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阿昌刀     
阿昌族的刀,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远近有名的.它的主要产地是阿昌族聚居的陇川县户撒公社,所以又称为“户撒刀”.据称这种刀“柔可绕指,剁铁如泥”. 户撒坝各寨各以一种名刀而著称.如来福寨的黑长刀、花钢刀,芒东寨的腰刀,新寨的背刀,腊姐寨的锯齿镰刀,等等.背刀也称长刀,齐头的为景颇族和傈僳族所喜欢,尖头的为阿昌族和傣族所喜爱.高明的师付能把刀打得薄韧可弯,平时可以像腰带一样系在腰间,遇事解下,自然伸直,锋利  相似文献   

2.
大盈江蜿蜒曲折地穿流在云南西部高黎貢山南端的崇山和丘陵地帶中,最后向西南流入緬甸境内。在大盈江流域的一些地区,居住着我們的一个兄弟民族——阿昌族。我国的阿昌族有一万七千多人,主要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县的户撒、臘撒和梁河县的遮島东北。緬甸境内也有阿昌族分布。阿昌族大都居住在平壩地区,他们是那些平壩的开拓者,现在,当地傣族还有“昌弟昂”这句話,意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边疆的各民族中,只要一提起锻铁制刀,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起阿昌这个民族。他们制铁手工业发达,打制的农具和长刀,以质量优良,式样美观而享有盛誉。阿昌族,2万余人,90%的人口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的户撒公社和梁河县的遮岛、河西等公社。其次,在潞西县和保山专区的龙陵县也有零星分布。阿昌族多在坝子边缘或半山区依山傍水立寨。村落比较整齐,有围墙。住宅通常是一户一院,结构为穿斗的木屋架和双斜面的瓦顶楼房。  相似文献   

4.
一个其成员以自己的肌肤生得黄黑而自豪的古老民族,端着不熄的火塘和信念,从远古走来,历经痛苦的迁徙,终于和寨头高大的神树一起,把根牢牢地扎定在偏僻的中缅边界上。在那里垦田,“种林为酒,歌舞而饮”;垒炉升火,打制“柔可绕指,剁铁如泥”的刀剑。这个和它所打制的户撒刀一起扬名的民族,是我们阿昌族。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古代的汉文献中写作“娥昌”、“蛾昌”、“萼昌”、“莪昌”。现有人口2万余人。云龙县是阿昌族的摇篮。如今,约90%的阿昌族同胞居住在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两个阿昌族乡,其余分布在潞西、盈江、腾冲和龙陵等县。此外,在缅甸、泰国境内也居住着一部分,人数不详。我们阿昌族居住的地区资源丰富,近几年来,靠开采锡矿、煤矿走上致富之路的阿昌族同胞不断增多。阿昌族地区的种稻水平和技能也不断提高,在许多地  相似文献   

5.
佳伟节     
通常,沙捞越州的达雅人在每年的六月一日,也就是收获季节和播种季节交替之际,庆祝他们的“佳伟节”。与此同时,他们还要庆祝像“佳伟格牙朗”(鸟节)、“佳伟巴杜”(收获节)和“佳伟罕杜”(祭死者节)等几个节日,所以,“佳伟节”实际上就是达雅人的新年。今年,这个州各阶层的达雅人将举行历时一周的庆祝活动来欢庆这个节日。  相似文献   

6.
邓道理  王军  曾光明 《民族论坛》2009,(4):F0003-F0003
<正>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农历三月初三(3月29日)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族节日,湖南首个白族"三月街"文化节活动在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举行。此届文化节芙蓉桥白族三月街主要有三项活动:一是祭祀游神。本主教是白族特有的一个宗教习俗,芙蓉桥白族奉王鹏凯、钟迁一、谷均万三位先祖为本主,把他们的神像供  相似文献   

7.
“四一八” 节,是锡伯族土生土长的重大节日,“四一八” 意识在他们的全民中扎根很深.我在童年时代就年年参加这个节日,知道这是祭祀奥莫希玛玛(子孙娘娘)的日子.可现在,有关的介绍文字,都把它称为“西迁节”,把它的由来完全归结到锡伯族西迁的这一历史事件上.我认为,这个定论有以偏概全之象,把它产生的年代定死在1764年,抵消了它与锡伯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红桥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现有回、满、蒙古、藏、朝鲜等18个少数民族,回族居多.几年来,他们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本思路,切实为少数氏族解决实际问题. 该区回族大多居住在春德街、大伙巷街等地区.这里住房拥挤、简陋.他们在全区旧平房多、旧城改造任务很重的情况下,优先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住房条件.几年来,先后改造了春德街500多户的“三级跳坑”住宅,在回民聚居的西北角一带建了“欢庆”、“民族”、“团结”住宅楼.1989年,对“三角地”一带祖祖辈辈居住在简陋矮小的“老篱笆灯”的少数民族居住区进行了彻底翻建,970多户少数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 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问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 重大节日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相似文献   

10.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该日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  相似文献   

