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联合会员现有的商业实践,结合会员制理论、后悔心理理论丰富改进UTAUT模型,旨在研究影响消费者联合会员购买意愿的现实因素。通过SPSS软件进行实证统计分析,得出后悔程度是关键影响因素,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促进因素均有一定的显著正向影响,而感知成本对消费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预期后悔与体验后悔在消费者动态选择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一个动态购买场景下考察了预期后悔与体验后悔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购买意愿和满意度的影响.通过一个计算机程序控制的购买决策制定实验,作者发现,在购买之前消费者的预期后悔越高,在购买决策后实际体验到后悔时消费者对相同选项的再购买意愿下降得越大.同时,有关发现还支持了后悔情境下的"向前看"视角,即体验后悔对再购买意愿的影响部分是通过调整对未来的预期后悔传递的,部分是通过影响满意度传递的.  相似文献   

3.
张黎 《管理科学》2007,20(1):30-37
Fishbein行为倾向模型认为消费者对于购买某种产品或品牌的态度以及从众心理会影响购买意愿,由于是基于西方消费者的产品购买行为发展而来,该模型在不同文化下的适用性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外来文化会影响消费者对传统价值观的接受以及对产品品牌的选择,产生文化适应现象.对于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特别是大学生这个重要的消费群体来说,模型能否有效地解释其国外品牌手机的购买意愿,文化适应是否会影响其购买行为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模型可以解释大学生消费者对国外品牌手机的购买行为,但是在手机产品上的消费经验会对模型的适用性产生影响,而文化适应性也会直接影响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4.
邝云娟  傅科 《管理科学》2021,24(4):69-85
消费者预期后悔对在线零售商的决策有显著影响.在考虑消费者预期后悔、需求不确定性以及是否提供退货的情况下,构建了零售商定价和库存优化模型.研究发现,当零售商不提供退货时,消费者的保留价格、零售商的最优价格、最优订货量和期望利润均随着迟疑后悔强度的减弱或购买后悔强度的增加而减小.零售商提供全额退款提高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并使得零售商在一定条件下不受消费者预期后悔的影响.零售商是否提供全额退款受到消费者预期后悔、消费者退货成本、产品边际成本和回收残值的综合影响:当退货成本较小且预期后悔满足一定条件时,提供退货是有利的;否则,提供全额退款会降低零售商的期望利润.研究强调在制定退货决策时考虑消费者预期后悔和退货成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尚未有相关研究深入探索功能声称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基于动机目标层面,将功能声称分为促进型功能声称和防御型功能声称两种形式。依据详尽可能性模型,将消费者营养知识作为调节变量。 根据研究内容,设计两组实验探究促进型声称与防御型声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差异,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具体的购物情景测量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研究1检验功能声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2测试促进型功能声称与防御型功能声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功能声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积极影响;营养知识能够增强功能声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相对于防御型声称,促进型声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积极影响更强;相对于标注防御型声称的食品,消费者拥有的营养知识越多,越会倾向于选择标注促进型声称的食品。 依据研究结论,建议食品生产商可以为食品标注促进型声称,此举在提升消费者福祉的同时,能够提升自身食品销量;营养知识作为提升消费者认知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国家和企业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媒体进行知识传播,从而提升居民营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6.
