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疗歌     
一月水仙清水养:祛风除热,活血调经。可治风热病、五心烦热、月经不调、子宫疾病。二月红杏出墙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可治多种咳喘、痤疮、黄褐斑。三月桃花灼其华:补心活血,生津涤热。可治水肿,积滞,痰饮脚气,二便不利,闭经。  相似文献   

2.
趣赏桃花联     
杜松 《人才瞭望》2016,(11):20-20
桃花,历来是文人墨客的心爱之物。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桃花诗,而且也有不少耐人寻味的桃花联。
  柳絮随风,数点散开千点白;
  桃花映水,一枝分作两枝红。
  此联作者对生活观察细致,上联是“柳絮”在风中的变化,下联是“桃花”映在水中的画面。犹如两张风景照片,色彩对比强烈,画面清丽动人。  相似文献   

3.
姚媛媛 《人才瞭望》2014,(12):51-51
在南京地名中,至少有20多个含有“桃”字。从婉约浪漫的桃叶渡,到留下香君传说的桃花涧,其他还有桃花塘、桃花村、桃花山、桃花坞、小桃园、桃园路、桃园居、桃园人家、桃园新居、桃苑……南京与“桃”实属有缘。桃花涧:李香君葬在此地 桃花涧在南京栖霞山,谓之“古桃花涧”,一到春天,桃花吐蕊,“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景并不比梅花山逊色。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彭德怀诞辰一百周年。三月间,八一电影制片厂、军事科学院军史部送来《彭德怀》六集电视纪录片脚本,让我谈一些有关彭总的感想。最近,湘潭市负责人来,要我为《乌石吟——彭德怀同志百周年诞辰诗联集》作序。这当然都是由于我同1959年庐山一案有关。当年中央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有“彭黄张周反党集团及其追随者”一语,所谓“追随者”即指李锐。下山之后继续批斗过程中,这个“反党集团”扩大成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李锐四个“反党集团”,“追随者”就多得很了:全国反右倾,戴过“右倾机会主义”帽子的人达380万!  相似文献   

5.
中国银幕“两派鼎立”:“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90年代中后期,银幕“谁主沉浮”、“指点江山”?就像经济起飞时碍于一双沉重的翅膀,90年代的中国电影也在时代的浪潮中跌荡起伏。《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香魂女》、《霸王别姬》、《风凰琴》……等影片,带着浓郁的黄土气息在沸沸杨扬的议论中走向世界,那些“西化”、港台或带有中 国式的“娱乐片”在国内影评界却褒贬不一。捧回奖杯的人“容光焕发”,受到针砭被冷落的人“面有难色”。“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中国银幕终究由这“两派鼎立”,共同支撑着有丰富…  相似文献   

6.
刚而柔     
柔这对范畴在我国出现得很 早。《易·鼎卦》中就有“玉弦在 上,刚柔,节也”的话;《老子》讲以柔克刚;《孙子兵法·九地篇》中有“刚柔皆得,地之理也”的话,孙子的将帅“五德”中也包含着刚柔,如信、勇、严通常为刚;智和仁一般为柔。另外,《易·系辞下》中讲到:“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孔颖达疏,刚柔即是阴阳。总之,刚柔范畴在中国出现得很早。 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是阴性文化。恐怕值得商榷。笔者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刚柔相济,占主导地位的是刚。刚是立身之本,无刚难以自立,更谈不上能成事了。古往今来,凡成大事…  相似文献   

7.
朋友告诫20岁的女人说:如果你觉得男人不可取代,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那是因为你太依赖感情。你没见过的好男人太多了,所以才会觉得那个男人不可取代。我听了这番高论之后说:此言差矣。《白马啸西风》的结尾写道: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相似文献   

8.
“艺”,古字形像一人在种树,取培育、培养、扶持之意;“术”,《说文解字》中写道:“邑中之道也”,指在一定范围内的“道”为“术”。艺术起源于劳作,形成于生活,历久弥芳。艺术脉络深远,有其意蕴悠长;艺术大家明澈通达,有其道骨仙风。  相似文献   

9.
1月6日 1月6日,李源潮同志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2012年第1期发表署名文章《中国也有一个可以追求的梦》,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不仅有一个西方的美国梦,也有一个东方的中国梦。”海外人才“中国梦”由此而成为2012年中外热议的话题。外国专家和海外学子从过去的“奉献中国”、“赤子报国”到现在的“圆梦中国”,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来形容相思之苦,但我们未必知道什么是三秋,三秋指哪三秋. 据考证,中国古代的三秋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时间.最早见于诗经,《诗·王风·采葛》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也就是说最早的三秋指的是时间九个月.另见晋·陆机《挽歌》:“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宋·李弥逊《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迩人遐,每切三秋之感.”在这些著述中一秋则代指一年,三秋指三年.  相似文献   

