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在自制的聚砜中空纤维膜基础上改进接口的连接方法,并将其用于构建二维毛细管电泳蛋白质分离技术平台。经改进的中空纤维膜接口具有死体积小、传质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是目前多维毛细管电泳较为理想的接口。本文以细胞色素C为标样对二维毛细管等电聚焦和毛细管区带电泳的分离性能进行了考察,同时对肺癌细胞的分泌蛋白进行了分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一维系统分离结果比较二维毛细管电泳在分辨率和峰容量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毛细管电泳用于单个细胞分析的方法及应用进行综述。较系统地论述了毛细管电泳分析时单个细胞取样、溶膜、衍生和检测的方法,以及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从10月11~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毛细管电泳及相关微分离分析学术报告会’上获悉,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经参与包括芯片实验室等工作在内的分析化学最前沿研究,在毛细管电泳(CE)理论探索及应用研究开展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正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入世界前沿水平。据介绍,毛细管电泳是一种高效、快速、微量、高灵敏度和可以自动化的新颖分离分析技术,是近年发展最快的分析化学研究领域之一,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中显示了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正是因为有了阵列毛细管电泳测序技术的出现,才使基因组测序计划得以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 - 1996 年间收录我国毛细管电泳的专题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揭示我国毛细管电泳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情报服务及科研选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毛细管电泳是一个重要的分析方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毛细管电泳的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收集了34篇近期这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毛细管电泳是一个重要的分析方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毛细管电泳的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收集了34篇近期这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开发了一种在平衡过程和电泳过程采用不连续缓冲体系进行样品毛细管电泳分析的技术。当采用低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液平衡毛细管,高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液电泳分离牛血清白蛋白(BSA)时,在电泳过程中可以浓缩进样样品。相反当高浓度缓冲液平衡、低浓度缓冲液电泳时,样品的分离度提高。单独在电泳缓冲液中添加甲醇可提高牛血清白蛋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ⅡPCE)是在传统电泳与色谱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分离技术。自1967年Hierten首先提出在高电场下用毛细管作自由溶液区带电泳(CZE),特别是1981提Jorgenson和Lukacs得用内径为75μm的石英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化合物结构对毛细管电泳淌度的影响,提取三个分子结构参数--有机酸的元数(Q)、组成化合物的原子总数(N)及相对分子质量(M),对训练集中92个有机酸的毛细管电泳淌度建立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训练集的交叉验证及对测试集化合物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与文献结果比较,该模型所用参数少,计算简便,物理意义明确.  相似文献   

10.
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成果充实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借助一个快速、简单、实用的毛细管电泳实验,帮助学生了解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还被认为是最具“欺骗性”的兴奋剂之一。本文在对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类型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总结了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血液学参数间接检测法,同时对等电聚焦、毛细管电泳、免疫等直接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应用毛细管电泳进行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分离的研究.研究分离体系的浓度、酸度及分离电压等条件对其CE分离的影响,建立优化的分离方法.在优化分离条件,即12.5 mmol/L硼砂(pH 8.0)2、54 nm和16 kV下,上述2组份在5 min内获得基线分离.所建立的分离方法简便快速,为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等秦皮有效成分的分离分析提供了新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素的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组装的毛细管电泳柱端安培检测系统,以肾上腺素为分离检测对象,系统考察了工作电极与毛细管末端对齐的距离、去耦器和工作电极的预处理等对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去耦器,工作电极和毛细管末端的距离为10~20 μm,工作电极经在线预处理,可使肾上腺素得到良好检测.经过连续10次的电泳分析,重现性为4.5%,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毛细管电泳做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其在中药材成份的分离与检测、中成药成份的分离与检测、中药材的真伪鉴别、中药指纹图谱、中药药理、测定中药的微量元素、中药材中手性异构体的分离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中药姜黄中姜黄素的含量.在30 mmol/L Na2B4O7缓冲溶液(pH=10.30)中实现了姜黄组分的分离,并对不同浓度溶剂的提取效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在法庭化学中,用高灵敏度仪器分析方法研究微量物证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通过仪器分析不仅能够确定微量物证的组成 组分和结构,而且还能借助有效成分更精细地刻画其形成及变化规律 推断其来源,确定微量物证与案件的关系。色谱、色质联用、毛细管电泳和分子光谱法对毒物、毒品、炸药和染料等有机类物证及物证中有机成分的分析 充分显示了这些分析技术在鉴定微量物证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饮料中色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直接分离测定饮料中日落黄、胭脂红、柠檬黄的方法,研究了缓冲溶液种类、浓度、pH值、电压等对分离的影响.在波长247 nm,分离电压15 kV,pH=10.0,10 mmol.L-1NaH2PO4-10 mmol.L-1Na2B4O7缓冲溶液中,日落黄、胭脂红、柠檬黄在8 min内得到了较好的分离,用于测定市售饮料中三组分含量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内标法检测牛奶、奶粉、奶片和奶茶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方法.研究了缓冲溶液种类、浓度、pH值、电压等对分离的影响,并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波长236nm、分离电压15kV、pH 2.0、15m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中,以邻苯二胺为内标物,三聚氰胺在7min内得到较好的分离,三聚氰胺在1.5~200mg·L-1范围内具有良好是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2%.  相似文献   

19.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直接分离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方法,研究了缓冲溶液种类、物质的量浓度、pH值、电压等对分离的影响,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波长215 nm,分离电压18 kV,5 mmol.L-1硼砂-10 m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pH=7.0)中,三聚氰胺在5 min内得到了较好的分离.该法用于测定市售样品得到较满意结果,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6 9,回收率在89%~126%之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在缓冲液中加入淌度与其相接近的检测试剂,利用间接紫外检测法,测定片剂中伊班膦酸钠的含量。方法:运行缓冲液为0.1mol.L~(-1)N2H_2PO,(PH8.0),CTAB(1×10~(-4)mol·L~(-1),加入对氨基笨磺酸(2×10~(-4)mol·L~(-1))作间接试剂。毛细管柱长24cm,内径26μm,运行电压10kV,运行温度20℃,检测波长200nm。结果:伊班膦酸钠的线性范围:0.05mg/ml-0.5mg/ml,回归方程为Y=136.4X+9348.4(R=0.9972)。检测极限2.0μg/ml。 结论:毛细管区带电泳间接紫外检测片剂中伊班膦酸钠的含量,方法准确,便宜,稳定,不需化学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