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书统溯源十三卷元本元杨桓譔。每半叶八行。序文上有季振宜字诜兮号沧苇印。朱文卷一上有文徵明印。白文玉兰堂印。白文卷首有顾千里手札一通。盖与袁寿阶者。卷尾有孙尔准跋。此书四库已著录然仅十二卷。焦弱侯国史经籍志亦同。此本十三卷。疑十二卷本在前。嗣以末卷太多。故析而为二。惟千顷堂书目及钱竹汀補元史艺文志。卢抱  相似文献   

2.
雁影斋题跋     
虚堂习听录元本前有大德改元冬闰十二月立春前二日中山传梦征序书无卷数但分上中下。卷首题林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书堂习听录」亦元椠中之佳者。新编张仲景註解伤寒百证歌五卷元本每版八行目录九行行十七字卷首有安乐堂印怡亲王府旧藏也又有张之洞審定及壸公等印纸墨精绝元椠中之初印也此书为宋学士许叔微撰按直齐书录解题载叔微所著有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伤寒歌三卷尚有伤寒治法八十一篇仲景脈法三十一图伤寒论二卷辨类五卷皆云未见四库提要祗载类  相似文献   

3.
此书卷上商器七,卷中周器八,卷下周器六,共释注二十一器。见于宋代著录的二十器,见于清代著录的一器。前有吴昌硕题封面,褚德彝作序。咸丰三年,吴江翁大年过访徐同柏,索所未见金石书,将以入所辑金石书目。徐氏因出吴氏所著《石鼓读》板本、《商周文拾遗》录本赠他(见《徐籀庄年谱》,《古学  相似文献   

4.
袖珍方四卷前有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望日序。又有永乐十三年乙未季秋月序。言数年以来印板模糊。今令良医等复校订正刊行于世。盖洪武先有刊板至永乐时又重刊也此本卷尾有皇明弘治壬子仲春杨氏清江书堂重刊。盖不及百年已三易板矣。其书计方三千七十又七。分八十一门而不着撰人名字。作序者亦不著名。据序文知其辑于云南。而洪武永乐二刻亦均在滇中。盖边远多瘴故方书盛行也。元文类七十卷目录三卷元本每半页十行。行十九字。前有元统二年四月戊午郑王理及五月五日陈旅二序观其卷首文移乃西湖书院刊本。又有中书省移咨一道。云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剳付本司刊板印行。当职近在大都于苏参议家获睹元(?)集检草较正。得所刊板本第四十一卷内缺少下半卷。计一十八板九千三百九十余字不曾刊雕。又  相似文献   

5.
河南陈氏本是笔者继西谛本、述古堂本和浙图本之后见到的第四个《易筋经》早期抄本。该抄本内容大致由沿承前代的《易筋经》以及抄录的道教内丹著述所组成。值得注意的是,陈氏本较之他本有其明显的特点,不仅内容上远多于前三个抄本,同时也与后来的来章氏本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清代《易筋经》内容的增演情况。因此,此份陈氏本《易筋经》有其自身的文献价值,值得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徐士范本《西厢记》,全名为《重刻元本题评音释西厢记》,从卷首程巨源所著《崔氏春秋序》题署的“万历上章执徐之岁”的时间来看,可知它刊刻于万历庚辰即万历八年(1580)。此书不分本,直接分为二十出,每出有四字标目。这是现存《西厢记》众多版本中最早有出  相似文献   

7.
中华书局1974年版点校本《明史·艺文志》"经部·三礼类"著录:"孙攀古《周礼释评》六卷."(第2358页)此为"孙攀《古周礼释评》六卷"之误. 此书在不少明清书目都见著录,如:朱睦(桴)《授经图》卷二○:"《古周礼释评》六卷.孙攀."徐乾学《传是楼书目》卷一:"《古周礼释评》六卷.明孙攀.二本."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孙攀《古周礼释评》六卷.字士龙,宣城人.折衷俞廷椿、王次点、吴澄、柯尚迁诸本,别为考订."朱彝尊《经义考》卷一二八:"孙氏攀《古周礼释评》六卷.存."《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三:"《古周礼释评》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孙攀撰.攀字士龙,宣城人."然也有误作"孙攀古"者,如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三三六:"《周礼释评》六卷,孙攀古著."这与点校本《明史》犯了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关于元杂剧《西厢记》,郑振铎写了一些研究和考证的论文。他的主要论点之一是认为刘龙田刻本为隆庆朝所刻,为现存各明刊本中最早者。此外,他说:我们现在很可以大胆的说,万历以至崇祯诸《西厢》刊定者所谓“古本”、“元本”者,本来都不是那末一回事。他们的所谓“古本”“元本”都是乌有先生、亡是公之流,原是假借这一个好听的名义以自行其笔削的。在这里,郑振铎根本不承认有古本、元本的存在。具体地说,他认为周宪王本、碧筠斋本、朱石津本实际上是没有的,都不过是“托古改制”的一种手段而已。问题应该分开来谈,校刊《西厢记》的戏曲家和书贾用所谓“古本”、“元本”的名义来盗名欺世的事情,确实是有的,例如书林刘龙田,就是这样的人。但是决不能认为我们现  相似文献   