11.
读者信箱     
在日本很有影响的大报《朝日新闻》1994年5月19日登发了一篇名为《“))卜。、”一作战》的文章。文章中介绍了一名现在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的日本专家羽很高广幼年在中国东北的经历和老年又和夫人一起回到中国以工作方式报恩中国的事,使我深受感动。《朝日新闻》在这篇文章中向日本读者也提到和介绍了您们《国际人才交流》杂志。我是一名也曾在中国生活过的日本老人,据说您们杂志在国外也公开发行,我希望在日本有更多的日本人也能读到您们的杂志。(东京)山崎田野很偶然地在朋友住处读到《国际人才交流》,感觉很好、但“国际”的…  相似文献   

12.
巴黎街头画     
巴黎,是座名扬四海的“画都”。珍藏在这里的传世之作《蒙娜丽沙》、《拿破仑的加冕式》、《浴女们》、《梳妆》—…使人大饱眼福。与此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留在大墙上的“画”,也是很迷人的。这次踏上异国他乡的巴黎,在街头巷尾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不少墙上都给有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画”,引起莫大兴趣。这简直处处都是个别有情趣的“四天画展”。有栩栩如生的动物,有多姿多采的人物,有生龙活虎的热闹场面,也有四冶情操的名胜古迹……在一条叫做甘岗波瓦大街的旧墙上,画着一只展翅高翔的雄鹰,在奋飞、在搏击,给人一种昂扬、向上…  相似文献   

13.
李磊 《人才瞭望》2010,(4):66-66
班彪在《王命论》中,把汉高祖“其兴也”.归纳有五条原因.其一便是“知人善任”。可见.“知人善任”对中国运隆盛的关系之大。此后,“知人善任”说便盛行于世。不过,其方法不同,一种是广揽,不分亲疏.唯才是举,张榜招贤,广征博聘,以至“高筑黄金台.广延天下士”。然而也有只盯住五亲六眷、七姑八姨,以及“亲我”“近我”“私我”者,任人唯亲。  相似文献   

14.
白头偕老一词,一般解释为白头到老,夫妻恩爱一辈子,这种解释并不十分准确. “偕”有俱、同、都、普遍、调和、和谐诸解,没有“到”的意思.“老”虽有年纪大、老人的意思,但年纪大就不可以分手吗?所以这样的解释也不完善. 在这里,“老”字的准确解释是“死”.《诗经》:“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前人解释为证,黄生《义府》卷上:“偕老即偕死,所谓誓同生死,不直言死,故但云偕老.”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再如《红楼梦》第十五回:“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停灵.”  相似文献   

15.
一、精心导入,引趣激思课堂教学成功的导入能创造情趣,营造气氛,调动情感,引发思考,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课时,我为学生播放了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  相似文献   

16.
沈培艺作为中国当今舞坛寥寥无几的耀眼人物,可谓饱领风光。有许多公众的评价可以为她定位:《人民日报》称她有“一流的表演才华”;《光明日报》评她有“卓然不凡的艺术功力”;香港《文汇报》辟专版赞她是“中国古典舞蹈的杰出代表”;香港著名妇女刊物《清秀》杂志、新加坡《新明日报》、《联合晚报》誉她是“中国学院派舞蹈权威代表”、“体现了中国舞蹈家的最高水平和中国当今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水平”;许多外国舞蹈同行称她是“用心灵塑造人物的世界第一流的舞蹈家”…… 这位丽人用她优美的舞姿在舞台上划下了一条闪光的艺术轨迹…  相似文献   

17.
饭后欣赏音乐音乐可以养生健体、益寿延年。古籍《寿世保元》中记载:“脾好音乐,闻声即动而磨食。”道家也有“脾脏闻乐则磨”的说法。即音乐能够帮助消化。柔和、轻快的音乐,作为一种良性刺激,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饭后欣赏轻柔明快、美妙动人的音乐,对人体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任峻 《人才瞭望》2013,(4):64-64
“父母官”一词来源于《礼记·大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梁惠王上》:“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之父母也?”在这些先秦文献中“父母”是指百姓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19.
尽管香港有不少人相信中医药,一些大学有关中医药的讲座、进修课程也不少,但在英国人统治了一个多世纪的香港,一向奉西医为主导,中医始终难以登“堂”入“室”。这种状况在’97回归来临之际终于有了关键的转机。《基本法》第138条规定:未来特区政府可自行制定中西医药政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是什么     
大师 《人才瞭望》2009,(8):21-21
1971年1月9日,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此后,蔡元培又多次强调这一观点。他在《北大一九一八年开学式演说词》中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