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共有160家大中型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1亿元,分别占企业总数和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的3.2%和85.4%。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是五、六十年代建设的,有不少设备工艺陈旧,设备老亟待更新。据省工业普查办公室提供的资料,甘肃省全民所有制大中型工业企业通用设备利用率只有20%—70%,其中,锻压设备利用率38%,铸钢设备利用率69%,铸铁设备利用率65.8%,热水处理设备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我国会计工作领域出现会计核算失真问题并不是偶然的,除了物价变动和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等因素造成失真之外,制度的、体制方面的原因是更深层的原因。 一、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弊端。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是一个从财政到企业会计垂直一体化的体制,“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这种体制已经不适应改革开放的现实发展,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国家财政制度存在着尖锐矛盾。例如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揭取方法采取直线法,折旧率非常低,又不会部留给企业,以至企业设备老化严重,固定资产不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独资、联合兴办企业 1、凡来我县独资、合资兴办企业的,在场地、劳力、交通、能源上给予方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优先办理营业执照,银行在贷款、开户、经营结算等方面优先安排。 2、合资联营兴办的企业,其固定资产折旧率,可以比原规定提高1—3%;允许按企业实际销售收入总额提取1—3%,做为新产品开发基金,列入销售成本。 3、独资兴办的企业,由客方自主经营,产值可纳入原地统计。 4、合资兴建的企业,如以补偿贸易形式,在规定期限内还清客方投资,再优惠销售价的1—5%,供应产品3—5年,长期联合经营的实行税收优惠。 凡外地与我县合资兴办或联合改造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计规模,建设期间,免征建筑税和土地占用税。投产后,免征三年税收。免税期满,纳税仍有困难的,经税务部门批准,还可给予照顾。 对经济联合组织实现的利润,可以“先分后税”,也可以“先税后分”,实行“先分后税”办法的联合体各方,回原地交纳所得税。 5、凡帮助我县销售滞销产品的,可按销售额的1—2%一次性发给销售奖。 6、对来我县兴办创汇产品的企业,独资经营的所得外汇全归客方;合资经营的所得外汇,客方从优分成。  相似文献   

4.
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用最新技术装备工业部门,既需要新建一批高、精、尖的企业,还需要对现有几十万个企业在充分利用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速更新和改造,而后者在目前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用先进技术来更新改造原有工业设备,首先碰到的是资金问题。按照我国资金管理体制,这部分资金主要是通过折旧基金的形式,逐渐积累起来的。而现行的折旧管理制度,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却面临着这样几个突出问题:第一,折旧率很低,提取的折旧基金不仅额小,而且大部分又都上缴国家和主管部门,企业所得廖廖无几,办不了多少事情,第二,未使用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往往造成企业对设备利用情况漠不关心,出现了大量的闲置;第三,相当数量的折旧基金改变了使用方向,没有用于更新改造。上述问题的存在,使我们改变技术落后面貌的工作进展缓慢,绝大部分老企业的设备仍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上,生产效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大量地生产出七十年代的产品来呢?若长此下去,全面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有落空的危险。因此,研究现行基本折旧制度存在的弊病并加以改革,是当前经济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困难是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资本金严重不足,负债比率过高,大多数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而“拨改贷”常常被认为是企业高负债的主要原因。但据经贸委的一项统计,“拨改贷”资金占国有企业总负债的比例不过4%。据统计,国家预算内投资占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例1991年为10.2%,1992年为63%,1993年为60%。即使国家预算内资金全面“拨”给企业,企业负债率也不会降低多少。因此,从总体数量上看,在企业增资减债的措施中,“贷改投”所能起的作用并不是主要的。为此,人们寄希望于“债权转股…  相似文献   

