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成为各方学者研究的重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程度存在严重的问题,这对于信息使用者--公司股东、资本市场投资者、银行债权人等造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对于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也有阻碍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透明的现象进行案例分析与研究,提出规范我国资本市场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范的资本市场的核心是健全的会计信息披露。解决资本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需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修改现行的业绩评价方法和强化政府对财务报告的监督。  相似文献   

3.
论会计信息披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文灵 《理论界》2006,(8):258-259
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普遍受到重视,会计披露的基本目标是会计目标理论的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提供的内容、质量越来越被关注,会计工作者的目标就是为信息使用者尽可能地提供高度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并且通过适当的披露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以使信息使用者依靠会计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  相似文献   

4.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之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有的法制缺陷使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高于预期成本,导致经营管理者为获利而造假,诱发会计信息失真。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从明晰产权、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专业经理人才市场等多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是决定财务会计目标的重要因素。在中国资本市场还不发达的情况下,财务会计目标宜采用兼顾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思路。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主要是年度报告与中期报告,它们的子目标应有所不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快,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成为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但为促进市场有效性而要求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企业对信息披露的自愿性又存在着矛盾。  相似文献   

6.
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表明,完全信息披露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最好的“警察”和“防腐剂”。我国《证券法》于1999年实施以来,证券发行市场的信息披露逐步确定了比较完善的强制性信息披露体系。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完善和创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企业与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增加融资成本,因而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会有较强烈的动机主动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会计信息,以减少企业与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融资成本。因此,融资需求将促使企业提供更多自愿性披露的会计信息。相较于战略防御型的公司,战略激进型的公司由于在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资金投入较大,外部融资需求较高。因此,公司战略将通过融资需求的中介作用而作用于会计信息的自愿性披露。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上述观点,即公司战略对会计信息自愿披露产生显著影响,与战略防御型公司相比,战略激进型公司具有更高程度的自愿性信息披露,且融资需求在公司战略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市场仅经历十年左右的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稳定及经济的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我国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机制与要求上的不甚完善。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体制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结合我国实际,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泛滥,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健康发展。要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应从治理上市公司;完善我国会计推测和会计制度,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管等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 ,资本运营在企业界形成热潮。资本运营大致有六种形式。其中 ,重要的是以企业兼并的形式进行资本运营。这种资本运营形式的优势是 :利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差异获取效益 ;获得协同效应收益 ;产生杠杆效应 ;获得社会效益。其缺陷是 :成本、亏空隐蔽 ;管理资源亏空隐蔽 ;产权模糊企业兼并隐蔽 ;市场投机隐蔽及资本运营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与否是决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针对当前国内外资本市场上会计造假丑闻接连不断的实际 ,应着重从九个方面规范和完善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资本市场已暴露出会计信息质量低、信息披露不完整、操纵利润、炒作二级市场等问题。从我国实际情况考察,大多数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之名而行利润操纵之实。盈余管理虽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合法进行,但它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利润操纵则严重扭曲了会计信息,误导信息相关者的判断和决策,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产权激励低效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产权激励低效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产权主体地位不明确、技术产权收益功能失效、技术创新产权激励制度不完善、国家对技术创新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是构成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产权激励低效的主要原因。完善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产权激励机制要确立技术创新成果的私有产权;实行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企业产权共享制;确保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收益;进一步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稳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技术股份化;加强对技术产权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1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会计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环境会计的最基本问题之一自然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仍然不容乐观,为了深入了解影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有必要对有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企业和政府这对利益主体通过系列博弈会达到一种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社会和企业之间形成了合作博弈;在股东和经营者的博弈过程中,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增加闲暇等精神方面的机会成本和经营者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之间此消彼长,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发展资本市场是国企改革的内在要求,当前资本市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借助资本市场理顺国企产权关系以及依靠资本市场引导企业实施战略重组等几个方面入手,论述了资本市场与国企共同发展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智力资本是新经济时代的战略性资源.利用福州大学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指数(ICDIFZU)对2020年福建省A股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水平进行测度、评级与比较分析,并构建智力资本信息披露价值成分股票指数(ICD30股指),可考察智力资本信息在资本市场上的动态定价能力.研究表明:当前福建上市公司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水平总体不高,不同公司间的披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上市公司对结构资本信息的披露多于人力资本信息,集中于监管政策强制性要求披露的项目,自愿性披露少.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水平还与企业产权性质、财务和治理特征以及行业特征密切相关,且评级在C级及以上的公司大部分分布在厦门、福州与泉州三地.此外,ICD30股指较为稳定地跑赢沪深300指数与福建板块指数,这说明智力资本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资产定价因子.  相似文献   

17.
对虚假财务报告成因及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一 《理论界》2004,(6):359-360
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巨大的利益诱惑、低廉的违规成本、法规政出多门、相关制度不完善是虚假信息得以存在的主要原因。为此应建立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会计信息披露监督体系和再监督体系;并采取加强对上市公司治理,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质量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来自深圳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海文  崔刚 《兰州学刊》2009,(10):49-53
文章以深圳A股市场17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代理变量,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与自愿性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降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促进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概述了资本市场非均衡发展的四种典型特征,即政府介入的非均衡、股市功能发挥的非均衡、制度创新的收益与成本非均衡和市场参与者的收益与成本非均衡。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视角分析国家赶超发展意志及其相应的战略、定位,是造成我国资本市场非均衡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赶超意志指导下,政府和民间目标冲突且存在协调困境,这是非均衡问题悬而未决的重要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思路.以期能为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际上较为典型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有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两种。而我国基本上是采用强制披露的方式,这种方式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反应。为此,应变革信息披露方式,逐步形成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的有机结合;同时,政府也应健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式的管理措施,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