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尧 《现代交际》2002,(9):39-39
人,不可能没有欲望,如果一个人心如槁木,万念俱灰,那无异于一具木乃伊。但是,人的欲望也不能过于强烈,想拥有一切,想征服一切,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据报载:英国伦敦有一家著名的医院——汤普森急救中心,在这家医院的大楼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说这句话的是美国好莱坞影星利奥·罗斯顿。1936年,他在英国演出时因心肌衰竭被送进了这家医院。抢救他的医生使用了最先进的药物和医疗器械,但最终仍然没有能够挽救他的生命,一颗艺术明星殒落了。他的疾病源于肥胖,在临终时他说出了这句颇有哲理的话。这家医院的院长、胸外科专家哈登为之伤心落泪,为了警策后人,他决定将这句话刻在医院的大楼上。  相似文献   

2.
利奥·罗斯顿是美国好莱坞最胖的影星,体重一度达到385磅。在一次演出时突发心肌衰竭被送进急救中心,虽全力抢救但没能挽回其生命。临终前,他喃喃自语: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这句话被该中心刻在门诊大楼上并保留至今。它提醒人们:与健康相比, 任何其他的东西都显得无足轻重。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都市人以往划一的作息时间表已经被繁忙的工作所撕裂,每个职业人为了圈更大的梦想中的财富版图,都成了只会赚钱的机器。超限工作、饮食不规律、不注重营养保  相似文献   

3.
内德·兰塞姆是美国纽约州最著名的牧师,无论在富人区还是贫民窟都享有极高的威望。他一生一万多次亲临临终者的床前,聆听临终者的忏悔。1967年,84岁的兰塞姆由于年龄的关系,已无法走近需要他的人。他躺在教堂的一间阁楼里,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写一本书。把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死亡的认识告诉世人。他多次动笔,几易其稿,都感觉到没有说出他心中要表达的东西。一天,一位老妇人来敲他的门,说自己的丈夫快要不行了,临终前很想见见地。兰塞姆不愿让这位远道而来的妇人失望,于是在别人的搀扶下,他去了。临终者是位布店老板,已七…  相似文献   

4.
1979年金隄因痔疮住院治疗。医生说他的痔疮属于环形痔疮,是痔疮疾病中最严重的,至少需要两次手术。做完第一次手术后,他到美国讲学。一位美国名医与他住邻居,聊天中金隄提及自己饱受痔疮折磨,想了解美国是否有手术外的其他治疗方法。美国医生笑着说你若早认识我就不会这么痛苦了,你吃麦麸吧,麦麸是治疗痔疮的最好良药。说着递给他一本有关吃麦麸注意事项的小册子。  相似文献   

5.
他之遇见她     
有这样一位钢琴师,他出生在船上,生活在船上,从没有踏上海岸一步。他的音乐震撼了所有听过他弹琴的人,他们说,只要你下船,你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红的钢琴师。他的朋友劝他:上岸吧,让陆地上的人听到你的音乐,为你的音乐发狂、流泪。在打败了爵士乐的创始人之后,他说“去他妈的爵士”,然后选择了继续留在船上。但终于有一天,钢琴师决定下船了,他们都说是为了一位姑娘,她曾经出现在他的世界,他想把自己惟一的一张唱片送给她,但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6.
在湖南澧县农业局宿舍,住着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他就是享誉全国的植棉劳模毕承松。1911年,毕承松出生于澧县澧澹乡拥宪村。那是一个产棉区,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棉田里度过的。棉田里有他的成功与喜悦,也有他的失败与艰辛。毕承松研究植棉技术始于解放初期,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很守旧,不少人对他从事的棉花增产试验嗤之以鼻,家里人也不支持他。但是,毕承松认准了这条道,义无反顾。结果,他改棉种撒播为条播,获得了高产。接着,他要改条播为育苗移栽,又受到了不少人的冷嘲热讽,就连最理解他的母亲也说他:“你发疯了是不…  相似文献   

7.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同时又选出59名有犯罪记录的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曾有一句话叫“英雄莫问出处”,我把它改为“英雄莫问年龄”,为什么这样说呢?先请看这么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位桑德斯上校,你也许没听说过这个人,但你可能带孙子孙女去过“肯德基”店,每个这样的店门口都有一座塑像,站立着一位穿白西装的和蔼可亲的外国老人,他就是桑德斯上校。他是全世界最大的速食炸鸡连锁店的创办人。你知道他多大年龄才开始创业的吗?65岁。桑德斯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孑然一身,他拿到平生第一笔救济金只有105美元。他内心极度沮丧,但并不因自己年老、贫困而向命运低头。他问自己:“我到底还有什么资源…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对于罗伯特·库柏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享有“20世纪最伟大的战地摄影记者”美誉的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而又触目惊心的照片。美国《时代》杂志记者在二战前线对其进行采访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拍出的照片不够好,那说明你离战火还不够近。”库柏1954年5月25日殉职于越南红河三角洲,死的时候,他视为生命的照相机还紧紧地攥在他的手里。当我们翻看着那一张张用生命换来的照片,心里涌上的是怎样的慨叹、钦敬和震颤!世上有一条恒定的法则:你付出越多,上帝给你的馈赠就越多。最伟大的成功从来不…  相似文献   

