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再就业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而且 ,因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不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 ,它将长期与经济发展进程相伴随。认真解决再就业问题 ,有效地推动再就业工程 ,应当把失业率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制定系统的再就业政策 ;对就业者和再就业者加强就业教育和引导 ;同时应当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减少对再就业工程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针对隐性失业显性难的现象,从优化人力资源存量配置的目的出发,就建立利益互补机制,通畅再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几方面的探讨,对完善再就业工程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韩勇 《天府新论》1998,(5):25-27
党的十五大指出,搞好国有经济要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加快企业开放搞活的步伐。其中实施再就业工程既是其它措施的保证,又是实施其它措施的条件。这表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到达攻坚阶段——以人事改革为重点。当前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问题和难点再就业工程这一概念本身已表明,再就业是个系统问题,涉及到政府、企业和职工个人三个方面的思维取向和行为方法。在推进再就业工程的过程中,这三者都遇到了诸多问题和难点。首先,政府一方面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力争…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道路,又要考虑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由于效率的提高而导致富余人员的增加,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调整过程中新的行业和部门会不断产生,劳动力缺口还有扩张之势。要认清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和调整中的劳动力缺口,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与再就业现念,为劳动者的再就业创造条件,牵线搭桥,遵循经济规律,投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直接为劳动者提供再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地不断涌现一大批下岗待业人员和为数众多的失业者。如若得不到妥善安置,势必影响企业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再就业工程为一项旨在帮助下岗和失业职工重返工作岗位的宠大工程,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再就业工程在实施的两年多时间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许多问题,要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下岗"向"失业"并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由于操作主体的责权不对称,劳动力的供求矛盾和改革成本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使并轨难度加大.只有从劳动力供求两个方面着手,通过发展经济,多形式、多渠道拓宽就业,尽快实施费改税,强化社会基层管理和服务,建立劳动预备役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保证"下岗"向"失业"并轨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当前实施再就业工程中,政府必须在客观上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及问题.它们是:其一,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政府、企业及下岗职工四方通力合作的问题.其二,要处理好就业与失业的关系.就业与失业是一对矛盾,二者结合得好又会形成市场机制.其三,要处理好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关系.其四,要处理好市场就业制度与政府安排就业的关系.其五,要处理好经济长期发展与短期大量安排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下岗再就业工程亟需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岗再就业工程的安全、合理运作 ,是事关社会稳定、改革成败的大事 ,也是事关宪法规定的劳动权利能否落实 ,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能否正常发挥的大事。笔者在分析下岗再就业现状后 ,对法律在下岗再就业中的作用提出见解 ,并就如何完善下岗再就业工程的法律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来,我国再就业工程取得了斐然业绩,创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但仍存在着结构性、短暂性的问题。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不断增加城镇下岗职工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他们的持续就业能力,成为新时期下岗再就业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 ,再就业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是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此 ,必须加大劳动预备制度实施的力度 ,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步伐 ,不断深化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 ,建立起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的就业机制  相似文献   

11.
邓婷 《兰州学刊》2006,3(12):102-107
本文通过对美国再就业培训的立法过程、内容和作用的简单介绍,分析其立法确立、实施和变迁的主要特点,剖析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作用效果,深入分析美国再就业培训立法的作用及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职业流动视角来看,失业具有无流动性、下向流动性和被迫性;失业阻滞在于职业流动的规模不大,制度约束性太强和观念滞后;再就业具有上向流动性和主动性;再就业机制是一个由经济驱动机制、制度改革机制、就业观念转变机制和劳动力自由流动机制构成的综合性、动态性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3.
齐泽克基于"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对意识形态这一历史性概念做了辩证的分析.他认为,意识形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或者三种形态,即"自在的意识形态"、"自为的意识形态"、"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自在的意识形态是作为观念复合物的存在形式;自为的意识形态是作为仪式等物质形态的存在形式,最后一个阶段则是意识形态自身的否定之否定,即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无意识层面的"幻象"存在形式.他试图说明:意识形态的定义就在于我们认为非意识形态的东西恰恰是意识形态本身的悖论性.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了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在具体操作程序上如何解决新的社会成员发展成为中共党员的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如何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依据、对待入党的思想形态以及具体的政策规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姚建军 《兰州学刊》2006,(9):107-109
社会转型时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新的社会阶层形成的过程中,利益冲突、矛盾凸显,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党的执政地位。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本文从社会阶层的视角,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积极意义以及负面影响,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雷戈 《晋阳学刊》2006,(4):90-96
意识形态与思想之间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关联域。意识形态具有五个基本要素:形式上的理论化,内容上的世俗化,形态上的权力化,价值上的绝对化,功能上的实践化。作为本质化的意识形态,皇权意识形态的意图有二:第一,把皇帝观念塑造为一种全民信仰和普世价值;第二,在皇帝与民众之间建立起一种直接性的对应关系,使皇帝成为民众利益的唯一合法代言人和保护者。意识形态的普遍紧张化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长期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退役军人安置问题逐渐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根据本国国情相继立法律解决退役军人的安置问题。本文分别从退役金、就业安置、住房待遇、医疗待遇四个方面,对各国退役立法进行比较。并通过对各国的军人安置立法的比较,阐述其对我国军人退役安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同时带来了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马克思主义必须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碰撞中,吸纳其他意识形态中有益、合理的成分,从而发展壮大自己。同时,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动态的冲击,我们要继续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实践指导作用,敢于迎击。只有将马克思主义视为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动态之根本所在,社会思想动态才能不断获得正能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才能在社会思潮的批判与自我批判中彰显自身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领域赢得最广大人民根本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对秦文化的考古学研究表明,秦文化的社会基本组织,西周时期表现为以秦文化为主的以血缘关系维系的聚族而居、聚族而葬;春秋中晚期以后,出现了秦文化与不同文化传统和来源的人群居住在同一个聚落共同体的现象;到战国晚期,不同来源的人群共同居住在同一个聚落共同体中并埋入同一墓地,遂已成为一种由地缘关系维系的地缘组织。秦文化中处于统治集团的人群,从春秋时期开始,就已经打破了原有的血缘关系的束缚,出现了凭借个人的行为或能力而进入的特殊人群,开启了从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血缘统治向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地缘统治转变的进程。到战国晚期以至于秦统一后,进入统治集团的大部分成员已经不是通过血缘关系,而是通过个人能力而获得这样的权力,从而使血缘统治向地缘统治的转变进程趋近完成。而维系社会基本组织成员间的关系由血缘到地缘的转化,以及进入统治集团的途径从世袭到选贤的变化,则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从封国向帝国转变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整体进步往往在重大转折与变革中获得加速度,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后半叶推动的中国社会变迁,开辟出了一个新的时代并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转型中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思维与举措的除旧布新,是中国共产党适应中国21世纪新的历史情况和历史要求做出的重大选择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