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政府网近日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碳”消耗逐渐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环保逐步成为世界共识。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一是提高现有能源利用率,二是提高清洁能源占比。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汽车产销数量实现高速增长,但这也带来一系列负面问题,如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因此,政府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从政策层面支持我国汽车产业转型,促使新能源汽车实现自主研发、产业化发展。基于此,文章深入探索FS新能源汽车竞争战略,从而提出FS新能源汽车公司落实竞争战略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吕游 《经理人》2009,(8):64-65
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全球汽车产业陷入低迷,再加上居高不下的能源价格,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以及人类对环保认识的加深,使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将目光聚焦于新能源汽车。以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在4月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无处不在,国际汽车巨头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其展示重点,国内自主品牌,如奇瑞、比亚迪、海马、吉利、长城和众泰也同样带来了各自精心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几乎每家参展企业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展示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汽车国际路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柳钦 《决策》2010,(10):72-73
预计到2012年,美国联邦政府购车中一半是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纯电动汽车,到2015年,美国本土将有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5.
殷醒民 《经理人》2009,(8):28-28
在当前形势下,发展新能源汽车代表世界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其不仅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和应对金融危机,也是催生新技术革命和建立新型战略性产业的重要突破口。中国的汽车工业能否利用这次良机,在追赶世界汽车工业中实现难得的一次“蛙跳”?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加入WTO短短几年时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然而,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石油供应却持续出现紧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汽车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威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发展汽车产业方面,我国应当避免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本文将以我国主要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为例,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绿色能源汽车已经悄然进入人们的视野。杭州某汽车集团新能源电动汽车(以下简称ZT电动汽车)有很好的发展潜质,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2014,(10)
正9月10日,上海外滩。东风日产启辰晨风纯电动汽车正式上市,售价为26.78万元起,同时发布业内首创的"e享无忧"服务体系,用一整套解决方案为客户用车保驾护航。在众多利好政策的助推之下,启辰晨风上市拉开了我国纯电动汽车向私人市场推广与普及的大幕。领风而来,启辰晨风打造纯粹绿色汽车生活作为一款基于日产专属EV平台倾力打造的车型,启辰晨风不仅充分吸收日产全球优秀造车经验,更综合考虑了中国市场的实际道路环境、消费者使用习惯及纯电动汽车的政策法规等  相似文献   

9.
杨毅沉 《决策探索》2014,(22):29-30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共配置了近1万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指标,但是真正上牌的新能源汽车仅有600余辆。在中央地方连续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情况下,普通百姓买账的依然不多,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未出现井喷式发展。记者调查发现,成本、技术、地方保护等因素,成了阻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软障碍”。  相似文献   

10.
卫明 《经理人》2024,(1):14-15
<正>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聚焦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除了动力电池集群式退役下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需求,还有产品出海,扩大全球贸易的长远考量。随着比亚迪、蔚来、理想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军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歌猛进,国内汽车保有量中的新能源汽车占比也随之增长。  相似文献   

11.
地市创新率     
株洲率先建成电动汽车公交城市作为全国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9月11日,株洲"城市公交车电动化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同时将株洲打造为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专业化研发和制造基地。上海成立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队伍8月31日,上海市总工会向68位公开选拔的专业人员颁发"区县工会工资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聘书,指导员持证上岗,专职破解工会干部人手少、协商能力和水平不足等难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总结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先行经验,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贸易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运用DEA模型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2015—2019年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基于双元创新视角,选择探索性创新投入、开发性创新投入、政府补贴、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和融资约束作为前因解释变量,通过fsQCA方法对提高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效率的有效路径进行识别,总结归纳为“渐进式创新主导型”、“开拓式创新主导型”、“双元创新驱动型”和“政府补贴支持型”四种构型。  相似文献   

14.
推广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国政府防治大气污染、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明显,在一定程度降低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如何在后补贴时代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采纳与扩散,已成为保障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从异质行为视角,通过构建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模型,模拟了消费者受自身意识和外界信息传播影响的购买决策行为;并以天津市为例,探讨了信息传播范围和传播渠道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新能源汽车私人购买量在2020年~2030年将以年均12.8%的速度增长,随后购买增速将逐步放缓;同时,由于受到负面信息的干扰,新能源汽车购买数量的饱和水平会随信息传播范围扩大而呈现出“微笑曲线”特征;在信息传播渠道方面,消费者在社交网络中的强联系更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购买数量达到较高饱和水平,而弱联系则对提高技术扩散的效率更为有效.根据信息传播范围和渠道的作用规律,本文最后从推进新能源汽车采纳的激励政策和企业营销策略两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国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发展特点、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总结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结合产业发展和技术扩散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和阻碍因素,探求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的着力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应兼顾激活市场、构建创新体系、增加配套设施及整合产业资源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17.
运输能力快速扩充,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高是中国铁路科技创新的焦点,也是福建铁路网建设的主线。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大能力的进出省通道,形成"二纵三横"、四通八达的现代铁路运输网络,是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和“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重要举措。福建铁路网规模、结构与质量和谐统一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场革新,正在改变世界、改变中国。2008年以来,国家及各地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超过200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风正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文件《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充电桩行业政策方向。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海正蓝。从2017年12月到2018年11月,我国  相似文献   

19.
目前,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求,催生各国政府推出各种优化补贴政策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针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优化的问题,本文基于动力系统分支理论构建动态博弈模型,讨论了三种新能源汽车补贴,包括:1)研发补贴;2)市场补贴;3)混合补贴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新能源汽车研发补贴能刺激企业研发投入,但补贴的增加会降低市场稳定性;其次,新能源汽车市场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刺激效果弱于研发补贴,过度补贴会降低市场稳定性;最后,新能源汽车混合补贴下,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刺激效果优于市场补贴,对企业利润的刺激效果劣于市场补贴,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稳定性的提升优于市场补贴。基于此,本文认为增加对其他技术路线以及高端产品的市场补贴,未来对应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研发投入间隔梯度补贴",降低企业研发投入调整速度,以维护市场稳定,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过去1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关注下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了清晰地透视全国城市层面10年的产业推广效果,本文采用2018年全国296个城市的数据,基于空间视角,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效果的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分别从两个层面即示范与非示范城市、五大典型城市群,实证考察了城市政府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城市科研能力等主要因素对新能源汽车在全国的推广效果。研究发现,无论是示范城市还是非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都与经济发达程度相关,但在示范城市中的显现性更高;在五大城市群中,研发能力和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其他因素的影响效应差异性大。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在竞争格局下,通过提高研发投入和建构产业体系,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可能性。研究表明,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更多地应该是从区域视角,充分发挥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最终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城市、城市群和全国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及市场推广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