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人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构建和谐家庭的主体是人,人的灵魂是文化,每个家庭的每个人,只有在文化中才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如何以家庭文化促家庭和谐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建立在他对人的存在的理解基础上的。他认为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这种有生命的意识活动使人成为“类”的存在物 ,人成为“类”的存在物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因此 ,人的生命活动不是“为意识而存在的活动” ,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对象性的生活的活动。这种对象性的生活 ,就是在确实在外的、真实的对象身上表现和确证自己的生命。这种活动表明人是在自然界中 ,在对象世界中存在。因此 ,只有在人的对象性存在中 ,在人的“类”存在中 ,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 ,才能发现真正科学的人道主义。所以 ,我们只有在马克思的存在论哲学境域中才能真正理解他的独特的真正科学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阐释了作为主体的人同他的劳动对象由同一到分裂和对立的根本原因,以此视角来审视今天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可以发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源于人类的劳动活动和生命活动的异化,人类不再将自然界看作自身的无机的身体,而是将自然界看作异于自身的客体,同时将劳动活动看作是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的手段,将对自然界的占有的程度看作衡量自己社会地位的标准。事实上,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只有用对待人的方式来对待自然界,人与自然界异化关系才能得到解决,而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异化关系最终消解的必由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里。在这个美的世界里,存在着多彩多姿、琳琅满目的美:有自然风景的美;有社会生活的美;有艺术作品的美等等。在这一切美的事物中,人是最美的,人的美是美的核心,是美中之精华。囚为在世界万物中,只有人,才具有审美能力;只有人,才是审美的主体,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没有人,根本没有美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当人类社会出现以后,人在同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由大自然的奴隶逐渐成为主人,人同现实才发生了除实用功利之外的审美关系,人才逐渐产生了独立于使用价值之外的美丑观念,产生了单纯的审美意识。所以,美是人类社会产生  相似文献   

5.
如何认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古往今来的所有哲学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有所涉及。古代的、近代的哲学家在探索人、探索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上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力图在不同的基础上把主体的人和客体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统一起来,但都没有达到科学的真正统一的境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以唯物史观把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真正统一起来,建立起科学的入学理论。当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增强对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主体地位的认识,更需要把重心从改造社会关系、生产关系转向生产力的开发上,转到人的主体生产  相似文献   

6.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最宝贵的财富,二者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有过独立、疏离、对立以及一度的结合趋势,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任何独立的一方都不可能实现全社会和谐、统一发展,只有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够促进使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没有创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创造出机车、铁路、电报、纱绽、精纺机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从这段论述中得出的结论是:生产力是人创造的。它启发了人们对以下问题的思考:认识社会发展动力的起点应该在哪里?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什么?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中心问题应该是什么? 我认为人应该是认识社会发展最终动力的起点。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以它自在的规律存在着,直到人类诞生以后,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才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最原始的根基。当前,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观的阐释各执己见、众说纷纭,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去剖析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哲学视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坚持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辩证运动,是由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和具有铁的必然性的自然界在相互作用中生成的,也是社会主客体有规律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规定。这里,所谓主体是指能自觉从事实践、认识等社会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客体则是指进入主体的实践、认识等社会活动领域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是主体活动的对象。只有从社会主客体相互关系的视角来审视社会,社会生活和社会运动才会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生命力;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才不会被仅仅归结为纯客观的范畴之间的相互制约,而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人的主体性活动,体现着人依据自身利益、愿望在社会必然性制约下的有目的的创造和选择。本文正是试图把握社会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人的历史活动的主动性与受动性的内在统一,揭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內容和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活动包括科技创新活动,人类能够预先为这些活动设定方向和范围,为自然界发生某种运动创造必需的条件。倡导科技审美,科技工作者要按照人的本质力量要求和自然生态提供的物质资料能力限定科技活动的范围,要协调政府行政行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促进政府行政行为与自然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在科技支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大自然提供材料的能力,力求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自然界的平衡发展。对妨碍社会稳定的风险要做新的认识,注意自然供给失衡可能造成的风险。要扬弃狭隘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在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促进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发展:对自然的损坏就是对自己的损坏,对自然的修复就是增强人的体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自然界本身具有的特性,也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和完善人类自身的能动过程。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美学有了实证的基础,消解了西方理论视野中美学只存在于精神世界的虚幻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人类学材料的支撑。在国内,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审美人类学相互交融,为研究中国多重语境叠合下的审美、艺术活动提供了切合的框架,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是文化存在物,人的生存和发展与文化的生产和创造相互映现、相互确证。就人类整体而言,文化既承载着人类活动历史性积累下来的结果,成为制约着人类现实活动的基础和背景;又转化为人类进一步从事活动的实践能力,成为推动人类活动时代性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前提。文化的生产和创造是人化与化人的双向运动过程,二者是同步发展、正态相关的。就人类个体而言,文化总是不可避免地浸润在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生命历程中,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活动方式和生活世界。因此,个人可能受制于某种文化羁绊却茫然无知,惠泽于某种文化资源却失之敏察。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是人类自身生生不息的精神生产和文化进步的实践活动,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指向人类的幸福。它的进程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痛苦,幸福体验应该伴随着整个教育的始终。教育,与其说是在召唤幸福,毋宁说,教育是在与幸福牵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于儿童,校园生活才是他生命的确证,学校才是他憧憬的福地。无痕的教育,顾名思义,首先指的是没有伤痕的教育,再次指的是淡化或不落痕迹的教育。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才真正实现她存在的价值和承担的使命,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人的更趋完整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不断前行,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过程中使个体生命的幸福度愈加提高,享受教育带来的人类文明和进步。  相似文献   

