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语矛盾修饰法的理解与翻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的修辞格矛盾修饰法 ,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作用在于能鲜明地表现人物特殊的性格 ,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心理与气质 ,在揭示人与事物矛盾性的同时 ,造成一种出人意料 ,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译成汉语时 ,必须理解原文字里行间的意向 ,特别是语句的深刻含义 ,才能收到良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2.
矛盾修饰法的语用含义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矛盾修饰法具有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修辞效果。正确理解矛盾修饰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语用含义是对其翻译的前提。本文在分析矛盾修饰法语用含义理解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翻译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矛盾修饰法又被称为“压缩的悖论” ,悖论和矛盾修饰法这两种修辞方法有着极其相似的修辞特点 ,关系紧密 ,但它们又有各自的句法特点。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利用字面意义的矛盾性出其不意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取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修辞效果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句法结构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4.
矛盾修辞是英语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具有特殊效果的修辞方法,但在理解、翻译和运用方面不易掌握,容易出现偏差。本文阐述了如何透过表层意义去理解其深层涵义及如何正确翻译和运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矛盾修饰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从表面上看,矛盾修饰的语义搭配似乎自相矛盾且有悖于常理,但实际上却是以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对立因素相互衬托来表达事物的微妙内涵,体现了语义特征的矛盾与和谐的辩证统一。翻译英语矛盾修辞格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准确把握矛盾修辞格中两个对立因素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内涵,并按汉语的语言习惯表达出来。这样,译文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修辞意义的理解与修辞的语用环境密不可分。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理解矛盾修饰法,根据其所使用的不同语境可以深入了解其修辞意义。修辞意义存在于语用意义中。  相似文献   

7.
矛盾修饰法是把两个意义相反、互相矛盾或互不协调的概念并列在一起构成的一种修辞格。英语和汉语的矛盾修饰法实质相同 ,都是利用词义的反义使表层的不和谐统一在思想内容的深层 ,从而揭示事物对立统一的本质特征。然而 ,由于它们分别来自不同的修辞体系和文化背景 ,大量的语言实例表明它们在构成方式及文体功能两方面只是局部对应  相似文献   

8.
矛盾修饰法以表面的矛盾结构,传达了深刻的语义内涵,以精练的措辞,揭示了世间万象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矛盾修饰法的特点、概念、结构特征以及表现形式、语义范畴、内在语义关系及修辞功能,从而达到更好地认识、掌握矛盾修饰法,更好地鉴赏名家名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浅论英语矛盾修饰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矛盾修饰法(oxymoron)作为一种常用英语修辞格,往往体现辩证统一的语义特征。在特定的语境中,矛盾修饰法的巧妙运用独具艺术魅力。在结构上,矛盾修饰法是由形式对立而内涵统一的词汇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从语用功能来看,矛盾修辞法是通过同一事物中两个对立因素的相互映衬来表达新颖的涵义。正确理解矛盾修饰法有助于我们对现实世界与人类情感的复杂性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格,矛盾修饰法意蕴深刻,揭示万物的矛盾性,应用广泛。文章结合具体例证,总结矛盾修饰法的分类,分析其修辞效应,并尝试性地探讨这一修辞格的汉译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矛盾修饰法心理距离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矛盾修饰法主客体在构建和阐释过程中蕴含心理距离。距离二重性反映了现代人的双重聚焦思维模式,产生了特殊了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益作为一种社会关系范畴,由利益主体、客体及中介三要素构成,利益的本质是一种矛盾。根据利益构成要素的不同,可把众多的利益矛盾分为:利益主体与利益客体之间的矛盾;利益客体之间的矛盾;利益主体相互之间的矛盾。从利益构成要素角度看,环境法调控的利益矛盾具体包括人口与资源间的矛盾;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间的矛盾;公益与私益、代内利益与代际利益之间的矛盾。从利益构成要素视觉分析环境法调控的利益矛盾对环境法部门建设及和谐社会下的法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TransferredEpithet (转移修饰法 )和汉语移就及其翻译 ,可以使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辞格 ,领略其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魅力  相似文献   

14.
矛盾是一个事物在变化时存在的是什么同时又不是什么的互相否定的属性;对立则是不论在变化时还是在不变时都互相排斥又互相依赖的两个相反事物。形而上学认为客观世界只存在对立而不存在矛盾,“是——是(同一律)、否——否(矛盾律)、非此即彼(排中律)”是其基本规律;辩证法认为对立与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是——否、否——是、亦此亦彼”是其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不是逻辑学规律,因而也就没有什么形式逻辑学,也就没有什么辩证逻辑学了;有的只是一门逻辑学、两种宇宙观: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翻译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期间涌现出了不少的翻译成就,然而翻译理论框架尚未健全,完整性有待建构。对文学研究有着重大影响的接受修辞学跨学科地被引入了翻译研究领域,然而其应用于翻译研究的成果在中国知网上屈指可数,不尽如人意。在中国知网,并未检索到翻译效力的相关文献,特基于接受修辞学构成论,尝试性地提出翻译效力这一概念,以期引起关注,并推动翻译学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的视角讨论了委婉语的翻译问题,指出委婉语的翻译应在尊重源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异化翻译为宜;并着重讨论了翻译的选择与替换及联系与创造的问题,指出隽语的翻译要侧重联系与创造,而矛盾修饰的翻译则要侧重于词语的选择与替换。  相似文献   

17.
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仅迅速席卷了全球范围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逐渐波及西方国家实体经济乃至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并最终演变为一场全面的资本主义制度性危机,使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受到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危机不仅对发达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巨大冲击,而且还动摇了广大民众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的信心,影响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全球扩张的进程,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并引发了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18.
根据接受美学“意义未定和空白”以及“期待视野”理论,文学文本中的空白及文本与读者“期待视野”距离是吸引读者阅读从而延续文本生命的关键,而异化翻译法能实现空白的保留和上述距离的拉大。实践证明,异化法表达更能赢得读者青睐,即便会造成一些阅读困难,也能随读者“期待视野”的发展而被接受。所以,异化法在文学翻译中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如何正确理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正确理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就必须分清语言矛盾与实在矛盾、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广义矛盾与狭义矛盾的不同意义,并辨明矛盾与对立、否定、辩证法和系统论的关系.辩证矛盾在广义上讲,是任何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存在的否定或"自我背反"的性质及其表现,并由此造成系统的运动与变化,使同一变成不同一,对立变成不对立,一切皆向其反面转化.矛盾不是现成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而是由否定造就对立与统一的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从美学视角看散文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美学视角分析了散文翻译中的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指出散文翻译应尽量传达原文包含的多层次美的信息,做到译文和原文的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