6.
这是孙冶方1962年上半年到1963年上半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研究班讲授《社会主义经济论》的一个专题讲稿。在这个专题下,孙冶方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论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固定资金周转的特点以及固定资产的损耗和补偿问题。孙冶方还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批评了解放初期从国外移植过来的那套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制度,对企业折旧基金的管理、折旧率的计算,提出了改革主张。这份讲稿是研究他的国家、企业权责划分理论流通理论的重要材料。我们首次公开发表,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7.
桂林市大中型工业骨干企业,目前已发展到45个,这些企业仅占全市企业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的11.57%,但其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市工业企业的69.22%左右,产值(现行价)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7.14%,上交利税占全市利税总额的69.84%。这些企业资金相对集中,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比较先进,创造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的名优产品,不仅为桂林市提供巨额的财政收入,而且是桂林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物质力量和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8.
李强 《晋阳学刊》2002,(5):109-110
固定资产修理费是指企业为修理固定资产所支出的费用,是保证固定资产正常运行,确保安全生产及持续经营的一项费用。它是企业为了保证各项资产在规定的使用期内能够正常使用所必须的支出。企业内部所有的固定资产由于使用而形成有形或无形损耗,都需要进行修理来恢复资产的使用性能,以达到企业生产正常运行。但如何用好这项资金,控制好这项费用的支出,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使用效益,必须加强以下几个环节的管理。1.加强修理费资金的有计划管理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修理费资金同样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资基础,是影响企业生产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认真清理了经济建设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经济工作实行了从片面追求产值、速度转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战略性转变。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摆到了重要地位。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更改资金及其它措施投资逐年增加,1978年为168亿,1979年为176亿,1980年为187亿,1981年为225亿,1982年为290亿,1983年为358亿。1983年比1978年增长一倍多。这对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这几年更改投资的状况和技术改造工作的进展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1、相当一部分更改投资没有真正用于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企业技术进步缓慢。不少地区和企业从局部利益出发,用更改投资搞新建扩建和新的“小而全”。据统计,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更改投资中,1982年有40%、1983年有32%用于基建性质的新建和扩建。2.基建投资与更改投资的统筹安排和综合平衡不够协调,更改投资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有所剧弱,影响了对整个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有效控制。3.一些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方向和技术政策、装备政策不明确,产品技术选择动摇不定,频频改变产品方向,有些更改投资成为无效或低效。如何提高更改经济效益,加快企业技术进步,这是当前应当研究和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企业自有资金的性质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实行利润留成,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有一部分留归企业自行支配,形成企业自有资金。在现行经济体制下,企业自有资金是通过提留各项专用资金形成的。主要是:(一)留给企业使用的更新改造资金。根据国家规定,从1978年起,除县办工业、农牧企业和按产量提取更新改造资金的采掘、采伐企业以外,所有国营企业提取的基本折旧基金,百分之五十留给企业使用,百分之五十随同企业利润上缴国家统一使用。(二)大修理基金。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折旧率提取大修理折旧而形成,全部留归企业支配。(三)利润留成。从1980年起,绝大部分国营企业都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采用基数利润留成加增长利润留成的办法,从实现利润中按核定比例提取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在以上三项资金中,利润留成是企业自有资金最主要的来源,也正是它,决定着企业自有资金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缘何落后:低折旧的报应当前,大家都认为现有产业技术的落后局面急切需要改变.但是如果没有对现有产业技术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充分揭示以前就作匆忙调整,有可能只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促成了如今产业技术落后局面呢?依笔者浅见,是长期低折旧的积累效应.(一)低折旧下的放大功能.众所周知,我国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极低,大体在3—5%之间.也就是说,固定资产设备的平均使用周期为20—30年.不难设想这种格局下新产业形成的困难程度,第一,期望以陈旧的设备生产高性能的产品,不过是一种幻想.第二,接近自然寿命终了期的设备,本身就不可能带来高产出,而超出这一期限的的设备,则其消耗与产出之间更不成比例,因为陈旧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受早期技术所限,消耗已经偏高,加上长期磨损和维修所造成的性能下降,消耗被进一步扩大,就是说,不仅设备本身生产不了具有优势的先进产业设备,而且把相当一部分有可能形成新产业的社会财富给无端地侵蚀,损失更新的条件,为更新设置障碍;第三,由于设备长期低效运转,技术进步的幅射能力被严重削弱.简单地说,在国外,20  相似文献   

