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阳伽蓝记》中的佛教与世俗有着特殊的相互嵌入关系:一方面佛教教义充实了世俗观念,另一方面佛教中的功德思想使得后世大兴寺庙求取无量功德。此外,在世俗建筑吸纳佛教建筑风格的同时,佛教建筑也融入世俗文化中的多种元素,丰富了佛教建筑的表象内容。  相似文献   

2.
北魏是一个佛教迅速传播的时代,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是大量佛教寺院的修建。《洛阳伽蓝记》记载了作者杨街之所亲见亲访北魏洛阳佛教寺院的情况,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佛教寺院是由宦官主持参与修建的,宦官们充分发挥了其在建筑方面的特长,建造的佛教寺院规模宏大,装饰华美,这些寺院的修建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是研究北魏佛教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的佛教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瓶梅》是一部充满了佛教精神的世情小说。作者通过对西门庆家庭兴衰变迁的如实描述,“曲尽人间丑态”,意在让世人破除财色之贪的执迷,参悟诸行无常的空相,生起悲天悯人的慈愿,从而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安全与满足。《金瓶梅》这部小说的主要意义和内涵,应该在这里。  相似文献   

4.
僧祐是我国南朝时期的律学高僧,他精通萨婆多部的《十诵律》,以研究、讲习律学著名于齐梁,受到当时朝野的崇敬。僧祐对中国佛教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如研讲戒律、修缮寺院、度僧人、塑佛像、建立经藏等。然而,真正奠定僧祐在中国佛教史、学术史上地位的则是其编撰的《出三藏记集》。该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保存完整的佛教目录,录中著录了大量珍贵的佛经、经序、高僧传记,时至今日仍然是僧俗各界研究、学习佛学的重要工具书。从目录学的角度而言,该录在著录内容、著录体例、分类方法上都有很明显的发展和创新,是我国目录学宝库中一部承前启后的力作。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佛教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诗偈凭借灵活自由的形式和佛教文化的普及,对通俗文学尤其是古典小说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以《水浒传》为代表的古典小说中,佛教诗偈不但发挥着表现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的作用,甚至承担着整合叙事单元的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此书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6.
《北方的奥德赛》是美国卓越的文学家杰克·伦敦早年创作的著名北疆中篇,它发表在波士顿一流杂志《大西洋月刊》上,成为当初名不见经传的伦敦闯进文坛的有力踏板。国内外文学评论者大多关注小说中的殖民主义色彩,以及伦敦对殖民与反殖民的矛盾态度,往往忽略了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伦敦正是以其最擅长的自然主义创作手法言说了一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传奇。  相似文献   

7.
在特定的自然一人文条件下,古代荆楚民众以阴阳五行的观念理解自然节气的变化,将自然时间赋予伦理属性,并根据时间的善恶采取各种对应措施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依靠信仰与社会力量保证人生通过一个又一个时间关口。《荆楚岁时记》中,生动地记述了南朝荆楚民众过节度厄的年度历程。  相似文献   

8.
<正>尚永琪先生的《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以下简称《社会群体研究》)已由科学出版社于2008年12月出版,全书共40余万字,由正文10章和绪论、参考文献、后记组成。  相似文献   

9.
《大人赋》与《远游》俱在追求“太一之境(神)”,以北极为皈依。但就《离骚》言之,以西极为圣地,而《东皇太一》又将“太一神”立在东方,因此《远游》与屈原作品之追求扞格不通,绝非屈原作。《大人赋》的产生正与武帝时代的信仰变革相关,符合“太一”以北斗为车舆即“斗为帝车”的运行模式,而《远游》不合,因此《大人赋》早于《远游》产生,为司马相如原创。作者为劝说武帝放弃对“太一神”的痴狂与迷信,以“北斗拱极”图式构建《大人赋》的文本结构,让“大人”按照“太一”巡天模式环游太空,逼真展示太一之境的枯寂与荒诞。然在方士鼓吹之下已然放弃人伦的汉武帝不以为忤,甚至愈加向往,于是本“欲讽”而“反劝”。《大人赋》分前后两稿,初稿是抒发自己的愤懑与抱负,表达对“太一之道”的向往;经修改献给武帝的文本转而对“太一之神”加以贬斥,结合其临终前所作之《封禅文》来看,寄寓了作者要求驱逐方士,以儒家之道治世的理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论述了松本史郎的藏传佛教研究情况并对其所著的《西藏佛教哲学》一书做了详细的评介。  相似文献   

