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晋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3-17
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是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一员骁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中发挥过十分积极的作用.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中国学术界便逐渐接触到他的著述,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方出版社,1989年出版)以及有关文明和中国古代国家起源的论文等. 相似文献
2.
日知先生与"封建主义"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7
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为现代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从20世纪30年代起,国内学界就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限界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至50年代中晚期最终形成了三大主要学派,即所谓的"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以及"魏晋封建论"."50年代初,苏联史学界关于古代东方的研究成果较多地介绍到中国来,一部分中国学者开始从世界史的角度重新探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逐步形成了魏晋封建论的系统见解."[1] 相似文献
3.
赵轶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10
近来学术界就"封建社会"问题颇有一些讨论,其中最醒目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究竟有没有"封建社会"?这个问题对于许多学者说来关系重大,因为一旦取消了这个概念,整个中国历史的体系就变得难以分析、理解和叙述了.那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肯定是有意义的了.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不是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因为对于多数国外的历史学者来说,中国近代化过程开始以前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为"封建社会"的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组织、生产和生活方式与西方的"Feudalism"根本不同.所以,中国近代化以前是否存在一个"封建社会"的问题是中国史学界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吴宇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7-25
笔者的恩师林志纯先生多年来研究世界历史的轨迹是走了否定之否定的升华路线.他先研究了中国古代社会,希望能够发现和证实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规律: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西欧模式的封建社会,以后便是我们熟知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努力实践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5.
社会形态与文明形态辨析 ——唯物史观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春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2):21-23
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文明形态”和“社会形态”是两个内容重叠又没有厘清区别的概念。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追求人—自然—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我们研究生态文明不能忽略经济社会形态对自然的影响,研究社会形态不应忽略人与自然的不同作用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历史决定论有四个矛盾问题不可回避: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关系问题、认识与被认识之间的“俄狄浦斯效应”问题、历史多层次交错运动与历史规律线式制约性问题、“可能性空间”说的横向制约机制与历史规律历时态运动问题.这四个矛盾问题揭示出历史决定论研究存在深层上的瓶颈.历史规律要探索新的进路,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历史运动以偶然性为表现形式;二是主观揭示出来的历史规律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是客观自在历史规律所支配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三是人的能动性实践活动是不断生成新历史的唯一理由. 相似文献
7.
关于文化、文明及其比较研究等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刘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12
“文化”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上或思维上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又总是要通过特定的“文化形态”表现出来。“文明”则是体现这种联系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发展到特定阶段的总体的和基本的价值尺度。“文化”是动态的发展过程 ,“文明”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价值结晶。“文化比较研究”侧重于对不同时期或不同文化形态的动态把握 ;而“文明比较研究”则是对不同时期或不同文化所达到的总体的和基本的价值尺度的比较认识。虽然二者侧重的方面不同 ,但本质均是对人自身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发现。 相似文献
8.
党天正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6(2):105-107
比较是人们分析和认识事物的科学有效的方法。用比较法分析和研究事物 ,必须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注意事物的可比性。在此基础上 ,纵横结合 ,立体比较 ;全面考察 ,综合比较 ;透过表象 ,深入比较。这样 ,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和结论。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将有助于我们区分异同 ,判断优劣 ,论定高下 ,突出特点 ,把握作家作品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9.
刘风雨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3)
回避制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现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了职务回避、公务回避和地区回避三种形式.外国公职人员选举法与我国截然不同的是,他们不但没有地区回避的规定,相反却要求候选人在任职地区有一定居住期限.实质上,职务回避、公务回避才是回避制度的根本,我国地区回避制度应作修改. 相似文献
10.
