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实主义安全研究范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主义是国际政治学中的主要理论范式,该理论范式关注的核心是国家利益和权力以及国家的生存和安全。现实主义安全研究范式引发了国际政治学理论范式间的持续论争。本文试图厘清现实主义安全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以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现实主义理论是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个主要的范式。这个范式历史上最早的现代论证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尼科洛.马基雅维利。1513年,马基雅维利完成了最能集中体现他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君主论》一书。在这本书中,他从古希腊的国际思想中受到启发,提出了性恶论、国家利益至上、权力政治、外交谋略等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想。马基雅维利的现实主义政治思想不仅是西方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的渊源,而且其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也为当代现实主义学者提供了智慧源泉。因此,深刻领会马基雅维利的现实主义政治思想,对于今天我们深入研究西方现实主义理论和外交政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之父修昔底德在其历史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所展现的国际政治冲突逻辑、安全两难、同盟和均势等国家间行为,揭示了修昔底德对国际关系一般原理的探索以及对国际权势竞争的深刻理解,指出其对当代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以及大国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至少自二战以来 ,现实主义就支配着国际关系理论。对现实主义而言 ,国际无政府状态促进国家间的竞争和冲突 ,阻止它们的合作意愿———即使在这些国家拥有共同利益的情形下。现实主义还声称 ,国际制度不能减缓无政府状态对国家间合作的限制作用。因而 ,现实主义对国际制度的能力和国际合作的前景提出了悲观的分析。对现实主义的挑战来自自由制度主义。它们分别是 :4 0年代和 50年代初的功能主义一体化理论、50年代和 60年代的新功能主义地区一体化理论、70年代的相互依赖理论。三种理论都驳斥现实主义的国家观及其对国际政治的模糊理解。最…  相似文献   

5.
王勇  许海云 《国际论坛》2023,(1):120-138+159-160
核扩散是安全领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极大地影响了国家、地区与国际安全,更体现了核扩散视阈下的国际核秩序与国际防扩散体系,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检视学界研究可发现,学者对核扩散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动因、逻辑、论辩和应对四种范式:动因范式说明了影响国家拥核意图的多重因素;逻辑范式解释了核扩散的市场路径和战略路径,解释了供需双方围绕核市场进行核合作的同时追求军事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原因;论辩范式使学者在争论中深入思考了核扩散产生的乐观与悲观、和平与冲突以及核身份差别等多重影响;应对范式提出了解决核扩散的办法。尽管学界对核扩散的研究拓展和深化了核扩散与安全研究的领域和深度,有助于深刻理解与认识核扩散的复杂影响,却难以解决核扩散的去政治化、和平利用核能与核扩散之间的矛盾、核武器在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中的双重认识以及研究资料局限的问题。因而,核扩散的研究与现实仍存在差距,就目前核扩散局势来看,核扩散研究未能解决的难题仍然存在于防扩散治理之中,核扩散问题还会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温特在批判了主流学派基于无政府性和物质主义的研究范式后,基于整体主义和理念主义原则,实现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向。以研究范式的转向为基础,国家利益理论研究也实现了转向,建构主义认为国家利益不是由物质性因素建构,而是由观念因素建构;在国家利益的内容上,建构主义认为应包括生存、独立、经济财富和集体自尊。建构主义的国家利益理论既有现实性,又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7.
