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词     
常路过一家幼儿园,常看到母亲接孩子。 傍晚,孩子们在楼前排成一队,盯着从铁门鱼贯而入的家长。当母亲绽放笑脸、弯腰迈腿从铁门进来的一刻,这边一个孩子飞跑过来,高喊: “——妈妈” 在阿姨和全体小朋友的注视下,妈妈蹲下,张开手臂,让孩子冲进来,说两句话,整理衣衫,领孩子欢喜而去。 这时,注视的孩子,眨着眼,表情庄重。他们都知道飞奔出列、撞进妈妈怀里的快乐,倘把妈妈撞得踉跄,则更快乐。孩子们屏息注视别人的快乐,紧闭嘴唇,等待下一个轮到自己。 在电视里,我听一位现役女师长回忆往事。当说到因与儿子两地隔绝,见…  相似文献   

2.
佚名 《老年世界》2006,(15):26-26
儿时,小男孩家很穷.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3.
水儿 《当代老年》2008,(3):37-37
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一场怪病夺去了我的双眼.在那个连吃饭都很困难的年代,已有八个孩子的母亲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再养个累赘.一天,她把我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扔下走了.我疯了似地大哭,摸索着抓住任何一个能抓住的人,然后趴到地上摸他的鞋,我知道母亲穿的是一双家做的条绒布底鞋.条绒鞋,是我寻找母亲的唯一依据.我边哭边摸,边摸边哭,我想只要找不到母亲,我大概会一直哭下去,直到哭死累死.没等到我哭死累死,母亲便从隐藏的地方跑了出来,她一句话没说,抱起我就走.整个回家的路上她都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  相似文献   

5.
八岁父亲抱着一个弃婴回家时,他理解母亲的怒骂和气愤,家里并不富裕,一家三口过着清贫的生活,父亲嗫嚅着说,怪可怜的,冰天雪地地被扔在县卫生院外面。母亲冷眼看着襁褓里的孩子,撇下一句,那你就自己管。母亲摔门而出后,他伸出手抚摸孩子的脸蛋,她竟然对着他笑了一下,他欣喜地叫了起来,他从父亲怀里接过她,仰着头对父亲说,以后我看着她。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儿时的回忆里,对“你”只有一次深刻的印记。那是你从远方打工回来,踏进家门,看见桌上的面条,便扑过去呼噜呼噜地吃下去。到第四碗的时候,你终于抬起头,看见角落里惊恐万状的我,憨厚一笑,说:“傻小子,过来一起吃。”我没有过去,而是躲进母亲怀里,小声问:“他是谁?”母亲柔情地看你一眼,笑了:“孩子,他是讨饭的,你看他  相似文献   

7.
刘金荣15岁时,嫁到山东省招远市夏甸镇老甲沟村,没有想过自己一生会受那么多的苦难。婚后第八年,她生下儿子于明仁,美得一家人欢天喜地。可是,很快就发现这心肝宝贝有点不对劲:腿脚不见动弹,抱在怀里软绵绵的,好像是没长筋骨。刘金荣连忙让丈夫去请医生,原来孩子天生是个“软骨儿”,患的是婴儿瘫。这有如晴天霹雳,刘金荣伤心地大哭起来。村里的人来看孩子,就劝刘金荣:“这种病没法治,还是把孩子扔了吧。”本家的长辈说得更干脆:“既然你已经能生了,还怕啥?孩子是南院的韭菜,割了这茬有那茬。”儿子可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  相似文献   

8.
最爱的人啊     
我喜欢看泰国公益短片,一般几十秒到一分钟时间,讲述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今天我看到一个,标题是《其实不是妈妈最爱孩子,而是孩子最爱妈妈》。短片一开始,妈妈们站成一排,孩子们蒙上眼睛,走上前挨个用"盲人摸象"的方式去找妈妈。四五岁大的小朋友们依次上前,摸摸妈妈们的体形、手、脸形,这个不是、这个不是,终于摸到自己的妈妈,于是摘下眼罩扎进妈妈怀里。不论是小女孩还是小男孩,一个个上来,都没有摸错,其中有一个小姑娘的妈妈藏了起来,她认真摸了一排,摇摇头说没有。游戏结束每个妈妈都很感动。  相似文献   

9.
您不是我的生身母亲。 我的老家在河北沧县东花园村。37年前,您便是从那里来到北京,来到我们身边,把我们抚养成人,与我们相依为命。 86岁那年,您突然间倒下,没有留下一句话。您去世的第二天清早,我走进您的房间,我打开您的柜门,看见里面您的衣服一件件都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仿佛您只是出去买菜,只是出一趟远门。您没有给孩子留下一点儿麻烦,哪怕是一件脏衣服、一条脏手绢都没有!在您人生灯盏的油将要耗尽之时,您想的依然是孩子们!孩子们!什么是母亲?这便是母亲!母亲!  相似文献   

10.
《女性天地》2010,(5):6-6
世界上没有一种男女之爱能与母亲的爱相比。一个女人,在十个月里,忍受着呕吐、日益庞大而沉重的身躯、烦躁和焦虑,以及剧痛的分娩。即使如此,在血与泪的洪流中,亲手搂抱着那个小生灵,母亲还是会微笑,亲吻孩子的额头。所以,5月,在这个温馨的节日到来的时候.请说:“母亲节快乐!”  相似文献   

