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朱子《家礼》自宋代成书后广为流传,至元、明、清时期,其地位已由私家之礼上升为官方之礼,其文本亦由《家礼》本身衍生出大量注释、节编、改编本。其中冠、婚二礼流传尤广,元代《至元婚礼》、明代官方通行的婚礼以及《大明集礼》中的冠礼等,皆本于此,清代《御纂性理精义》亦将其收入。自此,朱子礼学思想真正得以应用于庶民,落实为一种社会普遍生活方式。宋元以降,朱子《家礼》一书,逐渐成为中国及东亚社会的基本礼仪规范,对东亚世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华夏礼仪文明的核心要义是伦理精神。《仪礼·士昏礼》中各种仪节的制作是对壻、妇、舅和姑各自所应担承的伦理责任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短短的一场婚礼,《士昏礼》凸显了夫妇一体而有别、夫义而妇听以及舅尊而姑慈等家庭伦理精神,从而人尽其伦、各尽其分,终至内外和顺、国家理治。  相似文献   

3.
后苍博通诸经,是汉代经学特别是《诗》、《礼》发展传承中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以阴阳风候、五行、干支、天人感应来诠释《诗》中的政治意蕴,注重发挥《诗》的讽喻教化作用,提出“五情”、“六性”、“五际”之说,形成了独特的解《诗》风格.其《后世曲台记》运用“推补”之法,由“士礼”推补出“诸侯之礼”、“天子之礼”,在完备汉代礼仪制度的同时,也建构起了完整的礼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朱金发 《江汉论坛》2006,(9):100-103
周代燕礼和射礼是相关的礼仪,都使用了《诗经》的许多篇章。燕礼有正歌四节和“无算乐”。前者用《诗》篇章固定,后者则较自由。春秋中期,燕礼用《诗》情况开始变化,四节正歌被抛弃不用,代之而来的是宾主之间酬酢赋《诗》,这对春秋时期的赋《诗》断章取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射礼用《诗》较简单,乐射用《诗》是:天子用《驺虞》、诸侯用《霾首》、大夫用《采蘩》、士用《采蘋》。《霾首》不传,其逸文在《礼记.射义》、《大戴礼记.投壶》等篇中。  相似文献   

5.
《仪礼》为“三礼”之一,汉代称为《礼》、《礼经》,又称《士礼》,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弟子的礼,即是此礼.但《仪礼》之名其实尚未使用,直到唐文宗开成年间石刻《九经》,以《周礼》、《礼记》、与《仪礼》并列为“三礼”,始正式有《仪礼》之名.《仪礼》以独特的形式记述了我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和行为规范,分冠、婚、丧、祭、乡、射、朝、聘八项,包括从成年到死亡、从冠婚到丧祭,从交际到饮食、从聘问到朝觐的一系列礼节仪式.凡有可能原来生活实践中存在的风俗、仪节、规范等都有专篇,由孔子修起成书,从《春秋左传》中大量对礼仪的记叙及《论语》“不学礼,  相似文献   

6.
龚红林 《云梦学刊》2007,28(4):101-104
《野有死麕》是姑娘出嫁时的礼仪歌谣词,与婚礼仪式活动相辅相成。歌词含义极似今天楚地婚俗中流传的《劝嫁歌》和《哭嫁歌》,是《仪礼·土昏礼》所记载的先秦昏辞的民间通俗演绎。  相似文献   

7.
朱熹谱序是研究其教育思想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朱熹亲笔为士族和百姓谱序,是朱熹践行《家礼》教育思想的活动。当代社会礼仪缺失严重,礼仪的本质是"敬",学习和研究朱子《家礼》"敬"的教育思想,对强化人本思想和礼仪观念,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都有着极其深远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胡新生 《文史哲》2007,(1):23-36
清代一些学者基于鸿雁难以猎获等考虑,认为《仪礼.士昏礼》所记礼物“雁”是指家鹅。这种解释不符合礼书原义和周代礼俗。《仪礼》有“雁”和“舒雁”(鹅)对称之例;汉初婚礼使用鸿雁系上承周礼;周人具备短期饲养鸿雁的能力,下层贵族又多在秋末春初举行婚礼,取用鸿雁并不困难。这三方面事实足以证明《士昏礼》之“雁”本是特指鸿雁。婚礼用雁是在社会高度重视射猎技能和勇武品质的背景下产生的礼俗,“纳采用雁”的原始意义是把鸿雁这种猎物作为求婚者精于射技,具备社会和家庭责任能力的一种象征,汉代及后世学者从鸿雁的生理特性着眼对用雁象征意义的解释均属附会。战国礼书所载用贽等级带有设计成分,依据此种等级得出的“士级婚礼用雁属于临时使用大夫礼仪”的观点不足凭信,婚礼用雁应是周代各级贵族共用的通礼。  相似文献   

9.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待人接物,事事都有规矩。在诸多礼仪之中,婚礼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数千年来,它一直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经书上这样讲:“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朱熹也说:“礼律之文,婚姻为重,所以别男女经夫妇正风俗而防祸乱之源也。” 有关婚礼的集中记载,最早见于《仪礼·士昏礼》和《礼记·昏义》。它们规定了以后历代婚礼的主体内容,并成为历代婚礼的基本依据。然而,礼仪随时而异,婚礼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宋代的婚礼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10.
西夏人非常重视礼制建设,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礼仪制度:祭祀之礼包括祭祀天地祖先孔子等;军礼有占卜、盟誓、祠神和苋守之礼等;朝会之礼源于唐宋,但仪式有所简化;婚礼也有类似于中土六礼的仪程,其中“婚价”在西夏人的婚礼程序中有着特殊的规定和作用;另外,西夏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丧服制度。  相似文献   

