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洁是当代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反响颇大。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以下简称《爱》)曾引起过热烈的讨论,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以下简称《翅膀)》又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张洁小说明显地呈现出重抒发的艺术特色,这是张洁最为鲜明的创作个性。关于张洁小说的许多争议,都与如何理解评价这一特色有关。本文试图从思想内容、人物塑造和艺术表现三个方面探究一下张洁这一创作个性的表现形态及其艺术得失。  相似文献   

2.
《沉重的翅膀》自1981年在《十月》第四、五期连载发表,到1984年出版单行本,作者张洁对其一共进行了三次修改。虽然没有“伤筋动骨”的变动,也没有“面目全非”,但是这种改写本身就体现出了社会转型期文学批评的特色。张洁的改写确有艺术上精益求精的追求,然而更多的还是来自政治批评的压力,这使得表达中国人变革梦想、预见历史潮流趋向的改革文学创作,在理论与实践上都遭遇了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波折。  相似文献   

3.
张洁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著名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迅速而敏锐地记下了中国当代生活的急速变化,及时地表达了新时期人民的审美意识,在国内外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以下简称《爱》)曾引起过热烈的讨论,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也掀起过轩然大波,但无可争议的还是她独特的艺术才能。作为一位张洁的热心读者,本文试图对张洁小说的艺术特色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揭示了改革开放初期工业战线从部领导到工厂普通工人对经济改革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鞭挞和抨击了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旧思想、旧作风、旧习惯势力,讴歌了郑子云、陈咏明等人为改革而进行的悲壮斗争和义无返顾、一往无前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沉思和深重的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与“五四”文学注重通过对外部的剖析和关照来表现女性意识的觉醒不同 ,张洁更注重对女性内部的审视和反思。在张洁的众多作品中 ,《爱 ,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三篇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集中体现了张洁的女性解放思想和女性意识的张扬 ,并呈现了她对女性问题思考的连续深入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6.
“谁是张洁?什么是张洁?哪一个是张洁?”1985年,张洁的好友、女作家张欣辛在专论张洁文章开篇的三个问句象一个预兆,给熟悉张洁的读者对她即将“变异”以警示。Ill那时,张洁最具影响力的一批作品如《爱,是不能忘记的》、《衫L重的翅膀乡、《祖母绿》、《方舟》等,不论创作的基调还是创作意图都甚是显豁,不论她采用“温柔感伤”的语调,还是疾愤昂扬的抒情形式都是在维护着一个乌托邦,一片纯净的心灵世界,一道耸立于时代的分裂、动荡、摧残、扭曲、贬斥一一荒诞时间流程中——的精神防线。张洁将一颗“脱俗”的心急切地呈送给读…  相似文献   

7.
张洁的许多作品被人们认为是女性文学的重要读本。男性主题成为近年来研究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性别主题。在张洁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作者从对理想的男子汉的呼唤到对现实中的男人的失望鄙夷乃至诅咒仇视的态度的嬗变。这一方面标志着文本对男性神话的消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者一定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
寻求·呼唤·渴望─—读张洁的散文《拣麦穗》刘慧珍张洁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拣麦穗》就是她的散文佳作。张洁曾明确表示过“文学对我日益不是一种消愁解闷的爱好,而是对种种尚未实现的理想的渴求:愿生活更加象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样子。”(《我的船》)她又认为“人类...  相似文献   

9.
文学与宗教异曲同工,宗教成为集体无意识影响作家,文学中渗透着宗教情韵。中国当代作家张洁的小说《祖母绿》,就具有着浅淡的宗教气息。  相似文献   

10.
张洁的《无字》再获茅盾文学奖,使这位优秀作家和她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再次显示了鲜明的时代气质和局限。《无字》中描绘的性别战争,寻求的女性自救之途,都颇有惨烈的意味。张洁是借助世纪末一场古典爱情的破灭,来表现她痛苦的理想主义的最后回响的。  相似文献   

