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赵文静 《老年人》2010,(5):27-27
周末带儿子回家看望父母,刚摁响门铃,父亲就出来迎客了.他笑呵呵地对我和儿子说:“快进来,我正在包饺子哩!”落座后,我朝屋里瞄了一眼,却不见母亲的身影。一问才知道,母亲出门办事去了,不回家吃饭。  相似文献   

2.
三年前的一天,我考高中,分数不够,要交八千元。正在发愁时,父亲回家笑着对母亲说:“我下岗了”。母亲听后就哭了。父亲傻乎平地笑个不停。我气愤地说,你还能笑得出来,高中我不上了!母亲哭得更凶了,说,怎么能不上学,你爸就是没有文化才下岗的。我说,没有文化的人多的是,怎么就他下岗,无能!  相似文献   

3.
像参天大树,为我遮风挡雨——这就是父亲,这就是母亲,这就是家。 不幸的人,父母已远走,满怀的爱无处投递;幸运的人,父母健在,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本刊编辑部正在推出“我的父亲母亲”名人专栏,邀请各领域名家、名人,以他们饱蘸激情的笔触,书写感人至深的父母情。  相似文献   

4.
孙立 《现代交际》2006,(1):16-17
刚毕业的Linda遇到一个难题。入职前,父母给她上了一堂社会课,母亲告诉她,刚进单位资历浅, 对同事要客气、尊重地称呼为“老师”,父亲更是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当年我在工厂当学徒,就是对师傅非常恭敬!”可在同单位的师姐说法却正好相反——最好直呼其名。师姐在单位试用时,按照家长的教导,见了老同事就叫老师,年龄差不多大的就叫哥哥姐姐,反倒弄得大家都很尴尬,给经理留下的印象也是“太孩子气”。师姐说:“师傅、老师都是过时的叫法,我以前的同事之间部是叫名字的。”其他人给出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老总、头儿、老大、同志、小姐!到底该如何称呼?Linda不禁犯了难。其实这样的难题并非只有Linda一个人遇到。  相似文献   

5.
刘翠萍 《老年世界》2007,(22):16-16
父亲退休了,和母亲生活在乡下老家。双休日,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我没打招呼就赶了回去,谁知到家才知道,父亲骑三轮车带着母亲赶集去了。  相似文献   

6.
湖南湘乡市育■乡有一个叫桃子冲的地方,那里偏僻闭塞,只住着一户人家。而这户人家也只有母子两人,母亲 85岁,儿子双眼失明,今年 60岁。   这么一个家庭怎么过的日子呢 ?我们翻山越岭,找到了这户人家。采访中,身为人子的陈有才述说家事,几次让我们流下了热泪。 儿瞎双眼娘心碎   我母亲随我父亲的姓,叫陈秋吾,我叫陈有才。父母结婚 6年才有我这么一个儿子,而且以后再没有生育,自然对我疼爱有加。哪知,天大的不幸落到了我的头上。起初,我的两眼只是发红,有些痒,乡村郎中说是热眼病。这样的病不难治疗,父母也就放心了。…  相似文献   

7.
从来都是父母找孩子,原来孩子的爱也可以山高水长。从来都是只爱身边人,原来陌生人也可是身边人。江米芬让人相信,有了爱,一切皆有可能——这才是奇迹。江米芬是个女人,命运不如名字那么写意。她的童年并不快乐,父亲喜欢酗酒,喝醉了就打母亲。母亲素来神志不清,无法讨他欢心。几乎每次挨了打,母亲就在凌晨悄悄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8.
王淼 《老年世界》2013,(23):22-22
“我新找了个伴儿,得搬出去住。”母亲突然对我说,弄得我一愣一愣的,一时不知怎么回事儿。自打父亲去世后,我就把母亲接到家里来住。我是早就希望母亲再找个伴儿,相互也有个照应,毕竟我和妻子都是上班族。可每次提到这事儿,母亲都坚决拒绝,表示这么大年纪了,不想再折腾了。现在看到母亲主动提起找伴儿,我当然大力支持:“只要您觉着合适,我们没有什么意见。”  相似文献   

9.
匡峻 《老年人》2008,(9):30-31
我是个不幸的孩子,才一岁,正值壮年的父亲就丢下我们兄妹四人和母亲去了天堂。 父亲上山时,有人就说:“可怜这次出殡回来,只怕这个家也就散了!”散了吗?没有。虽然家里突然失去了顶梁柱,但我们还有母亲!她用赢弱的身躯把家顶了起来。由于家里孩子多,母亲身体又不好,当时一些好心人劝母亲,让她送走一二个孩子给别人去养,减轻一下身上的担子。母亲舍不得,她说:“孩子都是我的心头肉,即使讨米也不能送人。”  相似文献   

10.
父亲是去年10月去世的,医生说送他终老的病是脑溢血,但我总觉得我们兄妹6个才是父亲的催命鬼。如果他不是养育6个孩子,他就不会成年累月地含辛茹苦,那铁塔一般壮实的身体就不会倒下。父亲是个苦命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3岁时就死了母亲,成了没娘的孩子。家境的贫寒,严重影响了他的婚姻,我的母亲双目失明,其家世比父亲更糟。当年,母亲嫁给我父亲的目的就是找一碗饭吃。父亲用勤劳与坚忍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完整的衣服,饥饿与寒冷是他常年征战的两大敌人。为了让一家人吃饱穿暖,…  相似文献   

