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砖茶与西北少数民族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砖茶是我国西北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遍使用的民族茶。砖茶不仅仅具有普通茶的生物性功能,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它还具有政治、宗教、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砖茶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商品,自古及今,它在内地与西北少数民族以及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工具性角色,承担着文化使者的职能;西北少数民族对砖茶的厚爱和依赖,也创造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砖茶文化。  相似文献   

2.
“射日”是中国古代著名神话,在众多少数民族中也有广泛的流传。学者张勤在《中国少数民族射日神话类型与分布》一文中提到,目前已发现包括满、蒙古、壮、瑶、彝、苗等25个民族的67篇射日“异文”。与汉族的“羿射九日”神话相比,在少数民族的射日神话“异文”中,太阳的数字有所变化,射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从易学的视野来看,“射日”神话并未脱离中国文化”天人同易”的传统,少数民族的一些射日“异文”,也可以从易学的角度给出合乎逻辑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创世神话是以描述宇宙万物的综合创造为主的神话。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保留传承着大量的创世神话。创世神话是形成民族共同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甚至支配了人们千百年来的精神生活。创世神话还具有民族认同符号的功能。创世神话在原始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原始文化又是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母体及源头。创世神话包罗宗教、哲学、伦理、审美及科学于一身,作为观念形态的统一体而发挥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西北少数民族婚俗文化审美漫谈──西部民族风情审美研究之一李景隆生活在祖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其自身特定的生存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了各自多彩的文化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其中婚姻习俗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积淀着各民族特定的审美情感、审...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2007,(8):I0011-I0011
西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民族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和西北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的研究基地,被誉为“西北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学校包括校本部和榆中两个校区,占地1800亩。学校构建了从少数民族预科、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办学模式,拥有11大学科门类的47个本科专业,31个硕士学位点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  相似文献   

6.
从盘古神话的演变看岭南民族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瓠是苗族、瑶族、畲族等南方少数民族的图腾 ,这些民族普遍流传着盘瓠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在传承中不断发生变异 ,有的融进其他民族的文化 ,有的与本民族文化结合产生新的神话和传说 ,汉族文人在记录神话、传说时往往融入汉民族的文化内容 ,再流传出去 ,这些神话便成为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从神话的演变轨迹可以看到岭南民族分化、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通常指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区,总面积约290万平方公里,地域宽广,幅员辽阔,由蒙新高原大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共同组成,是著名的西北高原,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10多条山脉构成其整个地形“骨架”,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除汉族以外,世居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蒙古、藏、满、达斡尔18个少数民族。由于该地区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就成为影响西北边疆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是对少数民族进行理解和自我理解的内在要求,其根本的问题是对蕴含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思维方式的理解.原始思维和神话思维是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思维方式.对原始思维和神话思维的考察,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把我国神话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喜读《勒包斋娃─—景颇族创世史诗》罗致平最近蒙萧家成先生惠赠我《勒包斋娃》一册,例览一过,获益不浅。在我国,神话研究从黄石、鲁迅、闻一多、沈雁冰、袁柯(以时间先后为序)以来,比较着重的是汉族的神话,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不多...  相似文献   

10.
中国神话系统包括汉族神话和少数民族神话两大部分,它以其神话的存在形态非常完备,神话的种类十分齐全和神话的风格多样化这三个特色,在世界各国神话系统中首屈一指,中国的神话研究理应居于世界各国神话研究之首位。  相似文献   

11.
盘瓠神话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和最久的神话之一,距今已经1800多年的历史。据学者研究,盘瓠神话不仅在我国湘、黔、川、鄂、滇、桂、粤、闽、浙、赣等省的苗、侗、壮、瑶、畲、水等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而且还远涉东南亚的越南、泰国、老挝等国。目前,苗、畲、瑶三个民族中依然流传着盘瓠神话,并把盘瓠当作祖先敬奉,保留着盘瓠祭祀活动。  相似文献   

12.
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幸福心态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以道德至上的理念为依据,表现为善的幸福心态、慈的幸福心态、公正的幸福心态。宗教信仰构成了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幸福心态的价值取向。西北少数民族就是通过宗教信仰形成的幸福心态,体验和感受日常交往的快乐和满足。这种独特的心理体验过程只有西北少数民族这样的拥有自身特殊的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共同体才能获取。  相似文献   

13.
李金轲 《民族论坛》2012,(10):44-47
《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心态研究》是一部散发着浓郁地域文化清香,洋溢着浓厚西北民族气息的积淀深厚的学术著作。这一专著将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对西北世居少数民族日常交往心态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视角独特、研究切入点别具一格,分析和阐述鞭辟入里,细致入微。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立意使得这一专著别具特色、学术质量厚重。这是民族问题研究领域的重大收获。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节庆旅游是时间之旅,东道主将神话作为一种“时间距离化”的手段,通过情境性叙述、具身性体验与仪式性表演等“原始语法”,把游客带到神话的原初时刻。然而,由于原始的多义性并存、游客的阈限体验、表演的时空异位以及从原始到现代的时间跨越等原因,节庆旅游中的神话主义具有“模棱的原始性”特点。这是一种非绝对化、非简化、非二元的特点,它表明神话主义是多元主体互动的过程性结果,也是神话传统丰富性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安燕 《中国民族》2012,(Z1):50-55
无论是对于"十七年"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集中表述的民族团结、阶级斗争主题,还是对于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彰显出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整体研究都显现出成熟的学术研究气象。但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风俗、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神话学视野,却始终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中遭遇冷落。可能的原因是:电影学术界对少数民族神话和神话学的陌生,以及神话叙事在电影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5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成就 第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进一步巩固了祖国的统一和边防的稳固,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来看,旧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保留着不同的政治制度。例如,内蒙古地区有盟旗和省县并存,省县由中央委派的官员治理,盟旗则由世袭王公统治。西藏地区存在着“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西南和西北一些民族地区还保存着不同范围的土司制度、山官制度、千百户制度、头…  相似文献   

17.
盘瓠神话所隐涵的丰富精神意蕴及其离奇性,一直困扰着众多的学者。本文着眼于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环境,试图揭示该神话背后的精神隐喻:犬神图腾族群对精神家园的感伤追寻、精神困顿与诗意守望。同时,本文也为读者描述出人类生存发展之初的历史状况与母系时代群婚的现实生活,以期裨益于少数民族同胞共建精神家园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政治演进中,几代领导核心围绕国家的发展,不断创新发展思想并使之政策化,取得了巨大成就.西北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民族政治发展都是在服从于国家发展和政治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国家发展条件、环境直接影响着西北民族政治,国家利益、民族权利的选择和实现都是西北民族政治的选择,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同时成为西北民族政治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汉族和 55个少数民族1496位女神神话及其民俗文化遗存,从神话之典籍传承、口 语传承、民俗传承等三大传承方式中,探索中国女神之多元一体性、原始性、活形态性、多神系性、古典群体 主义的道德性、爱情生活之重情性、重德性、广义性等16性,总结了中国女神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刘波 《民族学刊》2022,13(2):118-125, 145
立足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民间传说,通过梳理社会发展史上相关人群的迁徙及九隆神话流传迁播的大致线索,可以看出九隆神话是次生神话;从象征隐喻的角度,梳理出九隆神话从感生神话到图腾神话再到王权神话的过程,认识神话的内涵及其补史作用,可以展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由此,不仅可以看到面貌各异的九隆神话背后西南各少数民族的精神根谱,而且可以透视在“龙”叙事下的向心凝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