传统与网络结合的多渠道正成为零售业的标准模式,多渠道零售环境下,消费者渠道决策发生了根本变化,在不同购买决策过程阶段运用不同渠道的行为日益普遍,但尚未有文献基于搜索信息和产品购买两个阶段,引入产品类别特征对消费者渠道选择意愿形成机理展开研究。运用感知价值理论、信任转移理论构建了消费者搜索意愿和购买意愿形成机理概念模型,分析了渠道属性、渠道内锁定、渠道间协同对消费者搜索与购买意愿的影响及产品搜索性与风险性对其的调节作用,运用联立方程建模并求解发现:渠道属性、渠道内锁定、渠道间协同显著影响消费者搜索意愿和购买意愿;购买高风险搜索产品(如计算机、手机)、低风险搜索产品(如书、文具)、高风险体验产品(如服装、化妆品)、低风险体验产品(如玩具、零食)时,渠道属性、渠道内锁定、渠道间协同对消费者渠道选择意愿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渠道搜索属性如信息有效性、搜索便利性、品种丰富性、社会互动性正向影响消费者搜索意愿,搜索努力负向影响消费者搜索意愿,渠道购买属性如服务质量、购买便利性、享乐性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购买努力、购买风险负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传统渠道具有锁定性,网络渠道缺乏锁定性,但购买低风险搜索产品时,网络渠道具有锁定性;购买高风险产品时,传统渠道与网络渠道存在协同性,对于高风险搜索产品,消费者网络渠道搜索意愿正向影响其传统渠道购买意愿,而对于高风险体验产品,还存在消费者传统渠道搜索意愿正向影响其网络渠道购买意愿的协同性,但对于低风险产品,传统渠道与网络渠道缺乏协同性。  相似文献   

7.
寿志钢  吴美  张怡  孙众 《管理学报》2024,(4):577-584
基于解释水平理论,通过二手数据分析和仿真模拟实验研究,揭示直播间活跃度(高vs.低)与产品信息诉求(属性vs.利益)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匹配效应。研究表明:(1)当直播间活跃度高时,利益诉求的产品信息更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当直播间活跃度低时,属性诉求的产品信息更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2)感知有用性中介直播间活跃度和产品信息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3)弹幕相似性调节直播间活跃度和产品信息诉求的匹配效应,即当弹幕相似时,两种诉求策略对消费者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消费者决策模式理论、目标理论等,从营销领域的情感—理性决策视角出发,探讨社会比较倾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研究以实验法展开,共设计4个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消费者社会比较倾向对消费决策呈显著影响,高社会比较倾向的消费者更偏向于购买享乐型产品,低社会比较倾向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实用型产品。消费者自我肯定的调节作用以及消费者决策风格的中介作用也得以验证。研究丰富了社会比较倾向这一心理学变量在营销领域的研究,也为商家提供促进不同类型产品销售的建议,同时也有助于规避消费者冲动消费所致风险。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交通系统不确定性认识的深入,以绝对理性为基础的“期望效用理论”在风险环境下的路径选择分析中显示出局限性,而“预期后悔理论”则为之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将预期后悔理论应用到风险环境下的路径选择分析中,将出行者一致风险规避的假设扩展到多风险规避,建立了基于后悔理论及多风险规避出行特征的交通网络随机用户均衡变分不等式模型,并给出了求解算法.通过算例分析发现,后悔心理对出行者的路径选择并不总是显著的.在非风险环境及极端风险环境中,后悔心理对出行者的路径选择影响是微弱的,但是当环境处于极端风险与非风险之间时,后悔心理对出行者路径选择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时采用预售方式。本文研究企业在面对竞争时的预售策略,其中消费者对企业所销售的异质可替代产品的质量估值具有不确定性。在预售期消费者不了解产品的真实质量,而在现货期消费者可以根据预售期购买者提供的线上产品评论对产品质量进行贝叶斯更新。策略型消费者通过比较在预售期和现货期购买产品的期望效用,选择提前购买或推迟购买。研究结果表明,若产品评论信息精确度较低,当市场竞争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竞争企业双方在预售策略上不一致;否则,企业双方均采取预售。若产品评论信息精确度较高,则市场竞争强度对系统的影响较弱,因此竞争企业双方均有更强意愿采取预售。由此可见,在市场竞争环境下,预售并不总是给企业带来利好。  相似文献   

11.