11.
阿根廷费尔城的帕罗斯小学,是当地一所名牌学校。然而在一次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上,家长们却纷纷抱怨说,他们的孩子虽学业优秀,但有的乱花钱,有的不会用钱,有的不善安排日常开支…… 为了增强孩子的理财本领,学校决定与家长们合作,搞了一次活动:在一个月中,孩子们代替母亲管理家庭账目,经办的具体事项包括分配、计划家庭开支、记账、交纳税款、去银行存、取款,处理家中突发的意外情况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终于明白了:当个家庭“小管家”也不容易,因为理财也是一门学问。 有意思的是,家长们在“小管家”实习的过程中,都放…  相似文献   

12.
浅谈师爱     
王素芳 《职业时空》2008,4(7):82-82
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要像做母亲一样做老师,一桩桩小事都会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一个个抚摸,一个个眼神,都会让孩子感到老师是爱他的。  相似文献   

13.
玩出孩子的能力来 真替现在城里的孩子们可怜。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没有蓝天,没有绿地,没有玩的空间。父母白天忙,没时间陪着玩。父母晚上忙,宁可忙着玩他们的麻将,也不跟孩子玩孩子的游戏。父母对孩子呵护有加呀,夏天出去玩,怕热着;冬天出去玩,怕冻着;跟小朋友一起玩,又怕脏着、碰着…… 上个月,我们这里下了两场大雪,可在这个居民小区里,居然没有一个孩子出来堆雪人。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堆雪人该是多么好的一项游戏。在这项亲近自然、锻炼体能的游戏中,不知不觉间,就培养起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想像力、创造精神和…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一个中国男人和一个美国女子在9年前收养了3名孤残弃婴,后来他们结婚了。这对跨国夫妇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然而,他们相濡以沫的生活着,并在9年的时间里先后收养了40多名弃婴和流浪儿。夫妇俩用博大的爱心谱写着一曲催人泪下的歌谣:爱,是世界上最深情的一个字。那个梦中的金发女郎向他微笑着真诚来1964年9月出生在西安市一个铁路职工家庭的赵建安,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赵建安记得,母亲在每顿饭之前都要喃喃祷告,他问:“妈妈,你在说什么呀,我怎么听不见?”母亲望望他,拉过他说:“孩子,一…  相似文献   

15.
那年高考我落榜了,没有眼泪,有的只是呆若木鸡的身心,生活给了我一次沉重的打击。我是一个贫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老老少少一家六口。母亲很早就离我们而去了。母亲给予我的太多太多,包括苦涩的心灵、忧郁和脆弱的性格。母亲是患癫痫病走的,在一个我不知道的时间静...  相似文献   

16.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带孩子到百货商店,经过玩具部,看见一匹木马,孩子一跃而上,前摇后摆,再也不肯下来。可那木马不是为了出售,只是商店的一个陈设。店员们叫孩子下来,孩子不听;母亲叫他下来,加倍不听:说带他吃肯德基,依然不听;任凭许下什么愿望,总之一个态度——就是不听。当时已形成了一个僵局,最后一个店员说:“百货商店特聘的儿童心理学家正好在,我们让他下来想想办法?”专家从楼上下来,问明原由,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腕力     
8岁那年,我家住在一座小城。那时候,父亲故去一年多,排行老大的大姐15岁,在文工团里当舞蹈演员。留在家里的是母亲和她的5个孩子。5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小,最小的才两岁,一大帮挤在一间屋里,睡在一铺炕上。不难想象,那么多孩子靠一个寡母,日子该是怎样的艰难。而偏偏在这个为每一顿饭都要犯愁的当口儿,我却得了一场大病,  相似文献   

18.
安子 《女性天地》2008,(9):48-49
很多父母都喜欢说这样一句口头禅,“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啊。”边说还边摇头,仿佛教育孩子是头等苦差。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如果你觉得教育孩子是二件头疼的事情,那么孩子们一定也会觉得接受你们的教育是一件糟糕的事情。那么,我们不妨学一学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慧,将养育孩子做为幸福的组成部分,做一个幸福的妈妈,然后把幸福做为最好的礼物送给孩子。  相似文献   

19.
三个爸爸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她被判给了母亲,是由姥姥一手带大的。她这里说的"三个爸爸",一个是姥姥口中的爸爸——太好,一个是妈妈口中的爸爸——与姥姥描述的完全相反,另一个则是她自己见到的爸爸——姥姥说:"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姥姥因为我没有"父爱"而格外地心疼我。看着邻居的父母双双拉着孩子的手  相似文献   

20.
10位母亲,一种真情。说不尽的母爱,让人们感动。2005年9月16日,在由天津市政府主办,天津市妇联等单位联合承办的“母亲文化周”活动上评出了10位“让你感动的中国母亲”。尽管有的身患重病,有的家境贫寒,有的甚至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这些坚强的母亲都在子女教育上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母亲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能从这些母亲的事迹中,找到自己在子女教育上存在的误区,学会用鼓励和自信去培养孩子的性格,这将是此次“母亲文化周”最大的意义和收获。在子女教育上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母亲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能从这些母亲的事迹中,找到自己在子女教育上存在的误区,学会用鼓励和自信去培养孩子的性格,这将是此次“母亲文化周”最大的意义和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