11.
张洁的《拣麦穗》以女性特有的独语,反映了一种世俗的荒诞意识,在对非功利的纯真感情的执著追求与呼唤中,折射出作者的"恋父情结"与"柏拉图式精神恋爱"。《拣麦穗》题材新颖、构思独特、用戏剧化的话语结构、象征主义手法和寓意,以独步卓然的创新足迹,对推动散文文体的时代嬗变,作出了探索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我们靠着西方文论中国化的方法,建设了我们的现代文论。但这毕竟是一种鹦鹉学舌式的文论、冷淡了民族传统。传统文化有糟粕,但更有大量的精华能够借鉴。从钟嵘"滋味"说可以去理解文学的继承和创新理论,从司空图"韵味"说可看文学风格理论,可以从梅尧臣、欧阳修、苏东坡的平淡有味论分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张戒"意味"说能够让我们去认识生活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相似文献   

13.
赵树理的创作与"赵树理方向"并非同一的,二者之间存在微妙差异。前者是作家生命经验和内在文化认同的体现,是由内而外勃发的自觉追求;后者则是意识形态话语阐释的结果,是外在的文化解读,源于一种求证的话语需求。因此,赵树理的创作与《讲话》之间是一种契合关系,而非简单的询唤与被询唤关系。艺术功利主义的创作主张与形式上的创新追求,使赵树理的小说恰好适应了意识形态话语的需求,因而被推崇为一种"方向"。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使赵树理的艺术创作表现出"不合时宜"的游离,因而遭遇无所适从的尴尬。  相似文献   

14.
陆机北上入洛,得到张华的激赏,顺利的融入到洛阳贵族群体。那么,张华为什么如此激赏陆机兄弟?其原因有三,一是陆机玄妙的谈吐、不凡的仪容气度得到了张华的认同。这与西晋仕群体的品评风气有关。二是陆机的博学的旨趣、奇高的才情、典雅的诗文及预流式的文学观念,得到张华器重。这与张华的文学领袖身份和对文学命运的思考有关。三是张华政治上力主伐吴,陆机作为吴国的文士的代表、"南金"领袖被张华延引,增加了张华的政治砝码。这与张华的政治身份有关。  相似文献   

15.
改写理论视角下,翻译是一种改写,译者受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制约。通过分析葛浩文翻译的《沉重的翅膀》在以上三种因素制约下对原文的改写,总结出葛浩文发挥译者主体性的特点,进而发掘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改写理论视角下可操作的维度。  相似文献   

16.
《人间词话》的"境界"说是王国维"忧生诗学"的核心内容,王国维以"境界"为基点,对其建立在"忧生"与"解脱"基础上的"忧生诗学"之理论内涵、结构肌理和价值取向进行深入察析。境界有文学作品之境界、创作主体之境界及读者之境界三层含义,其中遥寄了王国维通过提升主体之境界而提升读者之境界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7.
《奥兰多》是伍尔夫创作中别具一格的一部"小书"。以往关于《奥兰多》的评论或关注其间的"雌雄同体"思想,或探究"奥兰多"这一形象在不同文学文本中的演变,或从伍尔夫与奥兰多的生活原型维塔之间的关系出发,以同性恋研究等角度讨论该文本。从修辞性叙事理论的角度重读这一文本,可以看出伍尔夫在创作形式上孜孜以求的革新,她对于"如何叙"的深度思考成就了《奥兰多》在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8.
依照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法则,一种新兴的文学只有在获得了垄断作家合法定义的权利后,才能获得自身的合法生存权。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因全面打破传统"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彻底扭转传统小说由"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表达方式及由此引发的对传统审美趣味和阅读机制的全方位颠覆,先锋作家自我话语权的确立经过了相当错综复杂的过程。首先,先锋作家取得作家身份上的认证,然后又力求通过先锋批评家的话语支持、创作谈、座谈会、散文随笔、访谈录、对话录、演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确立自我话语权,最后经当代文学史各家对先锋小说在当代文学史上地位的定位和塑造,先锋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合法性地位显然业已建立。  相似文献   

19.
元代散曲"诗乐一体",其中的"三句对"又名"鼎足对",或称"三句鼎足对",体现出绘画美、音韵美、意象美的审美意蕴。马致远、乔吉、张可久、徐再思等以赋、比、兴的手法写景寓情,以鲜美而易逝的意象叠加成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景,再配置优美而又充满活力的声韵,从而体现出审美化的人生态度及隐逸情调,实现了对自由旷达人格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