9.
<文选>陆善经注是唐代最后一部<文选>注释学成果,是研究唐代文选学的重要文献,可惜没有传世,也未见诸任何公私书目,所以其影响力很有限,远远不能和李善注、五臣注的地位相提并论.19世纪中期,由于日本所藏唐钞本<文选集注>残卷的发现,陆善经注本<文选>才开始为世人所知.从<文选集注>的特征和体例来看,其中的陆善经注是经过删略的,并非陆善经注的原貌.陆善经注在<文选集注>残卷中存量不多,其注释中引典与释词、串释并存,其引典可以弥补李善注.在释词和串释方面,陆善经注既注重释典,又直接解释词义,间有串释大意.  相似文献   

10.
孙赫男 《北方论丛》2012,(1):99-103
《左传辑释》与《左氏会笺》是日本明治时期颇有建树的《左传》笺释之作。《辑释》擅长思想阐说,《会笺》侧重版本、校勘、训诂等基本的文献整理工作。在具体疏解上,《辑释》见解独善者多,《会笺》博采众长者夥;《辑释》简古明晰,《会笺》详赡周密,亦各具特色。但实质上,两者汇释《左传》,所取折中为学的态度,考据学的方法,及经术合一的治学目的,则同出一辙。正可谓同中有异,异中含同。究其因,此与两著产生的深远文化背景及撰述的具体学术环境不无关涉。两著的对比研究,不仅透示出中日文化的密切关系,而且也显示出日本学者在《左传》研究上的多方面成就,更在探求儒学现代化的道路上,提供了可鉴之资。  相似文献   

11.
(一) 耶律楚材者,其先辽人也,与萧氏并称漠北大族,辽东丹王八世孙。父履,仕金为尚书右丞(见《金史》),所著《耶律文献集》(内阁书目绛云楼书目著录),未见传本。楚材喜佛典,师事燕都报恩寺万松行秀(按续灯正统谓行秀河内蔡氏,元定宗元年闰四月卒,年八十一),尝佐元太祖、太宗平定四方,法纪出其规划。太宗时宫中书令,随军至西域,著《西游录》卷,又有《堪然居士集》三十五卷(见钱氏补《元史·艺文志》),今传之钞本十四卷,当有散佚也。晚号王泉老人,卒谥文正,追封广宁王(见《明一统志》)墓在颐和园中。其子铸,字成仲,著《双溪醉隐集》(辑自《永乐大典》,正定王氏,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最近把宋刻本《十一家注孙子》影印出版。卷首有郭化若同志写的代序“论孙子兵法”,并把化若同志的《孙子今译》作为附册。这在整理古籍继承文化遗产方面说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孙子》是我国古代最早最杰出的兵书,历来注本很多,译成外文的也有多种。在注本方面,宋吉天保曾经搜辑魏曹操、梁孟氏、唐李筌、杜牧、陈(?)、贾林、宋梅尧臣、王皙、何氏、张预等十家,称为《孙子十家注》,当时最为通行。惜此刻本已不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满文译本,四十卷一百回,卷首译序署:康熙四十七年五月榖旦序,未暑序者姓名。满文本无插图,序与正文每页均为九行,竖刻。满文本甚罕见。已知国内现存完整的四十卷本两部,残本三部。精抄  相似文献   

