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于同为雅利安族系的日耳曼人而言,它天然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形态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希腊罗马部落的专偶制婚姻形式。日耳曼人这种稳定的婚姻形态得益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家庭经济职能与宗教职能的影响力,社会道德风俗的制约力。  相似文献   

2.
婚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两性关系的产物,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有什么样的婚姻,就有什么样的家庭。婚姻和家庭的变化,取决于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的改变,引起了婚姻关系和家庭组织形式的变化。每一个民族的婚姻关系和家庭组织形式都是与该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因此,对民主改革前德  相似文献   

3.
日本平安时代的婚姻、家庭形态——"访妻婚"和"妻方居住婚"与当时的"摄关政治"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日本史料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当时的婚姻、家庭形态中所包含的"小孩的归属"问题、"近亲婚姻"问题和"正妻地位的确立"问题对"摄关政治"的确立、持续和衰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路遥婚姻观的时代特征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构成家庭的前提条件,婚姻和睦,家庭才能幸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婚姻观念,不同的婚姻观念将呈现出不同的婚姻形态,并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本文试从女性的视角探讨路遥笔下的女性婚姻观念,并通过分析,归纳出它的时代特征及对现代婚姻家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川西北藏族游牧部落中,它的次生牧区公社的社会形态和游牧经济形态相适应,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家庭与婚姻形态,他既是封建农奴制初级阶段的婚姻形态,又残存着浓厚的原始群婚制和对偶婚制的遗迹,值得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婚姻是人类繁衍自己后代的文明形式 ,是构成家庭、产生宗族的基础。早期满族的婚姻形态处处渗透了宗法的色彩和内容 ,以宗族家族利益为目的 ,财产作为婚嫁中介 ,严门第等原则成为制约满族婚姻缔结的宗法性因素 ;包办婚、收继婚、早婚、一夫多妻等婚姻习俗 ,反映了宗法的族权、父权、夫权在满族家庭婚姻生活中起着决定作用 ,体现了浓厚的宗法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对当时西欧社会的婚姻和家庭形式作过严厉谴责。他们对当时婚姻和家庭形式所提出的分析只是他们对早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社会批判分析的一个部分,至于他们对新的婚姻和家庭形式所作的预测则是代表他们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秩序的一个部分。他们在分析和预测这两个领域中难免有某种不一致的说法,以致后来的解释者随便引用来任意强调其某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人类发展至今,婚姻家庭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态,都同一定的社会制度相适应。家庭模式又取决于婚姻形态。婚姻形态则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改变的。在这里经济发展起主导的作用(当然不是唯一的作用)。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是迄今人类发展所经历的几种家庭模式。前三种家庭模式,属母权制的发展阶段,出现并存在于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漫长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家庭和婚姻形态已呈多样化趋势,政府从稳定社会秩序出发,颁布了有关律令条规,而民间则集众议制订了乡规民约以补充其不足,以自治自律来完善家庭和睦婚姻美满.这些乡规民约大量地保存在鲜为人所重视的日用类书中.梳理、开发、研究日用类书,为研究历史提供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0.
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唐山市老年人的婚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唐山市老年人的婚姻形态符合我国传统婚姻模式.夫妻在家庭中权力基本平等;婚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婚姻关系稳定;性别、年龄对老年人婚姻质量影响不大;受教育程度和职业与婚姻质量相关性高;健康状况、子女状况、夫妻收入状况、婚姻结合途径对老年人婚姻质量都有不同程度地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作为民俗事象的婚姻习俗,曾引起民俗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的高度关注。国外相关研究大体上沿着婚姻形态和亲属关系、人生礼仪等路径展开,此外,国外学者还就中国社会背景下的婚姻习俗进行深入探索。与国外婚姻习俗的系统性研究相比,国内的起源性研究侧重于婚姻的外在形式与婚礼,在方法上偏重于文献传统。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家庭学说详细体现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尤其以恩格斯的婚姻家庭思想为核心。马克思、恩格斯与黑格尔在婚姻观方面具有许多相似之处,黑格尔的婚姻理论为马克思、恩格斯用唯物史观的方法研究婚姻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婚姻做出新的界定,超越性地阐释了婚姻的缔结基础、实现形式和属性三种婚姻要素。这种理论上的飞越,旨在消除婚姻对妇女的束缚,以此把妇女从病态的婚姻中解放出来,再一次映射出马克思毕生追求人类解放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安义农村为例,探讨打工潮流中,农村婚恋家庭领域新现象——“闪婚”的成因,找寻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家庭归宿。研究发现,将婚姻形式的偏好纳入流动的时代背景,从家庭代际关系的互动模式切入,“闪婚”成为安义农村地区婚姻形式主流具有结构性原因。年轻人在打工时代遭遇了本地恋爱不现实、跨省爱情风险高等婚姻困境,父辈对年轻人的婚姻支配权及对他们婚姻稳定的强烈期待,共同促使“闪婚”成为当地婚姻“潮流”。“闪婚”是代际双方顺应农村社会的流动性,做出的无奈之选,务实之选。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独生子女家庭是一种资源稀缺性的家庭类型,分析了资源稀缺性的体现及其根本原因,并提出在嫁娶婚、招赘婚和两家并一家这三类不同的婚姻形式下,家庭成员对稀缺资源的占有情况不同,婚姻成为独生子女家庭资源重新分配的一个重大事件,涉及到与另一个独生子女家庭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影响婚后两家间的关系以及代际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独生子女家庭间的婚姻是一种婚姻策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居住模式及其变迁过程,认为各民族的居住模式与其婚姻、家庭形态的关系密不可分,各民族的居住习俗和住宅布局,是对其婚姻、家庭关系最形象的诠释,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心理的生动反映.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研究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后,对人类早期的婚姻、家庭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作了如下科学论断:“群婚制是与蒙昧时代相适应的,对偶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以通奸和卖淫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当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在对偶婚和一夫一妻之间,插入了男子对女奴隶的统治和多妻制”。这段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人类的婚姻形式,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和演进的。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必定有与之相适应的婚姻形式出现。那末,藏族先民的婚姻和家庭是如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化的呢?从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轨迹。  相似文献   