14.
论人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郭安(安徽机电学院社科部)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外在世界。外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部分。人来自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人也是社会的产物,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人除了有自己的外在世界以外,还有自...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因着人的活动方式而历史地变化的。在最初的社会形态里,是自然界对人的肆意淫威,人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在第二大社会形态里,是人对自然界的肆掠妄为,自然界仅仅作为纯粹的有用性而存在;只有到了社会的第三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才会真正得到解决,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从而也才能实现人的生活艺术化。  相似文献   

16.
一  考虑文艺的社会效果,作为一种理论主张和艺术家的自觉追求,贯穿于整个人类艺术的全过程,古今皆然,中外皆然,因此我们说这是人类艺术创造活动的悠久传统。正是这一传统,才使文艺在促进社会进步,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发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当然,也不应否认,艺术创作是一种最个人化的精神劳动,有些人写作是并不考虑“社会”和“效果”的。但是,“即使一首诗的作者可以不考虑读者就先写下那首诗来,但他也必定想知道,使他满意的那首诗会对别人说什么。……倘若诗专门为作者而写,那就会成为一种秘而不宣的、无人知晓的语言写的诗,而只…  相似文献   

17.
价值是客体相对于主体并满足主体需要和目的的关系范畴。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的存在和需要与客体的存在和属性发生联系时,才形成价值关系和价值。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客体形成价值属性并进而转变成相对于人的价值。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不断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社会认识的科学性及其实现途径问题是欧阳康教授为开展社会认识论第二期研究提出的主攻方向课题之一.围绕这个课题,武汉大学哲学系原理专业的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和博士生先后举行了两次研讨.讨论中涉及到社会认识客体的内涵及其特点、社会认识的客观性与科学性、社会认识科学性的实现途径诸问题.现将这些问题的讨论内容综述如下.一、社会认识客体的内涵及其特点博士生倪勇认为,确定社会认识客体是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从客体上才能把社会认识与一般认识区分开来,使社会认识论能够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但社会认识的客体,既不能解释成“人”,也不能解释成“社会性的存在”.因为社会认识的客体即是社会本身,而“人”或“社会性存在”在本质上与社会是一回事,用“人”或“社会性存在”去规定社会认识的客体无异于同义反复.因此对社会认识的客体的说明只能从社会与自然的区别入手.外在于人及其活动的自然界与社会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但一旦进入实践领域,自然与人及社会就交织在一起.作为人类实践的对象之自然,不再外在于人及社会,而是与人及社会相互关联,甚至是人类活动的结果,马克思把这种“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称  相似文献   

19.
论编辑人员的创造力朱晓荣一般说来,人类生活和人类文明都离不开创造。各行各业都需要大批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培养与开发人的创造力具有十分广泛的社会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创造”往往抱有神秘感,以为只有那些举世瞩目的科学发现、科技发明才堪称为创造,只...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为人的一生奠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递活动和催化活动。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人类很早就意识到了。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及其开发人性,为个人发展奠基的功能是随着近代人文主义运动的兴起而日益突显。在考虑教育匮乏的后果时,既要想到对国家、社会前途的影响,也应关注教育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关系,把教育机为人的一叶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