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西藏旅游,参观天湖纳木错是我多年的梦想.每当听了韩红那脍炙人口的传遍大江南北的《天路》之后,到西藏的愿望是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在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胜利通车后,我便暗自定下计划:一定要到西藏,探访天湖纳木错.去年7月,我有幸到西藏参加一个学习班,终于实现我多年的愿望——到西藏去,看神奇的天湖纳木错.  相似文献   

2.
心灵     
《现代妇女》2009,(12):4-4
越南,一个美丽的国家,但因为长期的战争导致男女比例失调,经济的落后和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导致许多越南女性期望嫁到国外以改变现状,而低廉的迎娶价格也吸引了许多人来越南挑选新娘。  相似文献   

3.
心灵     
《现代妇女》2009,(4):4-4
在经济不景气的现在,结婚似乎不是个好主意。不过,英国却发现,经济越不景气,结婚的人越多。结婚是人生大事,许多女生一掷千金只为有个完美的婚礼,因此在连生计都成问题的现在,应该没有人会愿意结婚。  相似文献   

4.
心灵     
《现代妇女》2010,(4):2-2
今年春节恰逢情人节,喜上添喜,情外有情。美国心理学教授罗伯特·爱泼斯坦回顾了前人进行的“恋爱科学”的研究,总结出“科学恋爱十式”,还结合实验琢磨几种具体的练习法,希望能够帮助人们科学、“可持续”地恋爱。爱泼斯坦表示,“科学恋爱”法不仅适用于情侣间,亲人朋友间用了也能够增进感情。  相似文献   

5.
心灵     
《现代妇女》2009,(9):4-4
“食草男”现象的社会根源在于泡沫经济。战后日本的商业经营好比是食肉恐龙,男人对事业的专注和投入具有传奇色彩,但代价是牺牲了家庭生活,如今,“食草族”则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几乎没有竞争力,很多人甚至没有工作。  相似文献   

6.
心灵     
《现代妇女》2009,(11):4-4
同床共枕被认为是两人亲密的象征,为此人们一般都对对方打鼾、磨牙、抖动、翻身等小动作能忍则忍。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分床睡都被认为是错误的。但是日前在英国一个睡眠研讨会上,有科学家提出了不同见解,认为人们对此无需忍耐,应当在出现健康问题之前及时地与伴侣沟通。  相似文献   

7.
心灵     
《现代妇女》2010,(1):2-2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位中国留学生到朝鲜后,得到的第一句赞美是“你长得真像售货员”。在朝鲜,售货员是女性最向往的一种职业,相当于我们国家的高级女白领。那里80%的售货员都是大学毕业,长得也特别俊。  相似文献   

8.
心灵     
《现代妇女》2008,(1):4-4
2002年初,一位清华大学的博士与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陈兰(化名)结婚。婚后,陈兰渐渐发现,两人的生活习惯差距很大。“我知道所有的夫妻都不是天生就合适的,我也在尽量适应。”陈兰说,但是丈夫有个坏毛病让她难以容忍,“他每次挤牙膏都不是按照正常方式,从下往上挤,而是从中间挤。我为此说过他很多次,但他却一直没有改。”2004年,两人办理了协议离婚手续。  相似文献   

9.
心灵     
《现代妇女》2009,(6):4-4
农历“三月三”,素有“爱情之都”称号的杭州上演了一场浪漫派对,首届中国相亲大会在西湖白堤举行。据统计,自2月浙江卫视启动相亲报名以来,共吸引了全国100多万人以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报名参与,当天现场相亲人数达5万。今后每年的“三月三”,相亲大会都将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  相似文献   

10.
心灵     
《现代妇女》2009,(7):4-4
美国印第安纳州德波大学科学家调查研究了650名年龄在21岁至87岁之间的成年人大学时代的相册,根据嘴角提升程度和眼角皱纹多少,把他们的笑容“强度”划分为10个等级。与婚姻状况对比后,研究人员发现,笑得最“开”的10%中无人离婚,最不爱笑的.10%中,近25%有离婚经历。照相时“开怀大笑”的孩子长大后仅有11%的人离婚,而“愁眉苦脸”模样的离婚率达到31%。  相似文献   