11.
姓名“妈妈,我生下来时,你打哪儿知道我叫尤佳的呢?”年龄“你几岁啦?”“很快就满7岁了,可是现在是3岁。”父亲“小孩,你父亲有多大年纪了?”“和我一样大。”“怎么会这样呢?”“很简单,我生下来他才开始做父亲嘛!”没哭“孩子,你的手指怎么了?”“给锤子弄伤了.”“怎么没听到你哭?”“我以为你不在家里。”闭眼母亲:“我不是告诉过你吗?祈祷时要闭上眼睛。”儿子:“你怎么知道我的眼睛是睁开的?”夸张儿子:“哎呀,我们的厨房里有一只老鼠有河马那么大。”母亲:“住嘴,我已经告诉过你一万次了,别那么夸张好不好!…  相似文献   

12.
请大夫     
云江 《金色年华》2007,(12):14-14
有个老人,是全国闻名的大作家。他临终前,突然感到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不料,老人极其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说着老人就昏迷过去了,而且再也没有醒来……这句话就是他的遗言——这遗言纯洁无比,厚重无比。  相似文献   

13.
8岁那年的一天,母亲把炒好的黄豆芽儿端上桌,就捂着肚子躺在了炕的一边。我叫母亲吃饭,母亲说:你们吃吧,我心跳得厉害。那是母亲留在这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我们全家吃完饭,父亲抽了一支烟,问母亲要5元钱,说矿上有人结婚,要随个礼份子。叫了两声,炕上没人答应,父亲有些火了,过去拉母亲,母亲软软地倒了下去,全无知觉……  相似文献   

14.
在满天下都在大讲特讲“爱情指数”的时候,在许许多多年轻人把“爱情指数”作为婚姻幸福标尺的时候,我的父母一辈子也不懂什么叫“爱情指数”,却相濡以沫地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父母的婚姻是在战场上缔结的。那是1952年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时任侦察排长的父亲与时任营部卫生员的母亲在硝烟弥漫的战壕中相识了。在一次战斗中,父亲腰部受了伤,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情人     
如果你真正懂得爱情,妻子就是最好的情人。妻子怀孕后不久,母亲便搬到了我的新居照顾她,陪同母亲一起过来的,还有父亲。那天,由于保险丝烧掉了,整栋楼都停电了。一家人围着蜡烛说话,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听母亲说过:父亲有一个小情人。借着这个气氛,我就问了父亲这件事。谁知,父亲不但没  相似文献   

16.
正有一种说法是,人老了总会有脑血管问题,脑溢血、脑梗阻等等……难道人老了就活该得病?当然不是!谈到脑血管病,北京宣武医院教授凌锋教授骄傲的说:"我父亲95岁,母亲85岁,两个人都没有脑血管病。"凌锋教授的父母是怎么做到的?她公开了《防脑血管病生活三法则》,这就是她父母远离脑血管  相似文献   

17.
念慈母     
袁光明 《老年人》2009,(1):25-25
母亲离开人世已经30年了。但在我的心中,她的音容笑貌,始终没有淡忘。 母亲没有名字,邻居都叫她“五婶”或“五娭毑”,偶尔有要写她名字的时候,一个“袁何氏”便是尊称。  相似文献   

18.
成长的故事     
有时候,人类的成长,是和树有着相通的,每一寸的成长,都在细微处留下了“年轮”的痕迹。生命之树与名字一起高大那个春天,我已会写自己的名字,便在那棵小树上,歪歪扭扭地刻下自己的名字。我个子很矮,在小树不到一米的地方刻下自己的名字。我把个子矮的烦恼说给了父亲。父亲摇摇头说,你很快就会长大的。父亲便领我在院子内栽下了一棵小杨树。挖坑,培土,浇水,然后父亲让我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树上。小树长,你也长。父亲说,你们都会很快长高的,你的名字也会长得高高的,只要努力。生命之树会与我的名字一起高大,只要努力。这是童年时父亲给我的一句…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们看到路边有一辆慢腾腾的老年车,请不要按喇叭,请放慢点儿车速,不要把一个头发花白的农民工,挤得无路可走……在我记忆中,父亲很少说话。他是个慢性子,母亲是个急性子,因此两人经常吵架。一般都是母亲不停地唠叨,他偶尔回一两句嘴,等母亲说累了,吵架也就结束了。父亲是个农民。每天早上叫我起来上学后,他就扛起锄头出门了。中午我快吃完饭时,才听见他沉重的脚步踏进门槛。吃完饭,歇上三  相似文献   

20.
王纯 《老年世界》2014,(18):20-20
小时候,我以为母亲是不喜欢我的。 有一次,邻居婶子来家里串门,她们在屋子里一边纳鞋底,一边聊天。我在隔壁房间里写作业,却把她们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婶子说:“闺女这次又考了第一名吧?这孩子就是聪明。”母亲答道:“学习好有啥用呀?不如你家小子,这么小就能帮你干活了,那天我看他在地里施肥,有模有样的,真带劲。”婶子说:“我家小子能干,才13岁,干活能赶得上他爸了”。我偷偷听着她们的聊天,愤愤地想,母亲就是重男轻女,我做得再好她也不会喜欢我。她还总是对我说,你要是个男孩多好。还有,她嫌我不如妹妹漂亮活泼,当着别人的面叫我“书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