现实主义学派是国际政治学的主流学派。该学派的美国学者对联盟理论的研究颇有建树,其研究成果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传统现实主义学派从联盟行为主义理论、势力均衡理论和地缘联盟理论等领域对联盟的建立、联盟的巩固、联盟在美国国家利益实现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新现实主义学派则从"威胁平衡论"和"联盟困境论"的视角,分析了威胁在联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成本和收益的权衡所产生的联盟困境问题,弥补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研究缺陷,丰富和发展了联盟理论。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认为,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摆脱“安全困境”、保障国家安全和堆护和平的手段是均势和威慑。自由主义则提出了世界政府理论、集体安全理论、经济相互依赖和平论、民主和平论等,他们强调影响和平的因素包括田内政治结构、文化与价值现;发展经贸关系可以使得困家之间更加相互依赖,从而减少战争;健全国际安全机制以防止国际冲突和维持和平;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下,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传统理论对于解决大国间的国际安全问题不无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合作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普遍认同。合作安全理论最早可追溯到传统理想主义的安全理论;现实主义的安全理论对于合作的日益认可和重视也为合作安全理论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新自由主义的安全理论重视国际政治中国家间的合作,从而为合作安全观的最终提出准备了理论条件;而建构主义的安全理论则为合作安全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理性选择范式的发展及其在国际政治理论中的反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政治主流理论的学理基础是理性选择范式 ,但在这一学理基础之上又存在着众多论争。本文首先考察了理性选择范式的学术发展历程 ,然后分析了理性选择范式在现实主义中的应用及其引起的争议 ,考察了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间围绕理性选择范式的论争以及建构主义对理性选择范式的运用和冲击 ,最后指出 ,理性选择范式为当前国际政治理论主流学派之间争论提供了一个学术平台 ,而学术争论的内容又是理性选择自身理论发展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意识形态安全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意识形态利益已经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对社会主义中国进行和平演变依然是西方世界对外战略的重要内容,普世价值论就是实现其和平演变战略的新形式。普世价值论以人类最高道德、最高理想的面目,"超越"阶级利益,"超越"国家和民族利益,宣扬所谓全人类共同的真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以更为隐秘的形式向社会主义中国继续推销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在新的形势下,中国被和平演变的潜在风险正在加大,面对西方世界新一轮的思想攻势,如何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的抗演变、抗腐蚀能力,掌握渗透与反渗透的主动权,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国际危机管理一直是国际安全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当代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三大流派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都提出了各自关于国际危机管理的模式.现实主义强调权力安全危机管理模式,认为均势安全观、霸权安全观和威慑安全观都是权力安全模式的表现;自由主义主张制度安全危机管理模式,突出国际制度和民主理念在国际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建构主义则提出了观念安全危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国外产业安全理论研究:脉络、前沿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国际贸易和产业竞争力两条主线就国外学者的产业安全问题展开理论梳理,归纳了国外学者在产业安全问题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最后从产业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的视角概述了不同时期国外的不同学者理论研究成果及对中国入世后过渡期的产业安全启示.主要观点包括:(1)产业安全不是指政府庇护下的暂时安逸,而是指本国产业具有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产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是产业安全的直接表象,企业竞争力是其"内核",适当的政府规制是其支撑条件.(2)国外的经验表明,没有哪个国家一贯执行保护主义或自由主义,自由与保护都是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及产业安全的手段.(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产业安全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政府、产业界和企业间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并购已经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式。在外资并购浪潮风起云涌这一背景下,如何在外资并购中保护我国的民族品牌,维护国家的产业安全以及经济安全,是我国融入国际市场并真正适应国际竞争经济环境的必修课,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告终,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安全形势的剧变决定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的必然性。在这次战略调整之前和调整的过程中,美国国内发生了一场深刻而持久的战略思想大争论。争论焦点在于三大议题:美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美国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美国应当采取的安全战略。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孤立主义、新干涉主义、单边主义、多边主义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战略主张,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经济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高度关注。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意在理顺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剖析政府审计对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以来,面对理论解释上的困境,新古典现实主义者在继承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内核的同时,将国内政治因素引入现实主义范式中,结合结构层次分析、单元层次和个人层次分析,大胆提出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新古典现实主义的上述努力有助于缓和现实主义内部的争论,弥补结构现实主义在政策分析问题上的不足,而且也为现实主义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增强了对外部理论批判的承受能力。但由于新古典现实主义借鉴了其他理论的分析变量,损害了现实主义理论的纯洁性。其对国内政治因素的过度强调,也失去了现实主义的简约性。新古典现实主义尚不具备成为一个成熟的国际关系理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能源安全是左右国家命运的关键。当前,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国家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 提升、国际责任意识的提升、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和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积极主办重要国际会议等均让中国有了投 入到能源安全国际议程设置的可行性。中国在设置能源安全议程时,应坚持“兼顾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原则,清晰 明确地界定议题,制定操作性强的备选方案,最终推动议题的去安全化。当然,在设置能源安全国际议程的实践中,中 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议程设置本身及议程设置之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能源安全国际议程设置中,中国不仅 应在议题的界定、备选方案的选择以及推动主体间性建构方面精心准备,还应考虑到国际议程设置过程中的竞争,界 定和强化议题的属性,提高议题的显著性和关联性,建立议题联盟,出台操作性强且被普遍接受的备选方案,推动主体 间性的建构,从而有效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