶段语文学科教学的法规性和权威性的大纲.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前瞻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别号晦菴,我国南宋时期儒学集大成者.朱熹一生热衷于教育,教学活动长达半个世纪.朱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在语文教育方面,尤其在阅读教学上有大量的论述,给后世以巨大的影响,被视为经典.但是,由于朱熹的教育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反科举"、重德行及"重读轻写"的倾向,与当时世风格格不入,以至他的有关写作的论述,较少受到历代学人的关注.我们认为,作文教学既作为  相似文献   

12.
我国素称文章昌盛的泱泱大国。关于文章的重文重质主张者尽管各具其理,而主张文质统一且先质后文的,则是文章发展长河中的主流。兹就我国历代文论中关于文质问题论述的概貌,按时代顺序略论如下。 孔子是提出文质问题的第一人。他在《论语·雍也》篇曾讲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朴实超过了文采,就未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朴实,又未免显得虚浮了。只有文采和朴实配合得恰当,这才是君子之风哩。不过那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认为礼乐就是文,仁义就是质。孔子所说的文质,是指人们的道德修养而言的,与后人的文章的文质并非一个概念。但就文章的写作来说,孔子还是重视文的。他曾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相似文献   

13.
14.
修改文章的思维态势樊斌文章皆为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以其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不能一下子为写作主体所认识清楚把握全面。文字表述又以其灵活多样性,也不能一下子就能够选择恰当。这样,一篇文章的初稿拟成之后,“意不称物”和“言不逮意”等情况普遍存在。因此,...  相似文献   

15.
读了陈维新同志撰写的《文章写作方法论》(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出版),很为高兴,既为写作学科有这样一本从哲学角度观照文章写作的新著问世而欢喜;也为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勤奋治学精神而欣慰.写作学界早在呼唤这样一本书了;所以这本书的出版非常及时,为正在蓬勃发展的写作理论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这本书具有开拓性、哲理性和适用性三项显著的特点.从开拓性来说:这本书博采了古今中外有关文章写作的理论知识,吸取了近年来写作学、文章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引证了大量经典性和专家的学说,简析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和作品,深入钻研,融汇贯通,从而树立了自己的著述目标,建构了自己的理沦框架,开辟了具有很多独到见解的理论阵地:这显示了较强的创造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6.
王建平 《殷都学刊》2004,(4):104-107
许慎的《说文解字》以其鲜明的写作目的 ,规范的编排体例 ,丰富的学术内容奠定了他文字学家的地位。《说文解字》中反映出的博采通人、反对门户之见 ,敢于创新、反对因袭旧说 ,创作态度严谨、反对主观臆断等学术著作的写作特点 ,则体现了他的文章观。  相似文献   

17.
陈维新先生所著《文章写作方法论》已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过去,有关文章写作的论著已有许多,但是从哲学角度探讨写作方法的尚不多见。本书序言作者陈鸣树先生说:“作者的理论框架极富思辨色彩”,具有“哲学意识”。陈先生所见的确不错。纵观历史与现实,任何一篇传世的好文章,其中总是蕴涵着一定的哲理意识,明晰也好,朦胧也好,总是给人以哲理的启迪与享受。那么,从哲学  相似文献   

18.
在李德裕的整个文学创作中,最有现实意义和最能体现其思想的当首推他的杂论《穷愁志》。据李德裕《穷愁志序》云:“《穷愁志》凡三卷,篇论四十九首。”自己亲手撰序,由此可知《穷愁志》一书是他亲手编订的,共三卷,有杂论四十九篇,其中收录了颇能反映李德裕文学观的《文章论》一文。郭绍虞先生编《中国历代文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邓小平提出的“领导就是服务”这一著名观点,对于做好自己的领导工作,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领导就是服务”这一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领导本质的思想。马克思在其所著的《法兰西内战》中,提出了领导是社会的公仆,是人民群众的公仆的观点。他写道:“旧政府权力的纯粹压迫机关应该铲除。而旧政府权力的合理职能应该从妄图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那里夺取过来,交给社会的负责的公仆。”①如今,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20.
在叶圣陶的文章学理论体系中,文章阅读论与文章写作论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犹如文章学的“两翼”。有些人研究文章学,只注重文章写作方面,而忽视文章阅读方面,或者只在探讨写作的途径和方法时去论阅读,甚至把“文章学”和“写作学”混为一谈,这是一种偏颇。早在一九四○年,叶圣陶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中就指出:“写作程度有迹象可寻,而阅读程度比较难捉摸,有迹象可寻的被注意了,比较难捉摸的被忽视了。……然而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