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许多地区进行了乡镇党委选举制度改革。这些改革虽然形式各异,但是基本可分为四种模式,也各自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实践中乡镇党委选举制度改革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党内活动的根本准则。建党以来,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八大,随着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得党章不断得以修正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作为党章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和实践也实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了解党章修改的基本情况,分析历次党章对党内选举相关内容的修订,以及历次党章修改对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推动作用,对于探索新时期保障和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全面加强执政党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党内选举制度的继续改革与完善是健全与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针对党内选举制度中所存在的-系列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改革.必须建立开放式的竞争性选举制度,设置选举制、任期制和罢免制三位一体的党内选举机制,完善对违反党内选举制度行为的监督和惩罚机制,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纪委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是完善党内选举。目前,我国在党内选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来加以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一项根本制度。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需要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对"选举"类干部和"选拔"任命类干部作出明确划分和规定;强化党内监督制度;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建立和实行竞选制度;坚持和完善票决制;建立健全与党内选举制度相配套的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制度建设与创新是实现党内民主的关键。笔者认为,应从党的代表大会和委员会制度、权力监督制衡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各类程序性制度等几方面加强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杨煌 《中华魂》2010,(8):5-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推进党内民主,是对我们党自身发展党内民主经验的深刻总结,进一步丰富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党内选举问题,历来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历史,就是进行党内选举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历史,它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回顾总结这段历史,对于进一步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发展党内民主,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团结思想的历史性创新发展开创了丰富的团结思想,包括民族团结、党内团结、党群团结、党际团结友好和国际团结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以政治团结为核心和丰富的目标是党的团结思想的理论特质;多样的团结形式,重视加强组织建设、理论教育和学习,通过政治协商制度和统一战线制度等实现团结的社会主义制度化是党的团结思想的实践特质。国内国际情境正给我国团结事业带来新挑战,新时代要推进党的团结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习近平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团结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宗平 《老友》2012,(11):4-5
回首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发展历程,"创新"如同一条红线,贯穿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伟大实践之中,生动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提出科学发展观、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修改党章、完善党代会和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无论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还是组织创新、制度创新,都亮点频现、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指出加强高校党内基层民主,可以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创建和谐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党内基层民主的途径主要包括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党内"四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党内"选举民主"和党内"协商民主"是党内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两者的协同演进过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一致性的价值取向。把党内协商纳入党内选举中,在民主程序上实现两者的衔接与互补;在权源方面,以党内选举实现合法性的认同,用党内协商增强对合法性的巩固;在治理方面,实现柔性治理和刚性规约的一致性;在权利保障方面,既用好"多数决定原则",又做到尊重"少数权利原则",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和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内选举是通过投票的方式实现党内权力授受的程序性行为,是构筑党内合法性的主要方式,是推进党内民主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和途径。在市场经济和世界民主发展的双重背景下,通过党内选举来选择领导人,成为中国执政党巩固合法性基础的必然选择。推进以党内选举为核心的党内民主,有助于实现党内有效的政治整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3.
党内民主是执政党自身立足和健康发展的需要,党内民主生活是否健全对国家的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党内民主建设得好,就会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使党自身发展产生内在的动力。当前党内制定的各项制度建设关键在于保证党内民主运作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党内民主建设成效的首要标志是党员民主权利行使的程度和党员的民主参与度。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不断完善,但仍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参与方式单一、常态化参与机制缺乏和内部控制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也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在党的“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治国理念下,党内监督应坚持合法性、导向性、科学性、规范性、平等性、协商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建立网络引导和监督机制、党员全程协商民主参与突发事件预警与快速处置机制、党员自发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渗入机制、党内监督参与指标的综合模态化评价机制以及加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制度性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和深度改革,是党内监督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古田会议基本内涵体现一个历史主题、一次重大探索和一种创新精神。即提出了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探索解决了新旧军队转变与建设的根本性问题;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主体的历史主动性与创造性。古田会议精神涵盖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和军队建设的诸多思想理论,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的选举制度是在总结民主革命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选举经验、建国初期民主建政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苏联的选举制度,根据我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建立起来的.第一部选举法的制定,标志着新中国选举制度的诞生.第二部选举法的制定和对第二部选举法的五次修正,发展和完善了我国选举制度.我国选举制度建设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六个“坚持”上,即坚持对党对选举制度建设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实际的民主,坚持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原则,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出、单项突破和地方先行.  相似文献   

17.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高度重视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党内监督,发展和完善了其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其主要理论及措施是,设立党的监察委员会,规定其与中央委员会的平行地位、保障其独立地位,不断加强党的监察机构与监督制度建设。确保了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党和国家不变质,防止了“人民公仆”蜕变为“社会主人”。我们党应努力顺应世界之民主趋势,努力探讨党内民主模式,借鉴列宁的工人阶级执政党党内监督思想和制度设计,强化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职能,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决策失误和腐败蔓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制度层面的党内和谐问题,分析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党内关系的和谐,有效的制度供给是党内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石。指出满足党内和谐的制度需求,必须加快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候选人的自荐提名模式具有提高候选人参选的主动性、简化选举程序、提升选民投票热情和选票质量等优点,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海选提名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浩源村的试点展现了自荐提名模式的优势,且该模式并未妨碍选民的直接提名权,有必要在更多的地区逐步推广。但在今后的实践中需注意:自荐人的资格只宜设置引导性条件.自荐人资料的公开要经本人同意,自荐人过多时应通过全体选民预选确定正式候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