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我国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在努力实现GDP规模超常规地变"大"的同时,也要让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环境负荷大幅度地变"轻".其中的理论关键就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的资源生产率概念.然而,目前学界对于资源生产率概念的界定和内涵的认识尚处于模糊状态.为此,本文从分析"资源"和"生产率"的语义入手,进而界定"资源生产率"概念的内涵.本文认为,资源生产率是一国或地区或企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量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之间的比值,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分离关系.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内涵加以辨析还发现,资源生产率与资源效率、生产效率、资源强度和MIPS等相关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或关联,实际运用时要据研究工作的性质和具体的目标而定.  相似文献   

2.
祝军 《理论界》2013,(7):170-172
随着中央对于"社会管理"重视程度的进一步加强,学术界关于社会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对于"社会行政"和"社会管理"两个近义词的概念界定还不够清晰,特别在它们在英文词汇的使用方面还存在混淆现象。在本文中,作者以二者的英文词义辨析作为切入点,对"社会行政"和"社会管理"的有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3.
价值一元论下的经济社会基本矛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继鸣  谢志平 《文史哲》2006,3(2):152-159
从价值一元论出发,我们能够相对较严密地解释和剖析人类社会中围绕利益而演化出来的矛盾运动规律。这种剖析是利己和利他并存的价值二元论无法做到的。价值二元论存在内在矛盾,价值一元论是经济逻辑的必然要求。利益可分成生理利益和心理利益,价值一元论可以把利他和利己整合到一起。社会秩序是人类和平而稳定地生活的保障,社会秩序所界定的人与物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是权利。权力系统界定、维持及改变社会秩序,权力系统运行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乔舒亚·库珀·雷默在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北京共识》以来,中国模式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但是,对于中国模式概念的认识,国内外学者见仁见智,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论,因此,厘清中国模式的概念,避免在这一基本问题上的纠结,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试从中国模式的概念分析入手,以界定其基本内涵。一、模式的涵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社会对于恐怖主义的界定问题始终难以达成一致。这一方面是由于恐怖主义概念随着行为在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恐怖主义的具体界定是主观的。在这种主观界定的过程中,使用暴力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问题始终处于争论的中心。承认恐怖主义界定问题的主观性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恐怖主义这一现象背后的冲突与斗争。  相似文献   

6.
对善的定义虽存争议,但善存在着层次性却是可以确定的。从利己与利他角度而言,传统伦理学将纯粹利他视为最高层次的善,而我们则认为利己与利他的统一是最高层次的善,对最高层次善的不同界定,是奠定理想道德与现实道德的基石,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7.
夏路 《东南学术》2006,(1):65-71
学术界对区域治理的研究多从"制度"角度出发,忽视了"权力"的作用.与此同时,传统权力概念在理解区域治理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从巴尼特与杜瓦尔的"多重权力概念"出发,对权力概念进行重新界定.通过"社会关系类别"和"社会关系特性"两个分析维度,将权力分为强制性、制度性、构造性、产生性四种类型,并分析这四种权力形态在东亚区域治理中的不同表现及作用,由此论证"权力"才是理解东亚区域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儒学史上存在两种性善论:界定本体的性善论与不界定本体的性善论。回归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历史地检讨这两种性善论的学理得失,可以有效地促成儒学义理的更新转化。作为最原始的性善论形态,"不界定本体的性善论"始于《中庸》对无所不在的"真知"问题的着重揭示与专门回应,这是一种融贯一致且以"率性"意识为中心的性善论。其短板在于:无法有效容纳传统德目与施教权威,其服膺者在"自作主宰"精神的鼓荡下,往往难以组成和谐有序之社会。"界定本体的性善论"则试图以传统德目规定"善性本体",这固然容纳了社会智识传统与政教权威,但却因为推崇、仰仗既定的教义与外在的治教,而架空或放逐了内在善性即时指引的活泼功能,故实质性地落入"重教—外铄—性恶"的荀学思路。论其实,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性善论。在"不界定本体的性善论"基础上,自觉引入或充分强调"率性的处境"与"共识的更新"这两个维度:将"传统教义""施教权威"以及"他人异见"统统归入"率性的处境"范畴,并力求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在新处境下的率性体认",不断就公共事务达成"新的共识"——这种充满张力的动态机制,应是传统儒家性善论更化升级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9.