11.
《犹滴传》是希伯来晚期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该文本通常被认为成书于犹太人被卷入希腊化浪潮之后,是坚持一神论信仰的犹太民族对那个时代的希腊化历史潮流冲击的一种回应。希腊化既有东西文明的融合,也有血与火的激烈冲突。《犹滴传》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巧且大胆的虚构,运用象征巧妙地使历史与信仰这两种叙事相融合。在《犹滴传》中,"城"是强大的反抗耶和华的力量,象征着犹太人民面临的挑战,"山"则是犹太民族独一性的象征,隐喻着耶和华于危难之际对犹太民族的庇护。文本赋予"山"与"城"以隐喻象征,一方面彰显了犹太人民忠诚于耶和华的信仰传统,重申申命派史书的基本神学;另一方面则展现了整个犹太民族的共同命运,即通过耶和华的神圣力量打破艰难困境从而实现以弱胜强。  相似文献   

12.
汉代<左传>的地位经历了巨大的转折,西汉时,它是受到官方排斥的私学;在东汉,它的地位逐渐上升,最终成为对<春秋>的权威解释.它受到排斥的原因有两个:首先,它始终达不到学官争立的标准;其次,它对<春秋>的解释与汉人对孔子与<春秋>的普遍信仰相去甚远.而它在东汉时地位的逐渐上升,则主要得益于东汉学术思维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蜃楼志》一书对广东民俗进行了大量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广东地区的社会风貌。民俗信仰是一种精神民俗,反映了民众对于神灵的崇拜。在《蜃楼志》中出现了许多关于民俗信仰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关于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和占卦看相的描写上。从叙事功能来看,《蜃楼志》中关于民俗信仰的描写,更好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凸显出了人物的形象特点。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看,《蜃楼志》中的民俗信仰描写反映出了广东文化的特色。通过《蜃楼志》中的民俗信仰描写,广东地区重祭祀、崇鬼神的信仰文化被生动地反映了出来。  相似文献   

14.
15.
东晋玄学家张湛,借鉴佛教思想以发展玄学理论。在《列子注》中,张湛援引"无常",对佛教的抽象思辨方法和深邃哲理进行了吸收和转化;对世间人生现象的存在进行考察,以世间的"无常"论本体的"有"、"无";试图融通玄佛,使士族认识到万有无常,从而更专注于他所营造的超脱生死的"无"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6.
王冠华 《中国学术》2001,3(1):353-357
从1789年的法国革命到1980年代末东欧巨变的200年间,整个世界经历了千百次民众起义。康乃尔大学政治学教授塔罗的近著——《运动之动力和威力》——是对这些运动规律性的总论。书中虽然偶尔提及一些影响深远的革命事件,但作者明确把革命归为别类,着重分析社会运动。此书之重要在于,它不仅仅论述了各式运动的方方面面,而且对西方近30多年集体行动研究成果作了精当的批判总结。  相似文献   

17.
《水浒传》是一部以民众武装反叛、暴力对抗官府为主要叙述內容的小说。作为市场化的通俗文艺作品,《水浒传》的接受主体是普通的社会大众,因此《水浒传》的广泛流播,折射出下层民众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即希冀快意恩仇、能够酣畅淋漓地满足物质一肉体欲望,对团结互助、充满友爱之情的理想人际关系的追求,和对保障人身安全与安居乐业的理想秩序的向往。考察这部小说及其传播表现的社会理想,是探索中国“小传统”文化中社会思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我们把握民间社会思想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民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孕育本是一种自然的生物过程.但在早期先民对于孕育的认知不足及医疗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孕育又是一件十分神秘而危险的事情.为了确保孕育过程的顺利及获得自己期冀的子嗣,受原逻辑思维机制的影响.基于同类相生的简单类比观念和曾经接触过的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交感作用的触染律这两大巫术法则.在错误联想的前提下.便产生出各种巫术性质的孕育信仰.马王堆汉墓帛书<胎产书>所载有关祈孕求男、胎期宜忌、产育保健等古巫方正是此类民俗观念的早期反映.  相似文献   

19.
袁青 《江淮论坛》2022,(3):27-33
《五纪》中的理想帝王与黄帝形象是一致的,因此它用很大篇幅来描述黄帝征蚩尤,当是一篇黄帝书。《五纪》中关于“五”的论述受到五行观念的影响且已有尚土的观念,但反映的五行次序既不是相生也不是相胜的次序。《五纪》中虽出现阴阳思想,但阴阳、五行并未合流形成成熟的阴阳五行思想,本篇应早于阴阳家的出现。《五纪》的体系最终落实到“五德”上,而“五德”中又以“忠”最为重要。“忠”包含君德与民德两方面,《五纪》的“忠”偏向君德,要求君主为政公正、大公无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