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科学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交叉与结合越来越密切、广泛。为适应形势的需要 ,本文着重从历史的渊源揭示地球科学与文学艺术相互交汇的内在规律 ;从发展的历程探讨其巨大作用 ;从发展的趋势提出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学艺术修养不仅是社会个体成员的重要素质 ,也是个人身心保健的重要途径。文学艺术能使人产生高品位的精神愉悦 ,使情感得到宣泄 ,促进人格完善 ,保持躯体健康。现代人不仅要通过文学艺术修养来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才智 ,更要通过文学艺术修养来精心呵护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人类由自然万物体悟到的至诚率性、众生平等、虚静无为、生生不息之类宇宙精神,与人类的文学艺术有着重要关联。在常常被视为文学艺术通则的真善美的追求中,即隐含着宇宙精神的神髓。在具体作品中,则主要体现于自然礼赞、社会理想与人生追求三个方面。在中外文学史上,许多作家、艺术家,正是凭依“宇宙人格”之素质,得赖“宇宙精神”之光的照耀,才达致了高超的艺术境界,才创造出了具有“天地之大美”之作。  相似文献   

4.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实践,主要有肯定性的建构功能、转换性的转化功能、否定性的解构功能,它们对应着实践的自由、准自由和不自由、反自由,也就在审美的领域相应地产生柔美(优美),刚美(崇高)和幽默、滑稽,丑。实践的这些功能通过审美形态制约和影响文学艺术的形态和发展。因此,实践的建构功能通过柔美(优美)的审美形态而产生自由的,和谐、阴柔的文学艺术形态;实践的转化功能通过刚美(崇高)和幽默、滑稽的审美形态而产生准自由的、激荡、阳刚的文学艺术形态和不自由的、矛盾、倒错的文学艺术形态,并实现文学艺术由古典型艺术转化为近代型艺术;实践的解构功能通过丑的审美形态而产生异化、变形的文学艺术形态,并实现文学艺术由现代型艺术转化为后现代型艺术。  相似文献   

5.
文学艺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可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史中,文学艺术有着平衡与协调的功能,当人在自然中倍受煎熬时,文学艺术用想象的方式抚慰了人类因不可避免的受动性而受创的心灵,而当人类用理性工具过度地享用自然时,6文学艺术又给人类贫乏的精神加以滋养。文学艺术在想象中对感性世界无拘无束地超专项的特性,成了人类在各种危机中的精神支柱,因此,文学艺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西文学艺术中表现善与恶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学、音乐、绘画艺术作为表现和强化“善”的手段 ,呈现出崇扬美德、表现和谐、追求圆满的特征。而西方文学、音乐、绘画艺术却表现了善恶冲突 ,甚至突出了“恶”来反映现实 ,揭示人性 ,从而表现出暴露阴暗、紧张冲突、综合繁纷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抗战时期重庆文学艺术的概貌进行了描述,全面涉及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杂文、散文、话剧、戏曲、曲艺、电影及音乐、舞蹈、美术等门类,通过作家、作品和文学艺术活动等全面反映了抗战时期重庆文学艺术的繁荣状况.  相似文献   

8.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实践主要有肯定性的建构功能、转换性的转化功能、否定性的解构功能,它们对应着实践的自由、准自由和不自由、反自由,也就在审美领域相应地产生柔美(优美),刚美(崇高)和幽默、滑稽,丑。实践的这些功能通过审美形态制约和影响文学艺术的形态和发展。实践的建构功能通过柔美(优美)的审美形态而产生自由的,和谐、阴柔的文学艺术形态;实践的转化功能通过刚美(崇高)和幽默、滑稽的审美形态而产生准自由的,激荡、阳刚的文学艺术形态和不自由的,矛盾、倒错的文学艺术形态,并实现文学艺术由古典型艺术转化为近代型艺术;实践的解构功能通过丑的审美形态而产生异化、变形的文学艺术形态,并实现文学艺术由现代型艺术转化为后现代型艺术。  相似文献   

