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艺术美包括内容与形式这样两个因素。艺术美是由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美与形式美有机地结合而构成的。在艺术美中,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黑格尔说:“只有内容与形式都须得彻底统一的,才是真正的艺术品。”(黑格尔《小逻辑》第287页,三联书店版)“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87页)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黑格尔给艺术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P·87。后文凡引此书,只注页数)这可以看做是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3.
形式与内容的规律是艺术的一条重要规律,艺术门类的相对差別往往就取决于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之间关系的不同。黑格尔就说:“艺术类型不过是内容和形象之间的各种不同的关系。”由于偏重内容和目的、忽视形式和手段的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的极大影响,使皇皇大观的中国艺术千百年来始终遵循着“意在笔先”、“得意忘形”的艺术哲学,形成自己鲜明独到的艺术特色。但是,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毕竟是一对对立统一的艺术范畴。内容的显现终归是一种形式的显现,形式的存在亦由于内容的存在。艺术家要再现生活、表达感情,总是离不开相应的艺术手段,就这一点来说,艺术就是技巧,就是形式诸因素的美的组合。纵观中国艺术的实践,我认为中国艺术非但没有“得象忘言”、“得意忘形”,而且追求着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统一,由于统一程度的不同而形成不同门类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正> 艺术作品是一个艺术整体一个成功的有生命的艺术作品首先应当是一个艺术整体。这里所说的艺术整体不仅仅是结构形式的完整,同时也包括内容方面,是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一个由诸多审美元素构成的完整的审美意象。为了创造艺术整体,小说家在创作时都要进行整体构思,把作家多年来在生活中的积累和感受通过一个比较凝缩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个整体构思的结果就是创造出由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凝缩成的当代社会的整体图画。全景式地凝缩可以构成艺术整体,局部的描绘也可以构成艺术整体,因为它们都能创造完整的审美意象。罗丹的《思》只雕刻了一个女子的头部,然而它照样是一个艺术整体。低头的姿态,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生动地表现了这个女子沉浸在默默的深思之中。甚至那“头额上帽子的边缘也好像她的沉思冥想的羽翼一样”。她没有身体,没有手足,这反而更突出了她的大脑在沉思。仅仅一个头部就构成了一个沉思女子的审美意象。这  相似文献   

5.
一青年总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生活不幸福,终曰愁眉不展。 这一天,走过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问:“年轻人,干吗不高兴?” “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穷?” “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说。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要论述了海德格尔通过“争辩”的方式,在肯定尼采反对理性专制传统和现代社会“享乐艺术”的前提下,又针对后者的感性主义的片面性和不良后果,阐发了艺术审美的几个基本问题。具体说是,要从历史学而非心理学的角度看待艺术准备加以反拨的虚无主义,从而找到真正的克服途径;要以身心统一和超越主客体二分的高度把握审美状态,把“陶醉”领会为生命力的圆满;要将遵从艺术形式视为“强力意志”的力量与信心的体现,不允许感情或感官的恣肆破坏艺术形式,甚或冒充艺术。上述“争辩”对当下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也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主性的艺术是一个超脱了现实又否定了现实的审美乌托邦。从深层结构上看它植根于永恒的人类本性之中,从表层结构上看它有赖于“美学形式”的建构。对于重内容轻形式、以题材的革命性代替艺术质量的“正统”的尤其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崇拜形式贬抑内容、企图割裂艺术与现实联系的形式主义美学,马尔库塞的“美学形式”论分别起了补偏与救弊之作用。“美学形式”论对艺术与革命、内容与形式、风格化、陌生化等理论关系和问题作了符合艺术特性且比较辩证的阐明,同时此论也包含了不少矛盾与片面之处。  相似文献   

8.
女儿放假回家第一天就扬言:这个假期你们谁也别劝我吃东西,我要减肥! 女儿在家少吃或不吃,这对母亲来说有点痛苦——当你精心做好饭菜叫她过来吃,她却躲在房里不出来,昨办?想起她的宣言。好吧,不吃就不吃,少吃点也不会饿死人。 等我自己吃过了,笑着走过去跟女儿说话:“女儿啊,你很幸运!我要祝贺你。”女儿一愣:“怎么说?”我呵呵地笑:“你碰上了一个不强迫你吃东西的妈妈。要知道世界上这种宽容的妈妈可不多啊!”女儿先是点头认同,很快却抬起头,也对我抛来一脸坏笑:“妈妈,我也祝贺你,你也很幸运!”轮到我一愣,“为啥?”“你碰到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西方关于艺术和审美经验中的知觉特性的研究中,美国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可以说是最负盛名的一部美学著作。阿恩海姆很注重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他本人即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格式塔心理学家把现象的经验看作是整体式的格式塔(Gestalt),即“完形”,认为知觉经验不是感觉元素的集合,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本身显示出一种整体性,一种形式,一种格式塔”。这种整体性是在任何部分中找不到的,也不是各部分相加的总和。不仅知觉经验是一种格式塔,整个心理现象也都是格式塔。“因为人的诸心理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着,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  相似文献   

