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孤独代代传承,抒写孤独是中国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主题。1940年代的师陀更是将孤独主题在其小说集《果园城记》中发挥到了极致。在《果园城记》中,叙述孤独与孤独叙述二者有机融合,建构和彰显了文本强烈的"孤独"主题。  相似文献   

2.
在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长篇小说创作中,萧乾的《梦之谷》和王西彦的《神的失落》所隐含的问题远非目前研究所呈现得如此简单,它们共同涉及了中国现代知识者自我身份认同、个性解放过程中两性同盟与分歧等复杂问题的叙述.它们共同彰显的是在中国传统经济伦理与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目标的双重压力下,另一种“被压抑的现代性”——个人现代性诉求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表达与书写的艰难.两个文本的存在确证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始终是一个“新旧杂陈、多声复义”的存在,对此类文本的新阐释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突破现有文学史叙述框架,呈现一个更为真实丰富的文学历史.  相似文献   

3.
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自觉追求文学独创性的作家,1946年其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的出版让他在文坛上享有盛誉,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作者用一种诗意的叙事方式围绕果园城讲述了一个个亲切又凄凉的故事.作者着重分析师陀《果园城记》中的人物形象是游走在爱情边缘的女性,孤独不得志的知识者和卑微坚忍的小人物,并探究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及作家独特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4.
师陀在其散文集《上海手札》中以犀利的眼光、精练的文字描绘“孤岛”时期上海的社会面貌,刻画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存百态,揭示国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上海手札》反映了师陀对于“孤岛”时期上海的深刻体认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校录师陀之"芦焚"时期之佚文,揭示其"一二·九"三部曲的创作过程及其文学史意义,探讨其《渔家》等别样的灾年叙事和《筏》等河患叙事以及义勇军叙事的多样尝试,考释其杂文写作、"太行山系列散文"及抒情散文《牧笛》的别样情怀,以师陀作品为例,讨论如何处理现代文学文献中似而不同的异文本问题,认为师陀不属于京派,而是一个准左翼作家或者说自由左翼作家——这对他才是实至名归的光荣归位。  相似文献   

6.
将现代性引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无疑使文学获得了一个全新的阐释角度,同时也给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阐释空间。本文试图在"现代性"参考框架下,重读《女神》,揭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鲜明的现代性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凌叔华和师陀同为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绣枕》和《桃红》分别是其短篇名作,比照之下可以看出,两篇小说在主题追求、人物形象塑造及诗学策略诸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互文性。通过互文性的角度进行解读,为作品的重新理解和阐释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夜店》是师陀和柯灵改编高尔基名剧《底层》的成功之作。改编主要表现在:一、戏剧主题的改编,从人性的憧憬到人性的荒野;二、人物形象的创造性改动;三、为适应中国文化和观众接受习惯所做的改动。  相似文献   

9.
《狂人日记》的另一种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不仅在内容上体现了反封建伦理的时代要求,而且在形式上第一次觉悟到封建伦理的潜在制约,因而改变了传统的叙事者、人物、作者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内在论争式、对话式的叙事伦理秩序,这是现代性伦理的形式体现。  相似文献   

10.
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鲜明创作风格特色的乡土小说作家。他的作品既呈现了深广的现实社会内涵,又彰显了独特的历史时代风貌,并且在写作技巧上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小说《马兰》与《结婚》呈现了与众不同的叙述特点与个性风格,凸显了文本独特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西方文化核心之形而上学所遭遇的危机,不仅在于真理之“起源”或“终极”的缺失,也不单单呈现为后现代主义者津津乐道的“不确定性”与“内在性”之间所构成的悖论,更在于“超越”于实践本身之优先性的一切理论建树形式的不可避免的塌方。文章认为,在后哲学时代,以返回“原始伦理”为契机,继续发掘和创造性地转化中国传统伦理智慧,直面以技术统治和价值虚无互为表征的现代性难题,构成了当代汉语思想复兴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斯·韦伯通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巨大的“理性化的现代性”的命题。为寻求现代性的出路,通过对“理性化的现代性”的多重意义分析,提出尉马克思的“实践主体”为现代性奠基,完成哲学的“实践转向”来重构现代性,即从理性主义回到生活世界来拯救现代性的合法成果。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转型与审美现代性批判中,近十年乡村影视“乡村-母亲”道德意象的构型,表征的是其精神画像的道德崇高。在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冲突中,“乡村一母亲”作为农耕文化怀旧与家园诉求的审美意象,内中葆有文化心理的亲切感与道德伦理的回归感。  相似文献   

14.
西方在晚清作为一个先进的"他者",打破了中国作为世界中心的迷梦,成为"现代性"的象征。梁启超的现代性思考在思想冲突与开阔眼界的交互过程中不断地改变,对传统文化由批判到回归,最后形成化合他者的"第三种文明",这是一个对他者仰望、参照再到反观、对话的过程。面向他者、共同发展的"第三种文明"思路,表现出可贵的主体独立性及与他者的协调发展空间,它构成了非西方区域独特的现代性经验,为现代性研究提供一种最有力量的反思维度。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诉求引发了三次文化高潮,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于外源性文化危机,是以少数知识精英为主体的一场文化革命;80年代"文化热"源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而近年来的"国学热"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的共同选择。从新文化运动到"文化热",再到"国学热",三种文化现象显示了在文化转型过程中文化主体正从少数知识精英扩展到普通大众,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断整合过程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战后台湾设计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设计艺术学内沉式的概念流变、图像视觉语言分析、视觉传达教育理念变革为内容,探讨和梳理了台湾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由传统的“工艺”、“图案”诸概念逐步迈向现代设计的历史脉络。分别从日据时代“侵略的现代性”、美援时代“西化的现代性”、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与设计实务中的现代性进程三个方面探讨了台湾艺术设计现代性的另类表述。  相似文献   

17.
李欧梵发掘“颓废”的现代美学和文化意义,建构起“颓废”文学史,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这可视为80、90年代重写文学史热潮下的“现代性”研究的重要一元,促成了文学史研究范式由社会政治研究范式向文化现代化研究范式转换,其中所折射出来的文学史研究的立场和标准问题,在当下学者对“重写文学史”予以重新审视的思潮下,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8.
勾勒了“魔都”上海面影的新感觉派,不仅为中国都市文学贡献了诸多创作实绩和摹写范例,也为表达“现代性”在中国都市人群内心造成的影响提供了典型标本。作为异己力量的“现代性”造成的城市外观和市民体验结构的双重“遽变”,塑造了新感觉派作家独特的创作语境及心态。他们的文字正是自身作为亲历者的心灵速写。  相似文献   

19.
对生命的关怀是跨越种族、国籍、语言的文化"大我"情怀,对边缘群体生存境遇的体察是文化"小我"情思,当文化"大我"情怀面对文化"小我"的种种跨文化相逢与跨语言表现,族裔文学就成为文化观照的一面镜子。本文以《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为切入点,发掘汤亭亭创作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丰富了当代华裔经典作家的批评话语。  相似文献   

20.
休谟"同情"原则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现代价值,在价值观教育中具有引导、整合、凝聚、开发等功能。"同情"原则在价值观教育中应用的主要难点有限度与分寸、群体与个体、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等问题。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发挥"同情"原则的作用:树立价值观教育的和谐理念;融合主导性与主体性教育;吸收多元文化的思想精华;结合情感渗透与现实关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