9.
实践的建构功能与文学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实践,主要有肯定性的建构功能,转换性的转化功能,否定性的解构功能,它们对应着实践的自由,准自由和不自由,反自由,也就在审美的领域相应地产生柔美(优美),刚美(崇高)和幽默、滑稽,丑。实践的这些功能通过审美形态制约和影响文学艺术的形态和发展。因此,实践的建构功能通过柔美(优美)的审美形态而产生自由的,和谐、阴柔的文学艺术形态;实践的转化功能通过刚美(崇高)和幽默、滑稽的审美形态而产生准自由的、激荡、阳刚的文学艺术形态和不自由的,矛盾、倒错的文学艺术形态,并实现文学艺术由古典型艺术转化为近代型艺术;实践的解构功能通过丑的审美形态而产生异化、变形的文学艺术形态,并实现文学艺术由现代型艺术转化为后现代型艺术。  相似文献   

10.
《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作者吴小美等,对有些研究者从兼容性、传承性、阐释性、独特性乃至美学等方面强调文学艺术与科学的不相容,将文学艺术和科学置于相互独立和相互对立的地位发表文章,认为这种观点不利于推动科学和文学艺术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间文艺、通俗文艺和大众文艺是历史上曾经依次出现过的审美文化形态,它们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那个时代的独特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它们在本质内涵、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传播途径及作品功能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民间文艺是来自下层集体创作的口传文艺;而通俗文艺是下层文人个人志趣的文化表达。弄清这一问题,对于建设正在展开的我国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启宏 《南都学坛》2004,24(4):58-60
科学这一元素从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从文艺理论、创作思潮和作品等方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就通俗文学来说是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的翻译、创作和出版热潮,此热潮在20世纪出现了两次。就严肃文学来说,写实主义一直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牵制,那就是科学;写实主义不仅是技法上的,还是思潮性的,是现代文学的主潮;主潮的背后更有理论上的科学方法论和观念论在作支撑。这一切都反映了文学生命的历史性、普遍性的蜕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进行"文艺传播"研究的若干设想,认为把文艺研究和传播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传播学在具体领域上得到丰富,而且可以为文艺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维度。本文并从"信息"特性、劝喻方式、对文化知识的负载传承方式和娱乐性等方面,分析了文艺传播在一般传播背景中的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14.
秦邦宪作为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在延安时期他统帅党的新闻、广播、出版大军为延安文艺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他在主持延安《解放日报》工作时重视文艺宣传,调配著名文艺家负责副刊编辑,团结作家,培养新人,对延安文艺创作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积极参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为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及座谈会方向的实现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5.
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文艺学研究是文艺理论界长久以来纷争不休的话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文艺理论界出现的方法论研究热潮中,自然科学方法在文艺研究中的运用成为当时的一个热点问题。这次方法论的尝试探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忽视文艺研究的价值性、历史性,对自然科学方法在文艺研究中的适用范围和作用地位认识不清等弊病。着眼未来的文艺学建设,其成败得失都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回顾艺术与科学的发展历史,论证了科学领域的进步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源泉和推动力,分析了信息时代艺术与科学的紧密联系,并展望了信息时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倡导艺术家积极地去应对信息化浪潮的冲击,用新的观念和形式反映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托洛茨基的文艺思想很丰富。他认为所谓“无产阶级文化”是不存在的,但要加强新文艺的建设。联共(布)对文艺的领导,要按照文艺的规律进行。作家应加强思想修养,充分把握文艺的特殊性能,处理好与阶级、群众的关系。对文化遗产要有选择的继承。托洛茨基文艺思想的核心是创建社会主义新文艺,具有批判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特点。我们应该重新研究和评价,借鉴其中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是当前国际社会正在寻求解决方案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民间文学艺术权是一种"特别权利",它类似于知识产权,具有非物质性,但又不同于知识产权,它在权利性质、创新标准、客体范围等方面与传统知识产权都存在较大差异.它表现为非个体专有的独占性、长期性、不可转让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文学艺术是否拥有“历史” ,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汤因比说过 :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文化领域不存在线性发展理论 ,甚至不存在进步 ;但借助现代生态学理论 ,可以对其“演替”进行描述 ,并取代“发展”、“进步”的理论概括 ,为跨文艺学、生态学的“历史”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