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社会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净化以及网络秩序的规范,亟需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谐网络的构建呼唤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网络主体要在遵循无害原则、尊重原则、适度原则以及诚信原则的基础上,把握道德自律的内容,建立牢固的精神屏障,做到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对网络资源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使网络真正成为宣传科学发展观、展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风采的重要载体,以虚拟网络世界的和谐来促进整个社会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2.
随着Internet在全球广泛而迅速的发展,网络环境引起了许多负面影响,基于此,要从网络主体的伦理意识、网络信息道德制度建设和网络即时性和共享性去寻求解决途径,从而促进网络信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先进文化建设与网民自律意识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民自律意识培育是建设网络先进文化的客观需要,是净化网络环境的有效途径,"慎独"是建设网络先进文化的最高境界.有效地促进网络先进文化建设,强化网民自律意识培育,必须根据网民自律意识培育的客观规律办事,坚持网民自律意识培育的基本机制的协同(即主体能动决定机制、道德价值选择机制以及外部因素推动机制),推行有效的实施对策(人性化关怀、网络文明教育和制度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蓓蕾 《社会科学论坛》2005,(7):141-142,79
随着Internet在全球广泛而迅速的发展,网络环境引起了许多负面影响,基于此,要从网络主体的伦理意识、网络信息道德制度建设和网络即时性和共享性去寻求解决途径,从而促进网络信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信息传播突破了原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更兼有开放性、交互性和综合性。网络已经深深的扎根于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网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及由此引发的道德层面的讨论也一直在继续。净化网络,去弊留益,这不仅要靠提高维护网络安全环境的技术,更要加强网络的使用主体———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使大学生在充分享受信息化带来便利的同时,规避网络风险。网络道德建设应该纳入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范畴,统筹规划,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特别是对人们的思想、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要使网络信息快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使之不断规范化和法律化。  相似文献   

7.
于万红 《北方论丛》2002,(4):122-124
网络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给网络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道德问题.只有积极采取措施,完善网络信息环境,提高信息公布的真实度,削弱信息不对称,才能减少道德问题发生的风险,推动网络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网络伦理不是与传统伦理迥异的伦理.网络伦理与传统伦理的基础不同,一个是虚拟社会,一个是现实社会.网络伦理的建设,是要利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网络道德的生成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道德建设与个体道德自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是伴随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新型道德体系,由于网络的特殊性,使得道德他律的作用大大降低,因此网络道德建设重在个体道德自律.道德自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在道德意识层面树立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在道德实践层面不断进行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和自我完善.道德自律可以弥补社会他律在解决网络道德上的不足,可以引导网络主体进入"慎独"境界,可以促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应建立网络主体道德自律机制,进行网络空间的道德调控.同时加强网络主体道德修养,培养网络主体道德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10.
目前,网络购物伦理环境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网络信任危机.网络信任危机实质上就是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网络信任危机呼吁,发展网络购物不仅要重视电子商务硬件的建设,而且更要重视以信任为核心的伦理文化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网络社会化不仅造成网络上的道德失范,也会反过来影响现实社会。对网络进行科学管理非常有必要,网络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和"以信息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的过度膨胀和泛滥,严重妨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利用.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当务之急是培养个体和社会的良好信息意识,只有作为信息主体的"人"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质,才可能保证较高的信息质量和有序的信息流动,从而创造和维护良好的信息环境,推动个体自身及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的时代.21世纪的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法制观念等都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搭建起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必须坚持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网络行动的规定与特征--网络社会学的分析起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冯鹏志 《学术界》2001,(2):74-84
互联网络的出现与扩展,既是一种信息技术创新形式与过程,也表现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由此即决定了其必然要被纳入社会学分析的视野之中.然而,网络社会学或者说"网络的社会研究"应从哪里开始呢?在笔者看来,网络行动即人们在网络空间中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不仅是网络社会得以建构的历史起点,也构成了网络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立足于这一理论前提,本文阐述了网络与社会行动的关系、网络行动的社会学界定以及网络行动的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和谐社会的建设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入21世纪,作为人类高科技标志的网络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网络伦理道德问题,这显然与建设和谐社会是不相一致的,所以我们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更应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本文阐述了和谐社会中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并着重指出了和谐社会中应如何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网络问题的伦理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社会问题的出现及它对社会的严重负面影响 ,使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显露。网络道德建设必须处理好既有道德与网络道德、普适性道德和民族化信息、一元道德与多元道德、道德调控与法律调控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17.
自我节制:网络传播中受众的伦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志宏 《学术论坛》2007,30(8):185-189
网络传播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人际互动是需要伦理规范来加以约束的.然而,网络传播中海量信息的强烈刺激和"身体缺场"的交流方式导致传统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约束力,受众的欲望失去了控制,进而出现种种失范行为.自我节制是人们在网络传播中合理的伦理选择.自我节制强调为了自我实现与自我幸福而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同时顾及他人利益.如此选择,整个网络传播将日益趋向稳定有序.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中国正处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网络强国建设时期,网民的网络利他行为是建设社会新型文明和稳定网络空间秩序的重要保障.当前,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存在范畴狭窄、内容滞后等现实问题,网络利他行为作为一种网络社会空间系统中具备道德属性的实践活动,应重视其内涵在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不断发生的新变化.围绕网络利他行为的基本概念,分析其生成的技术性、主体的交互性、内容的融合性、过程的超越性和效果的不确定性等主要特性,挖掘其在生成、固化、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有利于唤醒网民的行为自觉,从而实现以网民良性行为秩序带动网络社会新型文明发展的价值愿景.  相似文献   

19.
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特别是对人们的思想、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要使网络信息快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使之不断规范化和法律化.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了积极有利因素,但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如何趋利避害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当今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着力打造网络主流文化阵地、构建网络道德体系、搭建网络"主体精神屏障"、完善网络文化实践体系,让网络文化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