11.
心灵     
《现代妇女》2009,(8):4-4
明明是个大妈,打扮出来却像个20岁左右的女孩,还若无其事地走在大街上,看到这一幕,你会做何感想?近日,在重庆都市女性当中,悄然兴起一股“萌”文化。这些所谓的“萌女郎”每天都会花上大量的时间穿着打扮,把自己打扮成二十甚至十几岁的样子,并以此为荣,相互攀比。  相似文献   

12.
心灵     
《现代妇女》2009,(5):4-4
在越南,以前如果新娘婚前怀孕,双方家庭都会觉得丢脸,但现在却成了新趋势,因为担心婚后生不出小孩。  相似文献   

13.
心灵的远行     
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想出去走走,即使舟车劳顿、交通拥挤,也下定决心继续前行。从一个景点赶往另一个景点,从一座城市赶往另一座城市。远行,或许只是为了追寻一种有异于往日的感受,只是为了回到自己的城市时,能在以后单调的岁月里咀嚼那几日的惬意。  相似文献   

14.
心灵的仰望     
伍弱文 《老年人》2013,(2):25-25
每到周末的下午,我一般会去首都图书馆换书。大多数情况下我换完书就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闲暇时我会在馆内坐一会。也有时带着手提电脑去,把想要的资料直接敲进电脑里。馆内夏有空调,冬有暖气,很舒适。馆内有五层,我最喜欢去三层的报刊阅览  相似文献   

15.
飞机和宇宙飞船、地球卫星一般都装有一种叫作黑匣子的东西,它由特殊金属制成,即使整个飞机全部都炸毁,这个黑匣子也完好无损。黑匣子可以记录飞行物的运行速度、区间公里、外部空气压力等重要数据,可以提供失事前的一些变化,帮助人们查找出失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心灵的风暴     
有些时候,有些人,有些事,会引起一场心灵的风暴,而他们自己却不一定知晓。我的老师金生荣先生,大概就不知道,他曾在我心里引起过怎样的心灵风暴。  相似文献   

17.
心灵的印记     
《现代交际》2008,(4):46-46
人的一生中不断有人走入走出,然而,唯有真正的朋友,才能在你的心灵之中留下印记。把握自己,须动脑;对待他人,得用心。愤怒离危险仅一步之遥,如果有人背叛你一次,那错在他;如果此人背叛你两次,那责在你。  相似文献   

18.
散步的心灵     
马德  文静 《现代交际》2008,(6):18-18
一天,哲学家率领诸弟子走到街市上,整个街市车水马龙,叫卖声不绝于耳,一派繁荣兴隆的景象。走出一程后,哲学家问弟子:刚才所看到的商贩中,哪个面带喜悦之色呢?一个弟子回答道:我经过的那个鱼肆,买鱼的人很  相似文献   

19.
无边的心灵     
2007年10月7日凌晨时分,四五个醉醺醺的年轻人来到了巴黎奥赛博物馆的旁边,他们打破一扇后门之后,堂而皇之地闯入了馆内。谁也不知道他们想做些什么——要知道,这里珍藏的每一件艺术品都价值不菲,几个人跌跌撞撞,令人胆战心惊,最后,悲剧还是发生了:  相似文献   

20.
心灵的花朵     
史闻玉 《老年世界》2014,(14):26-26
法国作家雨果说:“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和心灵。”前苏联大文学家高尔基也十分注重人的心灵与品格,他自身便是美德与高洁心灵的践行者。有则故事便能看出他的确是个不为名而骄、不为利而奢、不为荣而喜的人。他的作品《底层》,被搬上话剧舞台。一次,话剧院要到莫斯科郊外一个镇子去演此剧,这是一个寒风凛冽的严冬,人们顶风冒雪在镇子剧院门旁的窗口排着长长的队买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