11.
《诗》之兴是一种隐喻,《易》之象与其有着相同的艺术功用,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最古老的象征系统。《诗经》中的鸟类兴象与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的内在关联,早已被前人证实,验之于《易》,同样契若合符。可见,《易》与《诗》一样,都是以形象来表达意义,运用的是象征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周易》与古代礼制、礼俗关系匪浅,《周易》中具备五礼,《周易》的许多卦爻辞反映了上古时代我国的婚俗婚礼情形,详细考论了《周易》中的奇异的婚俗现象,虽以男娶女为正,但亦有母系制残余,并考论了媵婚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礼制情况,如“反归以娣”、“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等爻辞。《周易》时代的许多婚俗婚礼一直延续到春秋时代,而男娶女为正等婚姻六礼的实行则一直延续到晚清。  相似文献   

13.
从诠释学审视中国古代易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忠军 《文史哲》2003,2(4):68-73
就文本而言 ,古代易学有重文本符号和重文本意义两种倾向 ,从而导致象数易和义理易两种不同的诠释学 ;而易学诠释活动 ,汉唐清代偏重文本本意 ,宋明偏重心理创造 ;从易学诠释学承传看 ,易学诠释是以批判为特色的解构 ,惟有解构才使得易学整合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诗》的礼典属性及其传播与接受机制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周时代的《诗经》作品都是为礼典而创作,因礼典而传播的。《诗》文本的结集是周代礼典制度成熟与完善的标志。礼典歌《诗》是《诗》最基本的存在状态,是特殊的用诗机制,也是特殊的接受与传播机制。《诗》因礼典而产生,也因礼典而传播和接受。  相似文献   

15.
檀作文 《齐鲁学刊》2001,(1):101-108
汉、宋诗经学在说诗体系上的不同体现在四个方面:在文本阐释上,诗汉学主张依《序》说诗,诗宋学主张求诗本义;在文本性质上,诗汉学认定《诗三百》为政治美刺诗,诗宋学则认定其为一般抒情诗;在对“赋比兴”之“兴”的认识上,诗汉学取义,作道德和政治比附,诗宋学则不甚取义,将之认作文学修辞的方法;在《诗》之用上,汉儒重视其对个人行为加以外在规范,宋儒则重视其对个人内在情操的陶冶。  相似文献   

16.
<诗经>表现出的神道观念具有一种精英文化特质,而<楚辞>则呈现出一种俚俗文化气息;<诗经>所描写的神灵具有崇高性,标志着审美主体的理性成熟,<楚辞>所描写的神灵多有具象,表现出审美主体情感的真挚与酣畅;<楚辞>所表现的神道观念更注重情感的愉悦与失落,而<诗经>所表现的神道观念更注重理性的深化与升华,二者在相同的表现对象上体现出的审美异趣,更为清晰地呈现出各自所代表的文化性征.  相似文献   

17.
元代《诗经》学的特征及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险峰  崔志博 《河北学刊》2008,28(2):123-127
元代《诗经》学侧重朱子之学,崇尚"朱传"成风,除马端临、李公凯等少数几位《诗》家外,其他《诗》家的著述几乎全部是围绕《诗集传》而作。元代《诗经》学几乎成了朱熹《诗集传》的一家之学。元代《诗》家继承了宋代《诗经》学的求实精神,博采众家之长,在音释、训诂、诗旨、诗歌艺术手法等方面对《诗集传》都有很大的阐扬发挥,但较之宋人,怀疑精神已经大大减弱,观念略显保守。元代《诗经》学处于《诗经》宋学和《诗经》清学之间,一方面它继承了《诗经》宋学的求实考据之风;另一方面,元代《诗经》学影响了明代《诗经》学的发展走向,对清代《诗经》学也有一定的间接影响。元代《诗经》学,是连接《诗经》宋学和《诗经》清学的纽带,它在《诗经》研究和《诗经》学的延续上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退溪学《易》、讲《易》、述《易》完全是为了进修践履。退溪既继承朱子,又与朱子有所不同。他认为“《易》乃理数渊源之书”,而不赞成朱子“《易》本为卜筮之书”的观点。退溪体悟《易》的时中之义至精,且身体力行之。他主张礼有因有革,有常有变,礼在践履中从俗、从宜、从权,其基点是“缘仁情”。  相似文献   

19.
《商颂》 见存于 《诗经》, 有其历史渊源. 商周之际, 殷商文化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渊源. 西周以后, 它演化为周代礼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商颂》 进入鲁国是华夏诸国文化交流的结果.它保存在今本 《诗经》 中当与孔子有关. 《商颂》 流传过程所表现出的殷周文化融合的纵向与横向作用,在华夏民族文化的形成历史上颇为典型, 是一极具理论意义的文化个案.  相似文献   

20.
张中宇 《晋阳学刊》2011,(5):109-115
《诗三百》最终的编订需要发生3个质变:第一,由“颂”、“大雅”等独立单行本及零散文献转为系统的雅、风、颂综合集,这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与心理等必要条件;第二,由“乐歌”集转为“文学诗”集,这需要剔除曲谱,并对属于音乐的感叹、重复等成份进行删除或其他整理,实现由音乐文本向文学文本的转变及功能(用途)的根本性改变;第三,确定300余篇的稳定数量,这个数量以后不再发生显著变化。体例、文本性质、诗篇数量是考察《诗三百》由“相关积累”到“最终编订”的3个关键标志,以此为基础,并考虑“最多的证据”和“系统的可能性”,考察《诗三百》最终编定者才能更为明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