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 水平决定家庭小规模经 营制度将长时期存在 得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有以下几个: (一)土地资源高度稀缺的制约。我国农村土地极为稀缺,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7.3%, 而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21.6%。人均耕地1.35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4.2亩的三分之一。土地资源越稀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感就越强,土地的集中也就越困难。我国农村土地实质上承担着福利保障和发展经济的双重职能,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其它稳定的农外就业门路,一旦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活和职业的保障,因此他们不愿轻易放弃土地。要改变目前家庭小规模经营体制,阻力是不难想象的。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大批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然而,事实上,我国广大的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流动转移相当困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一是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我国以小农耕作为主要经济特征的社会制度的长期延续,在国民中积淀着两种民族文化心理:一是对土地的高度依恋,农民不愿轻易离开耕地,放弃耕地。不仅古代游牧民、传统手工业者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后不完全放弃土地,就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资本家也不轻易放弃土地,他们  相似文献   

3.
王昌义、石成林在1988年第11期《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著文认为,目前我国的土地经营存在着耕地总量急剧减少,耕地质量严重下降,土地生产效益正在滑坡的危机,其根本症结在于我国现行的单一土地制度。首先,建立在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地权关系在现实中表现的模糊、虚化,土地公有,实际上是大家都不所有,在法律上明文规定的土地国家、集体所有制,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体  相似文献   

4.
一、全省目前土地经营规模现状 根据1986年我们对12个县(市)的调查和各地送来的材料综合研究分析,总的情况是我省目前土地经营规模比较小,耕地集中的程度较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土地经营规模很小,地块分散零碎。1986年末,全省农村共有耕地9512.4万亩,户均经营耕地4.41亩,劳均负担2.15亩。全省15个农村固定观察点为790户观察户,1986年共经营耕地3609.5亩,地块共11084块,户均14.03块,亩均3.07块。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土地(主要是耕地)急剧减少,已经引起上下的普遍关注。如何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土地数量的急剧减少呢?最近,笔者在综合分析导致土地问题日趋严重深层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设想与建议,供有关部门和关心此问题的同行参阅。  相似文献   

6.
新疆耕地实现易地占补平衡的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易地开发耕地,占用耕地指标置换,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属于土地管理实践中的新生事物。文章探讨了跨省(区)、直辖市以及同区不同地方易地开发耕地占补平衡的程序步骤及相应管理职责范围,为政府提供了建议,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西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用地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以及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广西土地资源面临耕地资源数量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资源生态功能变弱,耕地质量及产出下降;城市土地空间结构失衡;城市用地供需矛盾加剧;土地产权变动加速,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等问题。因此,广西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安全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生态功能;科学规划结合市场机制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保障社会安全。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粗放利用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粗放利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 )城市规模盲目外延式扩张 ,耕地非农化现象严重1 盲目追求城市规模的外延式扩张 ,城市面积增长过快。一些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盲目追求城市规模的外延式扩张 ,城市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增加。2 耕地非农化和土地闲置现象严重。一方面耕地非农化现象严重。据国土资源公报报道 ,2 0 0 2年我国建设用地净增加 4 0 9万公顷 ,其中占用耕地 1 9 6 5万公顷。 2 0 0 3年新增建设用地 4 2 78万公顷 ,占用耕地 2 2 91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3 2 7万公顷 ,增长 1 7% ,2 0 0 3年全国净减少耕地 2 5 …  相似文献   

