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唤生态文明道德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可持续发展”的呼声很高,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关心的大战略。而在过去则由于人们意识和技术的局限,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付出了与发展效益极不相称的代价。历史教训我们,必须寻求一条兼顾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发展道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  相似文献   

2.
对3170名儿童有关生态道德状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宜昌市儿童的生态道德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城市的儿童,而其他城市儿童的生态道德状况也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无规律可循,且并非都很显著。因此,中国儿童的生态道德状况不存在东、中、西部的差异,儿童的生态道德受经济文化、生活水平、自然禀赋以及生态状况的影响甚微。针对调查现状,对其成因做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网络道德建设作为一个新问题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方略的要求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是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已成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迅猛发展,传统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网络削弱着人们的道德责任感,自由意识泛滥,道德冷漠现象产生和人际情感疏远。如何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历史机遇的同时,抵御其消极作用?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管理,引导入网者时信息持扬弃的态度。尤其是青年学生,要教育他们增强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警觉能力,要教育入网者把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因此,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生态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生态道德建设,是21世纪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培养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竞争力、树立绿色企业形象、获取更大利益四个方面论述了企业生态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并从企业在环保的意识、生产、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出发,论证了企业生态道德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网络应用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道德问题。大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主体,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体系,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道德及道德建设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我国道德发展状况及道德建设出现新的转机 ,社会道德水平有所上升 ,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标准的模糊、道德行为的失控及道德监督的软弱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关于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除了继续坚持道德教育外,也必须针对现实情况,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和道德立法建设。这样,道德建设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法制:道德建设的重要支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同法律有密切的关系,道德是自觉的法律,法律是强制的道德。因而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制建设,必须在法制建设中寻找道德建设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为匮乏的是“法律主治”的制度传统,只有人治和德治的传统,但历史和现实表明,仅靠“道德训导”的制度安排进行道德建设,并不会产生实际成效。因此,完善以法律为核心的正式制度,并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才能给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围内外在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化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略讨论了生态文明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基本意义。文明可以视为文化进化的一种存在状态,而生态文明表明了文化的观念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最终将增进文化的观念系统的生态化取向。这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应当按照生态文明的思想及其多样性的、循环的和共生的原则发展。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含义,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总结了世界发达国家人力资源战略的特点,走向富强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和规律;提出了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主要表现为综合性的服务地位、前瞻性的指导地位和科学性的统领地位,同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要进一步提高其地位并发挥其作用,就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培养世界眼光;关注社会现实,拓展新兴领域;坚持“两为”方向、“双百”方针,营造宽松环境;反对粗制滥造,强化学术责任;建立保证体系,促进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工业化合并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摆脱欧美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以资源极度开发和高消费为特征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影响,重新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指标体系,创新社会发展理念和模式,创新社会生活方式,以引导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同时,在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失衡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失衡现象:城乡、工农差距的扩大,财富占有与分配差距的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尽管一定程度的分化发展有其客观性并可以产生积极的效应,但过度失衡的负效应必须引起关注,并应采取措施加以矫正。  相似文献   

17.
目前,针对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必要的.它是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深入改革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理解、宣传和自觉执行国家的各种政策、法规;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生态观以及担负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道德规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多视角的剖析和论述,其中重点探讨了道德规范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建设、与社会经济行为的校正、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以及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等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家生态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是"传统安全"观念的发展,它有助于加速全球化这一作为国际社会发展标志性特征的认识。而"国家生态安全"作为对"非传统安全"的一种界定与表述,是当前相关理论研究领域的一种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现实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变迁的决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决定道德"的伦理观包含两层涵义:一是经济制度决定着一定的道德;二是一定的经济水平决定一定的道德.文章由此而分别分析论证,经济发展的两个方面即经济制度的转变与经济水平的提高分别促进和决定着道德的变迁.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变迁的决定性力量--决定力,并从经济发展的两个方面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这两个方面分析论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变迁的必然性、必然趋势、基本内容和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