10.
戒烟记     
“戒烟吧,有什么抽头?你看人家隔壁老王说戒就戒了,谁像你,死顽固!”妻说。 “戒!不戒不是人!”听着妻近似哀求的劝告,我斩钉截铁地表态。 戒烟难不难?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很幽默的话:戒烟比什么都容易,我已经戒过一千次了。你说难不难?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曾用绝对精神,把艺术、宗教、哲学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费尔巴哈则用他的人本主义哲学改造了这一思想,提出一个新公式,用“人的本质的现象或显示”,将艺术、宗教、哲学或科学重新统一起来。艺术作为反映现实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它自己不同于哲学、科学等特殊的性质特征。在他看来,艺术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它的形象、幻想、情感等特征上,他揭示并阐述了艺术的这些独特的性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不少女性讲究的是自己的“正面形象”,认为“背面形象”不重要,那就大错特错了! 美国著名形象设计专家李特曼就指出,看一个女人美不美,背影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审视对象——如果正面形象上佳,但背面形象有明显缺陷,那么整体美即会被大打折扣。他还强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这首诗是黎·木塔里甫在1938年10月写的,当时他只有16岁,他在这首诗里显示出来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才华,不能不令人惊叹。诗的起句,就很有特色:中国!中国!你就是我的故乡!“中国!”“中国!”各占一行。这种深情、坚定的呼唤,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沉的挚爱和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他旗帜  相似文献   

14.
这两年,消费者对甘孜州新龙县商业部门销售的火柴质量太差很不满意。他们形容道:“你们卖的那个火柴呀,煮一顿饭要擦半盒,火柴没擦燃,人倒先打燃火了!”售货员也感到很委屈:“为这种背时火柴,我们跟着挨了好多冤枉骂!”事情是这样的:从一九七七年七月起,新龙县停止销售传统经营的成都、名山火柴,改为销售本州一个火柴厂的产品。这种产品废枝多,梗脆易折,盒侧磷面涂刷得薄而不均匀。经测定,这  相似文献   

15.
颜翔林 《人文杂志》2003,(3):101-106
从艺术的整个历史状况考察 ,“形式”(Form)对于艺术的审美特性的确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形式” (Form)不仅仅单纯作为艺术的感性外表而存在 ,或者仅仅呈现为一种隐藏艺术内容的工具、符号或手段。“形式” (Form)同时也作为艺术的有机整体的结构 ,它本身也可以成为“内容” ,成为审美的意向性的构成对象。没有超越“形式” (Form)的艺术 ,当然也没有绝对地超越“美”的艺术 ,因为在艺术文本之中 ,“形式” (Form)就是其“美”的构成 ,而“美”必然也表现为“形式” (Form)的构成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重要科学论断。而要完整、准确地坚持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辩证地看“发展”。邓小平同志谈“发展”,总是把发展同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和科学估计联系起来。他谈“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统一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统一的,经济发展中的速度与效益、后劲是统一的。他认为我国目前特别需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关键是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由此可见,邓小平同志的发展论是唯物的,辩证的,任何以  相似文献   

17.
再谈艺术的形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六三年我曾就艺术的形式美问题写过文章,谈到我国绘画艺术在因物立意、笔中寓骨、骨中见势的过程中表现形式的美,文中有些看法还待商榷。近年来我们批判地继承中外美学遗产,也时常涉及形式美问题,现在试选择西方文艺批评史上某些有关看法,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西方在公元前四世纪已有关于艺术形式的文献。德谟克利特(前460-前370)指出:“那些偶像的穿戴和装饰,看起来很华丽,但是,可惜!它们是没有心的。”批评了形式和内容的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不赞成散文诗是“诗的本质”、“散文的形式” ,也不赞成先诗后文之说 ,而认为是诗与文一体化的融合 ,因而同时具有诗美和散文美。从局部的美的语言不能认识散文诗。散文诗的整体美包括内容与形式的契合和形式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无产阶级应当要求自己的文艺作品达到“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原则。我们革命文艺工作者都应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坚持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20.
艺术的形式及形式美问题,是理解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一个焦点,也是一个难点.歌德曾经讲过:“材料是每个人面前可以见到的,意蕴只有在实践中须和它打交道的人才能找到,而形式对于多数人却是一个秘密.”(歌德《关于艺术的格言和感想》,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第429页)是的,这的确是个”秘密”,以至连巴尔扎克这样的艺术大师也不得不感叹:“形式——这是普罗特斯,而且远比神话中的普罗特斯更加不可捉摸,更加诡计多端!”(转引自《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理》下卷第539页)由于形式的这种“神秘”性,有的人(特别是西方的某些美学家)就把形式看得高于一切,并企图仅仅从形式上去寻找美的根源和本质,这就给这一问题的解决增加了它特有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