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矛盾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此类矛盾的根本性质仍属于人民内部非对抗性矛盾;它有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管理方面的种种原因;解决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矛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坚持标本兼治,同时应掌握解决矛盾的科学方法和正确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我国突发性群体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是资本的一个新形态,是资本社会化的结果,它具有更大的包含性和解释力。近年,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演化为一种理论分析范式,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域来审视我国目前频繁发生的突发性群体事件是一个可行的路径。突发性群体事件背后有着深层的、复杂的原因,厘清其中的原因,是预防、化解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逻辑前提。杜绝突发性群体事件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是积聚我国政府社会资本的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结构在改革实践中存在的两对矛盾,即:历史传统与现实改革的矛盾,法律规定与实际状况的矛盾。针对这两对矛盾,提出了地方政府体制改革既不可脱离一定历史前提,又要适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其它部分发展要求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是群体矛盾和群体行为。一、群体矛盾——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分析群体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类型。研究新时期的群体矛盾,首先需要对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与50年代中期的情况作些比较。1957年6月19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正式发表,这就是著名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这是一篇具有经典意义的论文,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在国际…  相似文献   

5.
清词中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与明代词坛的长期沉寂和明末江浙词坛的开始崛起有关;二是与明季的历史现实有关;三是由于清初的社会现实和词体特有的抒情功能相契合;四是缘于清代学术风气发生彻底变化的背景;五是基于清初词坛上作家群体的形成和壮大。清词的中兴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相互撞击、共同触发,后经有声望者的推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频繁发生和网络议政的兴起,政府公信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重塑政府公信力,有利于进一步保证政府政策的有效执行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必要依据政府自身和社会公众两大主体的角度探究其影响政府公信力流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需要从转变政府角色、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提高公务员诚信素养和完善政府监督机制等方面规范政府行为,密切社会公众和政府间的友好信任关系,从而达到重塑政府公信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及防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一平 《中州学刊》2002,(5):170-174
目前 ,随着我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化 ,突发性群体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 ,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征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尽快建立健全预防和调控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运行机制 ,探索正确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策略和方法 ,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政治·■当代政治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侯远长(1-63)建设当代中国特色政治学理论所面临的三大任务张英魁(1-69)对落实党员监督主体地位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毛政相(1-73)“博士官”现象探析刘鸿亮(1-77)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矛盾梁周敏(2-5)我国实行政府问责制面临的困境及出路王学军(2-11)关于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问题的争论之综述唐鸣杨正喜(2-14)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面对网络鲁宽民(2-18)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性条件李太淼(3-58)村级党组织的提名权与村委会选举的民主性姚锐敏(3-…  相似文献   

9.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内部矛盾 ,是我们党历来重视的重大问题。现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一个  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关系的广泛调整 ,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特别是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 ,比以往变得更加突出 ,更加错综复杂 ,如何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化解各种利益矛盾 ,促进社会政治稳定 ,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论对我国城市贫困群体成因及社会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总的来看,体制性矛盾是导致城市贫困群体问题主要的历史性原因:体制性与结构性矛盾是导致城市贫困群体问题的现实主要原因;导致城市贫困群体问题的根本原因则是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突发性事件频发,给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提出了重大的现实问题。文章以“5·12”汶川特大地震为典型案例,通过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历史梳理和现实回归分析,总结了哲学社会科学在突发性事件中所展示的巨大作用,得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处理社会突发性事件中必须和自然科学形成社会服务共同体、分阶段抓住重大现实问题、为广大人民提供智力支持等重要启示。为进一步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在新时期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强突发性事件的前瞻性研究,维护社会稳定和世界和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关键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就内部环境而言,包括:(1)资金来源渠道;(2)高素质人才;(3)风险投资中介组织。而外部环境则包括:(1)风险投资退出市场;(2)积极扶持风险投资的政府等。从目前我国的情况看,风险投资尚缺乏国外一些环境和机制,随着我国加入WTO,给予风险投……  相似文献   