产品危害事件对品牌资产变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达沃和皮洛特的分析框架和两项实验,探索了产品危害事件中公司反应和消费者先前预期是如何影响品牌资产变动的。结果发现,消费者对公司反应的解释取决于其先前预期:出现产品危害事件时,不管公司采用何种反应措施,强预期条件下较弱预期条件下造成的品牌资产损失小。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有关在线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基于实验统计的方法,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网店信息呈现的框架形式往往仅作为其中的关键因素被一些研究提及并加以验证。但是,"形态各异"的信息到底如何影响消费者心理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决策?商家如何从消费者心理的微观层面来设计信息呈现策略,从而增强其购买意愿?目前关于此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从前景理论的决策参考点视角,以价格因素为例,一方面,通过情境实验,验证了价格信息的不同呈现框架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在利用情境实验界定了消费者心理价格参考点的基础上,通过决策模型的构建和计算,从微观层面分析了不同价格信息呈现框架下,消费者购买选择大相径庭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在风险框架下,相对于用不确定的语言来描述商品价格信息,确定性语言描述会使消费者的心理价格参考点和购买意愿更高。(2)在属性框架下,相对于用负面的语言来描述商品信息,正面的语言描述更能提高消费者的心理价格参考点和购买意愿。(3)在目标框架下,相对于强调购买行为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收益,强调不购买该商品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更有助于消费者的心理价格参考点和购买意愿的提高。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作者围绕网店如何有效的呈现信息提出了管理建议,并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The determinants of store choice on the part of the consumer are complex.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consumers find the issues relevant to store choice as lacking in quality and certainly not congruent nor tangential to the retail marketing concept. As our model shows, perceptions are developed through stimuli that are created by the retail environment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If these were the only issues retailers had to deal with, their challenge in understanding consumer store choice behavior would be formidable. Add to those dimensions the perceptions that are formed through the consumer's own psyc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ttributes and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challenge can seem to be insurmountable. The complexity of the situation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when, as our research seems to indicate,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omponents can be compounded by such little understood dimensions as ambivalence and vicarious sociality. There is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Retailers need to benefit themselves by reaching out the broad resources of research to effectively develop the resource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successfully position themselves relative to their consumers expectation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4.
周钟  熊焰  仲勇 《中国管理科学》2018,26(11):176-185
特色品牌的海外市场拓展依赖优质的顾客体验和高效的口碑传播,有限的海外市场资源条件下,如何选择品牌介入的渠道和目标顾客尤为关键。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口碑传播理论,本文通过构建具有小世界特征的海外特定区域消费者网络,探讨了考虑渠道顾客体验的特色品牌购买意愿,分析了消费者个体间品牌口碑传播的影响因素与过程机制。使用Matlab建模与仿真方法,多情景设计的模拟实验结果显示,消费群体间口碑影响的差异程度越明显,特色品牌的口碑传播速度显著变缓、潜在消费者数量大幅减少,不同类别销售渠道在推动品牌口碑传播和吸引目标消费群体两个方面的作用呈分化趋势,此时应围绕具有影响力、联结紧密的消费者群体开展针对性营销。在消费者群体间差异显著的海外市场,设立实体直营渠道能迅速提升购买意愿,但在消费者规模较大且居住分散区域,尤其是规模少数群体占主导影响力时,适时借助网络渠道在消费者覆盖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发展更多具有较高购买意愿的潜在消费者。该研究对指导特色品牌的海外市场拓展,特别是面对海外多元消费群体的复杂社会背景,在初始消费群体选择和销售渠道设计方面具有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服务定制情境下,企业可以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让消费者定制服务包:呈现完整服务包让消费者从中删除不想要的业务(减法式);呈现基本服务包让消费者选择添加所需附加业务(加法式).本研究考察了这两种不同的选项呈现方式对消费者心理反应和选择行为的影响,分析了业务类型与呈现方式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以移动通信服务为背景的实验发现:(1)相对于呈现基本服务包来让消费者进行"加法"定制来说,消费者在完整服务包基础上进行"减法"定制时会选择更多数量和更高总金额的附加服务;(2)选项呈现框架与业务类型之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相对于减法框架,在加法框架下,实用型业务会比享乐型业务更有可能被选择;而在减法框架下,享乐型业务会比实用型业务更有可能被选择;(3)在减法框架下,消费者的反应时间更长,感知到的决策乐趣更高,对决策结果更不易后悔.但是,两种框架下消费者的心理冲突和决策难度没有显著差别.基于上述研究发现,作者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并围绕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服务业务组合和战略呈现来创造利润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策略型消费者对零售商的定价和库存决策的影响。与以往的研究假设残值固定不变,且消费者均为策略型消费者不同的是,本文考虑了顾客的异质性以及残值由清仓期库存决定这一特点。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消费者均为策略型消费者,且清楚零售商将采取残值定价策略的情况下,零售商可以通过数量保证策略来提高自身的期望利润,降低库存订货量。在考虑顾客异质性的条件下,当零售商采取估值定价策略时,零售商的最大期望利润与短视型消费者在市场上的比例成正相关。并且,存在一个唯一的阈值点,当短视型消费者在市场上的比例高于这一阈值点时,估值定价策略优于保留价格定价策略,反之,则保留价格定价策略更优。  相似文献   

17.