9.
尤佳  汪莉 《学术界》2015,(2):219-226
土地整治涉及土地权利的重新确认和调整,国土部门在相关文件中确立了土地整治所有权不变原则,但实践中该原则未被很好地遵守。本文研究了对村民小组新增耕地所有权的保护、集体成员全部转户时新增耕地所有权归属、工矿废弃地整治后新增耕地所有权归属等问题,分析了新增耕地所有权确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十几年前就将珍惜和节约用地列为基本国策。1997年春季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了《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提出必须采取治本之策,扭转人口继续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的失衡趋势,作出冻结审批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冻结“县改市”的重大决策。江总书记就保护耕地强调指出,“总的是综合管理,开源节流这八个字。”通过内涵挖潜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通过土地整理增加土地有效面积,以最大努力实现我市耕地总量持平战略。党的十五大指出:“我国是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目前,以县为单位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途径存在"占优补劣"、过分依赖土地开发、补充耕地后期管护缺失、违背自然规律的过度开发、"易地占补"难以监管等诸多现实困境,应围绕回归建设用地单位的耕地占补平衡责任主体和国土部门行使耕地保护监管本位职能这一核心,以所占耕地产能为依据,按照阶梯费率形成的耕地复垦费来倒逼用地单位加强耕地保护,同时,把土地整治作为耕地补充的实施平台,通过加强对土地整治效果的监督、确保耕地产能的占补平衡来体现国土部门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落实的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6,(4):158-163
耕地休养有助于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生态补偿是实现耕地休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能实现利益衡平,体现公平、正义,促使农民自觉养成良好的资源利用习惯。西方国家大都有相对完善的农田休耕制度和生态补偿(补贴)制度,美国环保休耕计划的生态补偿理念及方式值得我国学习。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土地休耕生态补偿制度及国内森林、流域等生态补偿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上下衔接、相互配套和运行灵活的耕地休养生态补偿制度,包括完善耕地休养生态补偿主体、引进国外机会成本法提高补偿水平、多渠道构建补偿资金来源等。  相似文献   

13.
一、新疆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新疆土地总面积16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6,是我国最大的省区。其中山区、高原、丘陵占48.55%,平原(包括山间盆地)占51.45%,比全国的30.8%,多20.65个百分点。在平原中,沙漠、戈壁为44.1万平方公里,占51.63%。 1、耕地  相似文献   

14.
一、农田饲养业已成为世界性的普遍实践世界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的国家中,许多国家是大力发展农田饲养业的结果(表1)。以荷兰为例,它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的国家之一,每人有土地2.3亩,与河西地区武威县人均耕地相等。它用0.9亩土地种粮,1.4亩土地种草,以这样少的土地,畜牧业产值达到80%。农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建设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土地资源做支撑,但农业限制开发区域对土地开发使用有刚性规定。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和农村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在农业限制开发区域内进行城镇化建设,应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域的划分及其定位,坚持耕地不减少的前提下,选择以生态服务型城镇化发展为路径,协调好城镇化建设和耕地保护的关系,同时推进生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形成了不可缓和的矛盾,耕地保护问题提到了国家战略问题的高度,保护耕地从一定程度上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为了增加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单产与增加粮食生产面积是两个方面。当今土地整理已经成为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土地整理轰轰烈烈开展的时候,我们只注重耕地有效面积的增加以及建设项目对于土地生产力功能的改善,而忽略了这项工程带来的环境影响,或许在若干年后可能会发现好事并未带来应有的效益,而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就显的尤为重要。纵观国际土地规划的发展历程,已经进入生态规划阶段,环境保护的声音日益强烈,环境影响评价EIA已经成为一项法律制度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推行,所以,在涉及改变地质水文土壤地貌的土地整理项目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也就显的很有重要与必要,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个时代主题。本文就中国现阶段土地整理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了对于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支撑、内容体系、评价方法的一些粗浅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可复垦成耕地的后备土地还相当丰富,我们可以通过复垦以下几种类型的后备土地达到补给耕地的目的。 1.可复垦后备资源。全国尚未利用的土地面积约为33.76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其中宜作耕……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人类发展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不可替代的物质财富。耕地资源,又是土地资源中最精华的部分。耕地提供了人类生命活动80%以上的热量和75%以上的蛋白质,人类88%的食物来自耕地。耕地是极其有限的稀缺资源,它的质量也是有限的,如果过度利用,终将耗竭。综观世界发展史,一些国家由于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占用耕地、毁坏耕地过多,为此而吃尽了苦头。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应从中吸取教训、少走弯路。因此从总体上说,耕地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以及在整个自然资源中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追求和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全面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曾玉林 《云梦学刊》2012,33(1):67-71
耕地承包农户的户主年龄、家庭非农收入、土地转让行为选择、农户择业意愿、耕地条件与环境等因素与耕地利用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对此,政府首先必须加强对农民的重农教育,增强农民珍爱耕地的自觉性;其次,应创新耕地管理制度,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其三,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提升耕地资产价值效能;其四,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提高农业比较收益;其五,扩大对农村投入,改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 ,一个国家人均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是这个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因此 ,笔者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 ,引伸出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 ,提出了土地伦理这一新的观点 ,并概括了我国土地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以及如何实践土地伦理道德 ,以切实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