社会形态的变更与文学转型--对中国文学史由古典到现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梅健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9-16
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上,二十世纪初叶至五四时期构成了中国文学由古典到现代的历史转折期.这是中国社会形态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必然结果.本文从读者群体,传播媒介,职业作家,白话文等方面阐述了社会形态转型对文学内容与外在表现结构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并进而得出文学史分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曹孔六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斐·多·纽文胡斯在1881年1月6日写信告诉马克思说,荷兰社会民主党人打算把一个问题提交即将召开的苏黎世国际社会党人代表大会讨论,即:假使社会党人取得政权,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的胜利,他们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首要的立法措施应当是什么。马克思于1881年2月22日在复信中指出这个问题提得不正确。他认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他并且预言“建立一个新的国际工人协会的决定性的时刻还没有到来”。因此,“任何工人代表大会或社会党人代表大会,只要它们不和这个或那个国家当前的直接的条件联系起来,那就不仅是无用的,而且是有害的。它们只能在没完没了的翻来复去的陈词滥调之中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12.
黄皖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2):140-143
历史哲学审视历史的视角是宏观的,尤其是思辨历史哲学在不同时期提出了多种历史分期理论及其标准。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斯宾格勒和汤因比为代表的文明形态史观。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立足于经济关系,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更替看作是经济关系总和的更替,把社会看成是具体的、历史的形态,清除了历史研究中的思辨性,既坚持了历史进步论,又体现出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何捷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8):72-7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自战国时期以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各个方面也有所变化与发展。文中在介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梳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演进之后,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锐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
本文认为比较教育传统上以国别和世界地区为分析单位容易导致不平衡和不全面的观点,指出有必要建立更加宽泛的比较教育概念范围,提倡并论证了多层次比较分析作为一种研究形式所具备的综合整理各单一层次分析结果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杨粉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2):48-50
回避制度是世界各国刑事诉讼的重要制度之一,本文通过对大陆与台湾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的比较研究,以期互相吸收借鉴彼此的优点,改革与完善刑事司法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16.
罗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3):107-110
以诗歌的抒情性和内在节奏、凝练和音乐美、含蓄和朦胧、意象和意境等一般形式构成因素为经,以诗歌与散文、小说、戏剧等其他文学体裁的异同之比较为纬,编织出诗歌在作者意识中的大致轮廓,并表达出这样一种感性体悟诗是美的,诗不是万能的,我们可以在诗的圆周上窥探生命的潮汐,寻求心灵的慰藉,但也仅此而已.诗就是诗. 相似文献
17.
前轴心时代的中国与希腊--早期中西文明比较研究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文明形成的途径、社会结构、政治模式、思想文化四个方面的比较 ,指出东西方文明在人性及人类文明起源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同时在复杂的历史条件激荡下各自适应所属环境和自身背景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质。并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公元前 11世纪中国和希腊由于迁徙和征服造成的社会结构变迁 ,对中国和希腊“轴心时代”因何产生 ,为何同时产生等问题 ,提出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在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斗争中产生的,同时也是在与自然主义与客观主义历史观的斗争中产生的,不同时抓住这两条线索,就不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质,也不能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相关关系的学说,它的基本问题就是实践问题、历史问题、人的问题和自由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朱卿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3):94-99
与外国法一般将诉讼回避的对象限于裁判者不同,中国法律自古以来就规定了相当广泛的回避对象范围。其中,侦控人员被纳入诉讼回避的范围是最主要的一个特点。中国古代的诉讼回避制度产生于“公”与“私”之间的对立,因此回避对象及于许多参与诉讼的官员,而不限于审判者;近代以来,法律将侦控人员纳入回避对象的范围,除了因为检察官一度承担预审职能外,还与侦控人员在审前程序中拥有不受中立审判者制约的权力有关。诉讼回避对象的广泛性揭示出中国法律在确定诉讼回避对象时的内在逻辑,即:任何人不得参与与自己有关的案件,凡是可能因偏私对案件的公正处理造成影响的,都应当回避。 相似文献
20.
张华贵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172-177
亲属关系一经法律的调整,就会产生法律效力,即产生权利义务后果。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体现了国 家对亲属关系的态度,对一定范围的亲属关系赋予一定的权利与义务,在各国法律中都有体现,但在不同的国家, 亲属关系的效力又有所不同。亲属关系会产生哪些法律效力,这完全取决于各国法律的具体规定。一般说来,在 亲属法、民法、诉讼法、刑法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相应的效力。各国的规定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又具有不同特色。 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对亲属关系的效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亲属关系法律效力的立法 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