谢恩  黄缘缘  赵锐 《管理科学》2012,25(2):69-77
信任显著影响消费者对特定网站的购买意愿,许多学者分析信任对于购买意愿的影响,但大多都将信任作为单一维度的变量进行分析。将信任分解为能力信任、正直信任和友善信任3个基本维度,分析不同维度信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在线购物意愿的影响。通过在线收集191份消费者数据,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能力信任直接影响在线购物意愿,友善信任和正直信任并不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在线购买意愿,正直信任通过与能力信任的相互作用间接影响在线购物意愿,友善信任通过作用于正直信任最终影响在线购物意愿。最后给出网站应如何分配资源和向消费者传达网站值得信赖的属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e current dominant conceptualization of consumer reactions to services is the SERVQUAL model.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FAIRSERV model as an alternative or additional conceptualization of consumer reactions to services. FAIRSERV involves seeing service evaluation through the lens of organizational fairness (justice) theory appli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rvice consumer and the service provider. FAIRSERV is premised on the claim that, especially in relational service contexts, consumers are interested in service fairness as well as service quality (service favorableness) as represented by SERVQUAL. Service fairness or justice is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based on equity theory. In this article, the FAIRSERV model is tested with the SERVQUAL model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system services. The two models are used to predict service satisfaction and repatronage intention. The FAIRSERV model appears to add a significant new set of predictors of service satisfaction and repatronage intention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future by service providers.  相似文献   

19.
郑称德  刘秀  杨雪 《管理学报》2012,9(10):1524-1530
从消费者感知价值和自我效能感的角度,以基于价值的采纳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调研问卷方法研究影响消费者移动购物意图的若干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用户对于移动购物的感知有用性和自我效能感影响了感知价值,并与感知价值一起影响采纳意图.所提出的移动购物采纳模型解释度较高,对用户采纳意图给出了技术特性视角和个人特质视角的比较全面的解释,并结合研究结果对移动购物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现实出发,基于不同消费者导向类型研究了电商的全渠道决策问题。首先建立电商单渠道销售的基础模型,并得出最优产品组合、价格和交付时间。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消费者为产品导向型和渠道导向型情况下电商采取全渠道决策的条件,得出双渠道产品组合、价格及交付时间的最优决策;并进行了数值验证。研究发现,同一渠道提供的产品其最优价格相同,最优交付时间只和消费者耐心程度及交付成本函数有关。若消费者为产品导向型,仅当双渠道运营成本之差较小且消费者耐心程度较低时,电商进入线下渠道才有利可图,且在线下渠道提供最受欢迎的产品,线上渠道提供剩余产品。若消费者为渠道导向型,电商进入线下渠道必然有利可图,且在线下渠道提供最受欢迎的产品,线上渠道提供所有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