13.
文旅数字化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径。从内涵、机制、挑战和推进对策等方面展开综合研究发现:文旅数字化使文旅生产方式、生产主体和生产对象都发生根本性变化,也使消费群体、消费品、消费场景发生了重要变化。文旅数字化的动力机制应从外部和内部角度审视,外部动力机制主要源自技术-资本的双轮驱动、需求牵引拉动与政策扶持带动,以及技术、资本、需求与政策间的正反馈机制;内部动因主要包括数字化能更好满足文旅需求、创造更多文旅需求、全面拓展文旅产业边界、提升文旅领域运营效率。我国文旅数字化在发展基础、发展方向、发展理念、数据互联互通以及体制机制方面,都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现实挑战,应着力在夯实发展基础、理顺关键关系、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组织管理创新、促进政策与法律法规创新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4.
人学研究之我见童世骏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第2期撰文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说,人学研究包含以下诸方面的历史性转折:从片面注重客体到也重视主体的转折;从片面注重群体到也注重个体的转折;从片面注重人是历史进步的工具到也重视人是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15.
一、对我国通货膨胀的理论探析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超量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这乃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但在我国现实的通货膨胀中确更为复杂,它是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有其特殊的成因机理。正因此,经济理论界,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认识不统一,究其原因有:一是由于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亦不同;二是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等同起来,混淆因果关系,其实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结果,一般地说,通货膨胀必须由物价上涨来反映,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可能物价上涨并非通货膨胀所弓没,然而…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必然性角度透视历史转变的本质,上升为一种自觉的历史转折意识,首要前提是对历史时间的把握。历史时间反映人类在历史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它是历史主体对时间的价值设定,它更多反映历史过程中质的方面,是对主体现实、未来的实践行为发生影响的参照系。所谓历史转折意识,是借助历史的客观内容未揭示对象已完成的时间段落的“内部的东西”,特指对具有多时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理性把握,它在现实历史过程中,往往表现为一种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7.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问题,有多种说法,如“生产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斗争(革命)”、“人民群众”、“历史合力”、“现实的人的需要(利益)”、“现实的人”、“创新”、“改革”等。就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表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有七个层面——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体现;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历史规律性发展的根据;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动力;历史的“合力”构成社会发展的系统动力机制。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不同语境中,从不同层面上的问题出发作出的不同表述,彼此相通相融,不存在矛盾现象。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其“动力”是指客观现实性的、本原意义上的动力。当前,又有几种新提法,如“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需要(利益)”、“创新”、“改革”、“新‘合力’动力论”等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并非对“生产力”动力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整体解读新时期文学现象的钥匙在于弄清楚两个前提:一是其整体文化语境是启蒙主义的,二是推动和完成启蒙主义使命的并非以社会政治话语写作的“现实主义”者,而是在文化语意和个性人本主义话语中展开的现代主义写作,这种统一是西方数百年文学思潮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压缩而致的“历史性焦虑”的结果。然而,现代主义与启蒙主题之间又存在着根本的分裂与矛盾关系,这种奇特的统一与分裂的关系正是新时期所有奇异现象的内在原因。本文除了纵向梳理出这一矛盾的历时线索及其表现以外。还力求对其构成的内部原因、主体选择的依据以及客观效果作出深入的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19.
离合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晶晶 《理论界》2005,(12):195-196
本文根据发生语法学(EmergentGrammar)的观点,从历时的角度出发,结合动态的语言运用,分析了离合词(Asplitword)的性质,即它是一种词化程度不高的特殊的词。分别从词组词化、动宾式(verb-objectphrases)离合词的特殊结构、离合词内部的依赖性,解释了它可离可分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确评价我国的道德现实,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加快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道德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论述了新形势下的道德评价问题。认为:一,道德植根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必须把道德的善恶标准和道德的社会历史标准结合起来评判;二,道德在实践中发展变化,评判新时期的道德不能固守传统观念,而必须有新的视角和观念;三,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对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失衡”现象的评判不能走极端,而要作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