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3.
秀水派受乾嘉文化精神的影响,有着自觉的创变意识。通过辨析秀水诗人的科举仕履、学术水平、人格个性,可以窥测其"期于立言"与"游离仕途"的文化心态,从而摒弃成见,进一步体认形成秀水诗派创作内容与诗艺追求特点的内在原因,把握其独至之处,进而获得对秀水派比较中肯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今日湖北(理论)》1999,(6)
丹江口市历史悠久,风光美丽。境内的武当山是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名胜风景区,素有"亘古无双胜景,天下第一仙山"之美誉。作为中国道教胜地和内家拳发祥地,武当山人文景观宏伟瑰丽,古建筑规模宏大,气派非凡。武当道教文化底蕴深厚,武当道乐庄严、典雅,尽显仙乐神韵;诵经、法事,玄妙神奇。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的一大流派,民间传称"北崇少林,南尊武当"。多年来,武当山香客络绎不绝,道途川流不息。 相似文献
5.
6.
雅拉香波神山在古代藏族社会中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但是古代相关祭祀活动的详情却缺乏记载。现代雅拉香波神山虽然地处西藏腹心地区,还有"藏区最大的神山"之名,但是其仪式活动的规模却不及藏文化"边缘地区"的一些神山的祭祀活动大。然而,该神山祭祀仪式活动却代表了西藏中部农区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研究该神山祭祀仪式,对理解、保护和发展藏族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陈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2):142-152
文章从一个活佛的角度考察顶果山寺关于所在地方的世界中心化想象及其三种方式直线(原点辐射)、方形和圆形想象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中心化的想象在现实社会中得以赋型的过程,强调在这个过程中活佛的关键性的文化能动性角色。研究说明在藏文明中,活佛自身的修为和文化象征体系的实践密切相关;它的存在提供了一个从文化观念到社会现实呈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黄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76-83
一些韩国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三神山信仰源自韩国,这是一种缺乏根据的观点。韩国历史上曾经流行过三神山信仰,可分为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三神山信仰和韩国本土的三神山信仰两种类型。中国三神山信仰传入韩国后发生的衍变,反映了韩民族历史心性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4,(3)
正岩彩画是将岩彩颗粒与动物胶媒介混合,以层面叠加在画布等依托物上生成画面,形成具有强烈的视觉和触觉效果的斑斓、晶莹之美。我国有运用矿物质颜色作画的千年历史,如敦煌壁画、唐卡等,岩彩成长兴盛于魏晋时期。宋元之后,岩彩日渐式微,以致在中国绘画史上出现了断层。2013年12月,武夷山市委宣传部集合武夷山区域美术创作力量,依托武夷学院艺术学院设立武夷岩彩画创作研究所,由中国岩彩画传输和移植的领军人物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 相似文献
14.
15.
东&#;华尔丹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6):88-90
神山崇拜在藏民族中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其中冈底斯神山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雄浑奇险的形象和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宗教、历史意义上的整体记忆,成为藏民族重要的信仰情结。 相似文献
16.
李岩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三神山传说及徐福东渡传说是一部古老的传说。中日两国学者对它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总括起来有:不一定真有其事和东渡日本两种学术观点,以及施航路线、季节等方面的争论。本文主要写三神山传说的历史、徐福东渡日本说的形成过程及其不全面性、中国在黄渤海域的航海历史、中朝日三国在海上交通史、部分徐福船队成员漂至朝鲜济州岛并落脚后扎根至今的过程等。 相似文献
17.
18.
陈淑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106-112
岩彩具有色彩稳定、质地浑朴、包容性强等艺术美学特征。本土化的岩彩艺术应用于武夷岩茶的外包装设计,可提升包装设计的民族性、文化性和艺术性,解决品牌形象模糊、产品与消费者共情弱化等问题。以色彩、图形、材质为主导的设计案例可为武夷岩彩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与武夷岩茶包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借鉴,以期实现传统岩彩艺术的价值传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文化赋能茶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为岩茶文化和岩彩艺术传播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上饶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县北部,地处黄山、三清山、龙虎山和武夷山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间,是四山辐射的交织点。这里山明水秀,人杰地灵,自然风光奇特,文化底蕴深厚,有世界罕见的环状花岗岩峰林地貌奇观,江南罕见的造型石(倒石)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