17.
德钦县佳碧村是一个目前仍然存在较多一妻多夫婚姻的村庄,通过对该村所进行的较长时间的田野调查,笔者发现村民们对其所居住的生态环境的认知,即他们对生境空间尤其是生计空间的划分和利用与婚姻形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时这种关系和相应的经济收入的分析和统计说明,无论从生计空间的占有还是从经济收入方面看,一妻多夫家庭都远远胜于一妻一夫家庭,这就是一妻多夫婚姻形式存在和延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古罗马转型时期,古罗马人的婚姻制度由"有夫权婚姻"向"无夫权婚姻"过渡,同时姘合这种婚姻形态也逐渐合法化。这种婚姻形态的转变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原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体现了社会的一种进步。然而,这一社会进步的历史代价却是数百年间稳固的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被日趋瓦解,并导致了罗马从此告别了质朴和谐的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19.
家庭伦理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家庭是最现实、最直接的伦理实体和伦理关系,研究社会伦理关系,必须研究家庭伦理关系。家庭伦理关系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婚姻、家政、家族和姻戚。其中,婚姻作为实体性的伦理关系,包含两性关系的自然方面、婚姻双方的爱情和维系婚姻的礼法;家政则体现着伦理关系的实体性,是家庭伦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三个回族大家庭为典型个案,将辛亥革命以来近百年划分为四个时期,以这四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为背景,分别考察了各个时期北京不同职业的回族人家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从婚姻中的民族因素、婚姻形式、家庭类型、居住形式、家庭内部各种关系的变化等方面,具体反映都市回族在择偶观、婚姻习俗、家庭结构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并分析探讨了都市回族婚姻家庭发生变化的因为.从透视回族现代婚姻家庭的走向,探讨回族发展变化的轨迹,反映回族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