12.
分析整个80年代我国投资运行特点,明显存在着产业选择低度化倾向。这种低度化倾向阻碍了产业高级化进程。本文结合浙江实际,就此提出探讨意见。 一、产业选择低度化倾向表现特征 (一)、骨干企业投入不足。从全民企业看,1986——1989年4年合计,大中型企业产值占全民工业产值54.2%,而大中型企业的更新改造投入只占全民工业的34.2%,一些大中型企业得不到应有的设备更新,企业的设备潜力已经挖尽,原有的优势逐步损失,发展步履维艰。例如浙麻、杭钢、衢化等企业,建厂初期至80年代初,设备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居先  相似文献   

13.
进入90年代以后,新疆石油管理局油田发展出现了停滞的趋势及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产量增长缓慢,大型整装油田发现较少;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油田科技工作者制订了甩开勘探的战略方针,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勘探逐渐转向沙漠腹地,勘探难度较大,勘探费用成倍增长;加之折旧率低和折旧基金的挤占挪用,损耗的固定资产得不到足额补偿,致使设备老化、带病运转、超役运营现象严  相似文献   

14.
孙冶方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及至“四人帮”倒台后,在周密调查研究和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去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和改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强调在计划经济中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提高利润指标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用资金价值量划分国家与企业,扩大再生产和简单再生产的权限;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加强老企业的技术改造;等等。这些见解,对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怀着向冶方同志学习的心情,就冶方同志的有关体制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谈点认识,就教于经济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近年来辽宁在技术改造中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我认为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增加技术改造投资比重。应本着“先生产后基建,先革新改造后新建”的原则,适当加大技术改造资金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的比重。辽宁是老工业基地,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任务重,而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资金又严重不足。以1980年为例,名义上技术改造资金为13.6亿元,而真正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只有6.1亿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技术改造资金不足是造成现有企业设备更新速度慢的主要原因。今后,应逐步提高技术改造投资在国家总投资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6.
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以外的,由地方、部门、企业及个人自筹的所有固定资产投资。近十年来,由于财政、投资、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高度集中的投资体制已逐步为多层次、多元化投资主体并存的投资格局所取代,因而出现了投资资金来源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预算外投资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预算内投资的增长速度的局面。据统计,1987年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国家预算内投资仅占13.1%,而预算外投资却占86.9%。预算外投资的迅猛发展,对于打破过去由中央一统投资天下的局面,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然而  相似文献   

17.
(一)据统计,建国以来由国家直接投入进行固定资产建设资金达4万多亿元。截止1992年,全国所形成的国有固定资产仅1.6万亿元,只占实际投入的41%,国有资产平均每年以500亿元的速度在流失。1994年全国清产核资表明:国有企业资产损失严重,资金挂帐数额巨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空壳化。根据重点分析表明,约有27.6%的国有企业帐面负债总额超过资产,另有21.5%的国有企业若以损失的挂帐抵所有者权益,则企业已经完全空壳化了。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如下:1.投资决策失误造成资产流失微观投资行为和中观投资行为短期化。在比较利…  相似文献   

18.
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金融管理处张贵荣同志,就开拓西北地区资金市场及其融资方式撰文认为:从西北地区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缺乏良好的投资环境,对外来资金的吸引力差;受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制约,资金使用效益差。拿甘肃来说,八五年百元产值利税率比全国低16.5%,预算内企业资金利税率比全国低50.5%。但也要看到西北地区的优势,表现在资源丰富,能源丰富,同时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已有相当规模的工业基础,拥有一批技术力量密集和固定资产庞大的工业加工能力。从货币形态的资金运动看,西北地区有雄厚的资金潜力。首先由于重工业比重大,相当数量的企业储备高,生产周期长,加上其他因素,导致资金占用多。拿甘肃来说,八五年产值资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认真清理了经济建设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经济工作实行了从片面追求产值、速度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战略性转变,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摆到了重要地位。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更改资金及其它措施投资逐年增加,1978年为168亿,1979年为176亿,1980年为187亿,1981年为225亿,1982年为290亿,1983年为358亿。1983年比1978年增长一倍多,这对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这几年更改投资的状况和技术改造工作的进展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1.相当一部分更改投资没有真正用于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企业技术进步缓慢。不少地区和企业以局部利益出发,用更改投资搞新建扩建和新的  相似文献   

20.
论政府对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间接调控刘长庚(湘潭大学国际金融管理学院)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上等于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政府不但控制了企业的新建、扩建等工程,而且控制了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的所有制结构"大而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