14.
从《四书集注》看朱熹 对杨时理学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书集注》是朱熹覃思最久,训释最精,用以传道明世的一部最有权威性的代表作.宋明以后占统治地位达七百年之久的程朱理学,主要就是通过《四书集注》来加以传播的.在《四书集注》里,朱熹不仅以冼练的文字在我们面前展示了其以天理论为核心的理学思想体系,同时,朱嘉在补辑订正,诠解训释的过程中,除了注文大量为自己所作,其余所引诸家之说,则多为二程及其门人朋友的文章语录,这种鲜明的宗派立场,也为我们辨析其学术  相似文献   

15.
陈寅恪是著名的中古史与文化史专家。他对于中古史实的考证,诗文证史方法的创获,史学研究方法上的探讨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使他成为继王国维之后的又一位史学大师,其影响一直延伸到当代学者的研究与思想过程中。近几年对于陈氏学术思想与成就的介绍和研究的论著纷呈迭现,几乎成为与“钱学”不分轩轾的又一学术景观——美籍华人汪荣祖教授著《史家陈寅恪传》(台北联经出版公司84年版),就陈氏的生平与学术成就做了较全面的叙述与评介,是为继陈氏弟子蒋天枢先生《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之后最为详实的传记。刘梦溪先生《中西体用资循诱——谈陈寅恪先生的文化态度》一文就陈氏中国文化本位论思想中包含的文化底蕴做了辩证深入的阐发。卞僧慧先生的《试述陈寅恪治学特点》一文则对陈氏治学特点与成就做了生动具体而又较为全面的评介。傅璇琮先生在《一种文化史的批评  相似文献   

16.
我馆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委托,参加了《中俄关系文献书目》一书的馆藏书目搜集编制工作。本课题主要搜集自17世纪以来有关中俄关系的馆藏书目,其目的为学术研究服务,为史学,外交,经贸专业人员提供一本有用的工具书。我们按照编委会的要求,对馆藏十几万册图书进行了认真的筛选,  相似文献   

17.
释皎然、俗姓谢名昼,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居杼山,和颜真卿、韦应物唱和,二人都很看重他。所著《诗式》引有徐凝《京都还汴口作》,凝是元和时人,可见皎然的长寿。他现存诗七卷,载《全唐诗》卷三十。《新唐书·艺文志》载:“昼公《诗式》五卷、《诗评》三卷”。注云:“僧皎然”。《直斋书求解题》卷二十二载:“《诗式》五卷、《诗议》一卷,唐僧皎然撰,以十九字括诗之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七说:“《诗式》一卷”。又说:“此本既非五卷”又一十九体乃末一条,陈氏不应举以概全书。陈氏又载正字王元《拟皎然十九字》一卷,使仅如今本一条,则不能拟为一卷矣,殊参差可疑。又皎然与颜真卿同时,乃天宝、大历间人,而所引诸诗举以为例者,有贺知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六年冬,我曾读过刘桓同志所著《殷契新释》(以下简称《新释》)书稿,为作序言,这部书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在一九八九年出版了。《新释》如刘桓同志自述,是他十年间研治殷墟甲骨文字的一个结集,收文五十五篇,可称用力既勤,收获亦富,当时他便告诉我,尚有不少文稿,计划继续辑集。今年初春,他又亲自把《殷墟文字通论》和《殷契存稿》两书送来。披读之下,见其成果较《新释》更多,使我欣喜过望。  相似文献   

19.
近翻览李述来<读通鉴纲目条记>(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有藏,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342册)一书,见卷首有洪亮吉所撰叙文一篇,为<洪亮吉集>(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所不载,亦不为赵厚均先生所辑得(赵先生计辑有<苏门山人诗钞序>等16篇[首],分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2、4期,<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二辑).兹将叙文迻录于下,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李述来,字绍耔,一作少仔,江苏武进人.侨居仁和.诸生.阮元视学浙江时召为幕宾.工书及画梅.诗笔清雅,五言尤胜.卒年九十一.著作另有<蒔乡阁诗草>、<蒔乡诗草>、<陈渡草堂集>等.  相似文献   

20.
姚燧是元代散文大家,人比之汉之司马,唐之韩、柳,宋之欧、苏,各为一代文宗.明清人对他推崇备至,今人对他却很少了解,其重要原因,是其文集散佚.姚燧原有<牧庵集>50卷,佚于明中期.所幸的是,他有大量诗文收入明初所编<永乐大典>,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得以从<永乐大典>辑出,编为36卷,此即四库辑本.<牧庵集>散佚之余再得流传,赖四库馆臣辑录之功.但此四库辑本存在着严重的漏辑误辑及文字错乱等问题,需要深入考查加以是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