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世界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各民族人民在自己所生成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出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不同,又使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民族文化,或称为文化的民族性。这样.也就使得我们的世界涌现了多种文化体系,或称为文化的多样性。甚至可以说。世界上有多少民族。有多少国度,就有多少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兰永海 《职业时空》2008,4(8):180-180
民族文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广义的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一成果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方面的成果。狭义的民族文化专指民族的精神创造,也可以说是民族人文文化,是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的总和。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离开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族文化就不成其为民族文化,就会失去民族特色,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按照一般理解,我们本文所说的民族文化是指狭义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过往的历史中形成的具有明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陈小红 《职业时空》2008,4(3):I0001-I0001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整个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是涉及到一个国家、民族的中心价值体系进而涉及到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本问题”。文化的全球化正冲击着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的独特性。民族文化淡化或消失,必将带来民族生存、国家安全方面的危机。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包括文化教育。因而在大学外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外,对学生渗透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郭青 《现代妇女》2014,(12):372-373
民族艺术是各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各个民族审关的精髓之所在。我国丰厚的丈化底蕴为民族舞蹈走向市场带来强大的潜在商业价值,只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遗产,才能使民族舞蹈在走向市场时赢得众人的关注。当然,就任何一种文化而言,最重的不只是它的继承性,还包含有它的创造性。危在旦夕的并不仅仅是文化的遗传,而是创造文化新形式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讨论研究中国民族舞蹈走向市场时既重视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更强调文化新形式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文化全球化凸显了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的现状正呈弱化趋势。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应注重在大学校园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导向作用,增强大学生利用文化信息资源时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网络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重视培育大学生文化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体现,文化建设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之下如何调整与转化的问题。当代中国充满着诸多文化矛盾和价值冲突,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文化危机是更为深刻的民族危机。通过正确认识文化建设的动力,文化建设的原则,复兴民族文化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乃是当今国人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发展史实质上来说是一部文化的发展史,文化是影响民族发展和进步的根,是一个民族深深的烙印,在促进社会主义发展以及祖国繁荣昌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三农”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的新形势下,农村文化的落后性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根源性问题。因此.认识到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探索更多地利于文化工作得以创新和进步的良好途径.逐渐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中的重任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全球化对文化多元化的冲击 尽管民族和民族国家自产生以来曾受到过各种思潮(如无政府主义、世界主义以及国际主义等)的质疑和反对,但在有效的文化力量对比中,重心迄今依然保持在民族文化和民族国家这一边。可是我们也应看到,当代一系列技术革命和制度变迁已经大大地改变了过去那种力量对比关系,使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在未来的竞争中确实增加了脆弱性和易变性。高新传播技术尤其是国际传媒大亨的出现,已经使全球文化交流成为一体,致使当今的文化交流,无论从范围、强度、速度,还是从多样性来说,都远远超过了以前的规模,是过去时代所无法比拟的。相比之下,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及其制度方面的重要性无疑会大打折扣。加之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总是利用既有的科技优势,凭借因特网、大众传媒和各种舆论工具,不遗余力地宣扬西方主流文化实践和价值观,以单一的视角告诉人们应该如何生活,强调西方主流文化的一元性,预言未来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与此同时又以贬损和牺牲其他多元文化视角为代价,严重地损害了其他非西方的区域性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文化作为民族教育研究的基础问题,在民族杂杂居地区的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要合理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有效的文化传承模式,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本文从教育内容选择的意义和原则,教育内容体系的统一性与多样化对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的文化传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林海华 《职业》2013,(32):72-73
本文针对中职生语文基础差,文化素养低,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提出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对对联、猜字谜、学古文、写诗词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引导学生学习国学,达到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韩萌萌 《现代妇女》2013,(11):100-100
众所周知,青海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每一个民族存在的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必将产生不同的文化体系。谈文化不得不涉及的一个核心问题即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在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三者关系中扮演着主导的角色,是民族问题最终解决的重要环节。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群体里的精英阶层.在高校这样一个文化传承的典型之地,文化认同至关重要。本文将在青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状的把握上,提出文化认同的理论路径和实操路径:  相似文献   

12.
作为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的一个重要参与,“文化民族主义”并非一个陌生的名词。对中国而言,它是一部分国人因国家的生存困境而在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层面上所产生的文化焦虑。具体说,尊重和卫护中华文化,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审慎吸收现代西方先进文化,以重建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期望由民族文化的复兴而至民族国家的复兴,是20世纪尤其五四后中国文化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和演变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此无意对这一复杂的进程作全面考察,而仅对现代新儒家在其重建儒家精神背后所具有的民族国家关怀作一…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的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柱。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都提到了文化的重要性,这些都揭示了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性质上看,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从历史方位上看,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从特征上看,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颜色是人类对客观物质某种属性的反映,由于民族的文化不同,造成了对颜色词的理解和实际使用上的差异.分析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是了解中阿文化差异的一种手段。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尝试展现中阿文中颜色词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晓惠 《老年世界》2007,(15):24-25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同为中华文明的主要源流和组成部分。草原文化以游牧文化为主体,即原生文化,包括草原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中创造的次生文化,和草原地区非游牧民族创造的共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必须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妥善处理事关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的一系列重要关系,包括:维护文化民族特性与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关系,坚持文化指导思想的一元性与提倡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性的关系,文化的社会效益属性与经济效益属性的关系,文化发展改革中政府引导监管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关系等。唯有改革创新才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的道路虽曲折但前途充满着无限光明和希望。  相似文献   

18.
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来说其自身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多样性,其主要价值就是能够有效体现民族生命力与创造力。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尊重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为了更加有效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我们应当对各个民族自身不同文化与风俗进行了解与掌握。因此,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民族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两家可以为化解“文明的冲突”、实现“文明的共存”提供有意义的资源。我相信,在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中同样有可以化解“文明的冲突”并实现“文明的共存”的有价值的资源。是用“文明冲突论”来处理各民族、国家间的问题,还是用“文明共存论”来引导人类社会走向和平共处,这是当前必须认真考虑和慎重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文化自信对国家文化发展的作用,要求我们时时刻刻坚持文化自信,传承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此,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其重要性,明确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文化发展现状结合起来,了解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具体体现和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