10.
张前 《老年人》2013,(10):50-50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登山运动员攀登珠峰,当他到达海拔6400米高度时,因体力不支停了下来。他的朋友知道后很替他惋惜:如果再坚持一下不就登顶了吗?这位登山运动员却不这样认为,他平静地说:"不,我自己最清楚海拔6400米是我登山生涯中的最高点,我一点都不遗憾。"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主人公的舅舅说过的一番话":……如果你不行,如果你是弱者,如果你不成功,你还是应当快乐……干嘛为了你做不到的事悲伤呢?一个人应当做他能做的事……竭尽所能。"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定有他所能达到的高度。如果不讲条件、不顾一切地要求自己一定超过某人、达到某一程度、实现某一目标,那么这个人要么是年少轻狂,要么是固执莽撞。  相似文献   

11.
沧州这个城市虽说不大,但也有几十万人。在这座小城的、中老年人中,特别是中老年文人中,提起一个人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韩成信。韩老的出名屈指算来也就是离休后这几年的事。你要问,他是大官吗?不是。他是名角吗?也不是。他就是一位平平常常的人。那他为啥出名了?是因为他和他办的那个“夕阳红”读书会。  相似文献   

12.
这一无几乎总是突然来临:也许是在你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天使的狂喜之后,也许是在一次夫妻口角之后,也许是在你无意中发现他在和一位妙龄女郎有说有笑之后。总之,这一天或早或迟总会到来,一般不超过婚后的二到三年——你的心突然一悸,于是你有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不安。他变心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直接间接的证据或暗示。最明显的标志自然是他婚前的信誓旦旦、甜言蜜语消失了。你越是努力回忆、努力重新获取则越是感到心寒。你当然也明白海枯石烂那套本来就是哄人玩儿的,每天为你编一个美丽的故事、永远把你当公主供奉也是靠不住的,可…  相似文献   

13.
盛荣 《当代老年》2006,(7):17-17
在美国的一个小酒吧里,一位年轻小伙子正在用心地弹奏钢琴。他弹得相当不错、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认真倾听他的弹奏。一天晚上,一位中年顾客听了几首曲子后,对那个小伙子说:“我每天来听你弹奏这些曲子,你弹奏的那些曲子我熟悉得简直不能忍受了,你不如唱首歌给我们听吧。”这位顾客的提议获得了不少人的赞同,大家纷纷要求小伙子唱歌。  相似文献   

14.
富有的老人     
李明 《老年世界》2007,(10):19-19
有一位老先生逢人就说他是最富有的人。 这番话引起税务部门的注意,就派人去调查他。税务员问道:“请问你有多少财产?”  相似文献   

15.
陈天桥,曾经是中国最年轻的首富,也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企业家。他曾因成功地开辟网络游戏产业而迅速成为亿万富翁,也曾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陷入困境。他慷慨解囊,为慈善事业一掷千金,却也因为网络游戏背负骂名。但不管怎样,他的经历、他的思想对所有追求财富梦想和怀抱创业志向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你的生命中,你能记起的那些最令你怀念、欣赏,最让你温暖舒心的人,我敢打赌,无疑是那些对你最友善的人。作为一项人生目标,这一点着实有点肤浅,但我还是得说,我们始终要与人为善,  相似文献   

17.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昂首迈着大步,一头撞在了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疼吗?这将是你今天来访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无独有偶,有人问过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足有五  相似文献   

18.
他要去美国了。也许是因为要走,也 许是想留下点什么,总之,那天晚上,他对我讲了一直埋藏在心底的爱情故事。 那一年他35岁,随部队首长去北京军区汇报工作。晚上,军区举行舞会招待他们.他的舞跳得特别好,但是他一向处事谨慎,从不主动展示自己。他静静地坐在角落里,欣赏别人跳舞。一曲终了,首长走过来,指着一位穿白色连衣裙的姑娘说:“看见了吗,她是专业舞蹈演员,舞跳得很好,可惜找不到好舞伴,你去陪她跳。” 他朝首长指的方向望去,她长得很漂亮,身材也非常好,举止之间,透着一种拒人以千里的高傲。他不喜欢这种漂亮高…  相似文献   

19.
恩比爱长     
贾乙 《当代老年》2008,(12):35-35
我认识一位年近80岁、瘫痪在床达30多年的老人。老人无儿无女,这30多年来,在她身边一直耐心周到照顾她的是她的老伴儿。在我的印象中,她的老伴是一个开朗、乐观、富有幽默感的人,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你一点也看不出他和一个瘫痪在床的人共同生活了30多年。在一次闲聊中我问他:“这30多年来,你是靠什么走过来的,是爱情的力量吗?”  相似文献   

20.
刘洋 《炎黄世界》2009,(2):35-35
骆家辉,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也是继赵小燕、朱棣文之后第三位内阁部长——他已被奥巴马总统提名美国商务部长。同时,很少有人像他一样与美国最重要的两位“比尔”及他们的家庭保持着亲密而良好的关系。其中一位是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另一位是美国最富裕的人、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这两个“比尔”正好和他卸任后从事的事业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