11.
"冻鱼节"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庆云乡侗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而节日中的芦笙大赛既是一项娱乐项目,也是他们巩固族群意识、维系族群关系的方式之一.本文拟以民族学视野来探究冻鱼节芦笙大赛的行为及族群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哈节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京族最大的节日。本文通过论述哈节的节日仪式活动,透视中越京族的文化演变与文化映射状况,基于族群认同,提出了哈节文化映射形象三种建构方式:一是借鉴现代先进文化,创新哈节表现形式;二是肯定同源文化,丰富哈节文化内涵;三是接纳爱国意识,强化哈节文化底蕴,为中越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繁荣与发展提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共有25个民族,居住在其西边中缅边境德宏的世居民族共有5个,即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德宏5个世居民族与缅甸对应民族分别是掸族、克钦族、迈达族、崩龙族和傈僳族,其中傣、景颇两个民族对应缅甸八大民族中的掸族、克钦族。原来被误称的缅甸勃欧族不是阿昌族,而是另一个民族,即中国境内的侗族。  相似文献   

14.
1979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编写《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云南民族学院的兰克、杨智辉两位副教授接受了编写阿昌族文学概况的任务。可是当他们查遍全国的文艺刊物,发现既无阿昌族的作家文学也不见阿昌族的民间文学作品。于是,他们的工作只好从零开始。我们阿昌族只有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丰厚的民族文化仅靠口耳相传。多年来,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人为的摧残,致使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濒临绝境。解放后,阿昌人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政治上翻了身,当家做主。虽在文化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却建树不大。这给阿昌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罩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共有25个民族,居住在其西边中缅边境德宏的世居民族共有5个,即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德宏5个世居民族与缅甸对应民族分别是掸族、克钦族、迈达族、崩龙族和傈僳族,其中傣、景颇两个民族对应缅甸八大民族中的掸族、克钦族。原来被误称的缅甸勃欧族不是阿昌族,而是另一个民族,即中国境内的侗族。  相似文献   

16.
阿昌族是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共有人口近3万,分布于该州的陇川、梁河两个县3个民族乡。陇川,傣语叫勐宛,意为太阳照耀的地方。它的西部与缅甸毗邻,边境线长近51公里,是云南省通向缅甸及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县城所在地章凤镇,是国家二类口岸,正在申报一级口岸。全县17万多人口中,景颇族、傣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4.6%,有一个阿昌族乡。去年7月5日,该县曾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洪涝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为2.1亿元)。与陇川相邻的梁河县位于德宏州东北部,它虽然不属于边境县,但所辖乡镇离国境线最近的只有几十公里,与缅甸的经济往来和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并不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县15.9万多人口,有阿昌族、傣族、德昂族、景颇族、彝族等21个少数民族,其中阿昌族12419人,占全国阿昌族总人口的30%以上。全国3个阿昌族乡,该县占两个。梁河是国家级贫困县,到2003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985元,人均口粮224公斤。今年初春,记者采访这两县三乡之后,心情颇为沉重。虽说是忧喜参半,却终究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傅統节目——潑水节来到了。潑水节,是傣族人民的年节,在农历清明节后第七天(今年是四月十二日) 举行。这个节日的含义,主要是通过互相潑水,洗去身上一年来的污穢,祝福对方清吉平安的意思。它表现了傣族人民热爱和平和追求幸福的願望。去年的潑水节,我们正巧在云南瑞丽江畔的姊东乡。节日前几天,孩子們便活躍起来了。他們紛紛砍竹子,作水槍,刻花紋,躍躍欲試地期待着节日的来临。人們剪起五彩繽紛的紙花,准备好象脚鼓和鋩鈸,采摘来各种鮮花;特別是姑娘們,更情深意長地把一束束賞箭花泡进水桶里,为自己的心上人备下甘露香水……在潑水节中,最动人的还不是鼓鋩齐鳴,随声起舞,而是你潑我洒,水花飞濺的埸面。对于男女青年們来說,潑水节也是播  相似文献   

18.
"哈节"是我国京族重要的祭祀海神的节日,与我国东兴京族隔海相望的越南万柱也有类似的节日.本文通过对越南万柱"哈节"的实地考察,分析其祭神仪式的举行过程和文化内涵,在归纳两地哈节的不同之时,重斯讨论越南万柱"哈节"的名称及内涵.  相似文献   

19.
边寨新曲     
为了收集阿昌族民间山歌,在一天的傍晚,我来到了云南陇川县户撒区的芒东寨。这个寨子位于分界山脚下。我一推开虛掩着的厚实的木质寨门,“叮当叮”、“叮当叮”的声音就隐约地传入耳鼓。它和谐而有节奏,不禁使我沿着青石板的道路,来到了这声音传出的地方——一间瓦房的门口。一位老者见了我说:“你是找打刀的吧?这是我们社长老滕的家,老滕硬是个打刀的好手哩!”真巧!原来这就是区委介绍的编歌能手老滕的家。我高兴地跨进大门,见左边一间瓦顶棚子里,  相似文献   

20.
阿昌族     
阿昌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中国的人口有3万3千多,主要居住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县和梁河县,部分分布在潞西市、盈江县。保山市的腾冲县、龙陵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在缅甸,阿昌族称迈达族,人口约4万多,主要分布在克钦邦的密支那及掸邦的南欧、景栋等地。阿昌族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朔到古代矫健骠悍的氐羌部落,据可考证的史料表明,他们在云南德宏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在漫长的历史中,屡次失败和不断迁徙始终伴随着阿昌族的先民。我们能够考证的是,当时的阿昌族先民部族人数众多,作为强悍的氐羌部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