"社会融合"自产生以来,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没有达成一致认同、模糊不清的概念。维度标准划分的多元性、交叉性,导致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概念表述也存在界定模糊、缺乏针对性等缺陷。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外来移民"社会融合"概念的基本内涵,对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合"概念的界定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选用"城市融合"来描述中国农民工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并融入城市生活的这一过程更为贴切、合理、有针对性;保留自身一些良好的传统秉性,同时也积极适应新的城市文化,应该是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合理道路;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就是农民工在享有平等权的基础上与城市居民、城市文化相互适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构成界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动态演化过程,演化动态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科学认知与产业实践研究相对广泛。界定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时代背景是"culture"和"creativity"两词的社会意义演化和西方城市普遍进入后工业社会后的多元思潮复兴、民众消费需求多样化与城市复兴的政府政策三重动力。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界定在国际组织、国家和城市层面存在一定差异。发育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城市对文化创意产业范畴认识日趋一致,但概念界定受到各国或城市政府政策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范畴是以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认知为前提。文化创意产业是由复杂的主体、企业及其社会网络等所生产的文化活动与创造力为核心的商品与服务,具有经济性、社会性,一旦与可识别的国家或区域关联起来,就会自动涉及边界、流等复杂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史哲》2015,(3)
"利他精神"成为可能的前提是"自我"和"自己人"之外的"陌生人"在价值伦理体系中获得应有的位置。"利他精神"的缺乏,正是我们的文化和社会所存在的最大缺陷之一。无论是在传统社会和文化中的"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还是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所催生的"自我主义"中,"陌生人"一直被边缘化,因而长期以来没有获得其应有的位置。二者之所以对"陌生人"采取拒斥和排挤态度,思想根源在于它们所坚执的"实体主义"的思想原则和"总体化"的思维定势,前者把抽象的"共同体"实体化与总体化,后者则把抽象的"自我"实体化和总体化。只有确立"为他人"的"个人主体性"观念,形成对人的全新的自我理解,我们才能在根本上拆除"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墙壁与藩篱,把"自我"的存在及其生存意义和幸福与"他人"内在地关联在一起。对"陌生"的"他人"的开放、尊重、承认与爱,是形成和塑造每一个"自我"主体人格的根本动力,也是构成其道德的深层源泉。以此种观念为基础,"利他精神"才能获得坚实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当前西方新经济社会学最重要的概念工具和分析范式,虽然至今仍存在着很多争议,但实践证明,社会资本理论大大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对于国內的学者来说,社会资本终究是一种舶来品,在理解和应用时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应该认识到,在概念的界定和功效上均应与西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2016年10月28日,民政部等16个部委首次发布国家级《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标志中国社区多元主体广泛参与,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机制初现雏形,2016年成为中国社区社会工作与社区福利体系建设元年。社区是社会科学最常用和最核心的基本概念之一,同时也是难以界定和充满争议的核心概念。综观欧美国家社区界定主要取向及其学术传统,社区概念界定基本分为两大类:一是从社区活动客体和社区构成要素的角度客观界定社区。二是从社区活动主体和社区建构角度主观建构社区。在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社会处境下,传统的客体性社区界定存在诸多无法回避的局限性,主体性社区建构方法为界定社区和理解社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最后,简要讨论社区的主观建构对解读当代中国城乡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治理和推动社区福利运动、社区政策与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当前西方新经济社会学最重要的概念工具和分析范式,虽然至今仍存在着很多争议,但实践证明,社会资本理论大大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对于国内的学者来说,社会资本终究是一种舶来品,在理解和应用时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应该认识到,在概念的界定和功效上均应与西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中产阶级:概念的界定及其边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建平 《学术论坛》2005,(1):146-150
中产阶级正在成为学术界理论研究和社会时尚生活中的流行用语,但它却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界定的术语。中产阶级是一个具有文化和社会时空差异性的概念,因此它具有文化上的不可通约性和社会结构变迁上的特异性;在界定中产阶级这一社会群体时,应该注意到社会分层的界定标准、阶层的客观存在与主观建构、符号化概念的能指与所指、阶层的分化与连续等方面的问题,这是确立中产阶级这一概念的边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文献与进一步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社会资本日益成为许多学科关注的重要概念和分析逻辑起点 ,国内经济学界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刚刚开始。本文试图对关于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作系统的评论 ,并以此为基础 ,就其中涉及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了数以亿计的独生子女人口,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及其家庭成为我国独有的人口社会现象。所有关于中国独生子女的问题都绕不开对这一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操作化。在此就我国独生子女及其相关重要概念,结合实证研究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厘清和界定,以期引发更多的研究者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近年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与熟人社会的研究中,多将熟人社会中的"人情"、"关系"等传统要素界定为社会资本,甚至将社会资本与"关系"混同使用,从而造成熟人社会社会资本存量测评的混乱和结论的失真。文章通过对中国社会资本存量的探究,对社会资本理论发展脉络的考察以及对有关熟人社会历史与现实的分析,尝试提出了"类社会资本"这一"模糊"概念。经过重新审视,"类社会资本"广泛存在于熟人社会,并且储量很高。"类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关于电视画面运动的讨论中,有好几个概念都存在彼此牵连、界定不清的问题.为了廊清思路,更好地指导实践,可从拍摄的角度起用一个新概念--"固定拍摄",以便与传统的"运动摄像"概念形成呼应;从后期剪辑的角度,则可以起用一对新概念--"静态镜头"和"动态镜头",以适应观众对画面的把握方式;同时,对传统的一对概念"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相应地需要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和把握.最后,对与"运动摄像"相关的一系列容易让人误解的传统概念、术语也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辨别.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利益相关者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伦理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有着直接的逻辑关系,在伦理实践、社会责任意识和伦理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形成了基于"规范性哲学"和"实证主义哲学"的伦理概念及范畴,而"并行学派"、"共生学派"、"融合学派"代表了当代经济伦理发展的基本态势。利益相关者理论改变了传统伦理学的认知结构,确定了企业的经济伦理主体地位;整合社会契约论界定了经济伦理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围绕利益相关者而形成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确立了企业伦理的法理地位以及经济伦理概念的外延,直接促进了经济伦理的核心价值建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成熟,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而经济伦理正是前两个理论逻辑演绎的必然结果。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伦理的内在逻辑研究,对于社会主义主流经济伦理的建构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