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长油田是我国发现和利用最早的油田。在西方近代石油工业迅速发展并对我国造成冲击时,清政府开始了对延长油田的开发,但由于技术、资金、人才的缺乏,延长油田的开发长期停留在时断时续的状态下。新中国成立后,在大力发展石油工业的背景下,延长油田的勘探开发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1997年产量超过100万吨后,延长油田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0年后,油田的总产量超过了1000万吨。延长油田的发展,基本折射出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有很多科学上、技术上、管理上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玉门油田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石油工业基地,为我国其他油田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诸多支援,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玉门油田还是我国石油工业各种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实验基地,为我国各大油田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玉门油田能够做出这些贡献,既有历史的必然,也有自身的发展,更有我国体制因素作用其中.玉门油田的贡献值得我们铭记,这其中所体现的深层次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一批中小油田将陆续投入开发。开发方案的制定和经济评价工作日益显得重要和迫切。经济评价是油田开发前必不可少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是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和被开发油田能否达到预期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 我们对一个开发方案总的要求是根据油田地质部门提供的可采储量,确定技术  相似文献   

4.
石油工业上游工程是指油气勘探、开发,油田建设、油气集输等生产过程。它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投入量的多少。而我国石油工业上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难度的进一步加大,上游部门资金短缺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据有关部门预测,“八五”期间,投入缺口加上亏损的总和将达1500多亿元。资金短缺这个问题不解决,石油工业维持简单再生产都会成问题,它将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分析资金短缺的原因,找出解决资金短缺的对策,对于完成“八五”期间的奋斗目标,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面临两个根本转变,石油工业确立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的基本思路。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是极其重要的课题。文中以我国后期开发油田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影响经济寿命的因素入手,提出了经济寿命的计算方法,并首次采用系统集成建模与仿真思想,建立了能反映后期开发油田生产规律的技术经济指标预测模型、经济寿命计算模型、采炼一体化黑箱模型、成本动态控制模型、措施优化模型,同时还结合油田实际情况,提出了延长后期开发油田经济寿命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石油企业多种经营的基本特征与方向 (一)石油企业多种经营的特征性定义 石油工业作为资金、技术、劳动综合密集的产业部门,尤其在我国对石油工业主要实行计划控制的情况下,如何划定石油企业多种经营的外延,并给出科学的内涵,是几年来石油经济理论界一直讨论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我国石油工业的特点,提出一个石油企业多种经营策略的特征性概念,即,石油企业多种经营是相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单一经营而言的一种经营发展策略与方式。石油企业在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生产、运输、销售的同时,在国家政策与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油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及科技资源等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拓宽经营面,开展一些与油气产品有关或  相似文献   

7.
我国石油战线具有在实际工作中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好传统。石油战线的广大职工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不断加深对石油成因及油田勘探开发规律的认识,艰苦创业,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可以这样说,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史,既是一部石油职工的艰难创业史,也是他们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胜利史。大庆工人的“两论”起家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是这部石油工业发展史上最为灿烂的一章。  相似文献   

8.
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水网地带,有一座石油城——江苏油田。地处古城江都市,百里油区分布在古镇邵伯、真武、洪泽、金湖等地,被大运河簇拥,素有“水乡油田”之称。到目前为止,它是我国南方最大的陆上石油工业基地。七十年代,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石油化学工业部组建了江苏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于1974年4月23日在北京成立。抽调了胜利、四川、青海、克拉玛依、长庆等油田的职工来到江苏,揭开了江苏石油勘探开发的序幕。 1995年12月26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这是值得江苏石油工人自豪的日子!经过两代石油人的共同努力,20年的风霜雨雪,终于实现了邓小平同志37年前的愿望,实现年产原油  相似文献   

9.
全能力开发企业在发达国家占50%以上,在我国则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石油行业虽发生一些变化,由于只是强化旧体制的作用,几十年形成的封闭现象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所以,不论是在解决燃眉之急(储量和投资)方面,还是从石油工业的发展着想,都存在观念更新和急需深化改革的问题。本文力图结合目前油田实际,探讨深化石油企业改革,进行全能力开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石油产地。清末新政期间 ,清政府开始重视工矿业的开发 ,西北地方官员纷纷行动 ,积极规划开发西北石油资源 ,力图建立西北近代石油工业。在他们的努力下 ,西北石油工业的近代化得以启动。  相似文献   

11.
石油工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风险很大的行业,就美国而言,在石油工业方面可以说是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国家之一,但勘探的成功率也只有10—20%左右。例如勘探开发北美阿拉斯加油田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冒了很大的风险。据美国阿科石油勘探公司退休总裁H.C.JAMISON先生说,该公司在这个地区打了十口探井,全是干井,打到第十一口井才发现有油。美国1985年勘探开发投资估计350亿美元,要打8万多口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石油工业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的石油工业,我们将依据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石油工业的现有产业组织形态进行初步的判断和分析,从而为我国的石油工业确定出适宜的产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从油气资源特点看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油气资源较为丰富,并且探明程度低,资源潜力大;但资源分布不均,剩余油气资源进一步勘探难度大、成本高。从油气供求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石油工业将长期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制定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战略:1.处理好经济效益、国家经济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2.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的勘探开发兼顾;3.石油资源与天然气资源兼顾;4.加快石油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试论油田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模式石兴春,刘积顺(玉门石油管理局)搞好油田企业,关键是转换经营机制。确定油田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模式,是做好经营机制转换工作的基本前提。为此,本文从剖析油田企业经营机制的现状入手,结合石油工业的实际,试图提出油田企业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油气田开发转向难度大的低渗透、超低渗透油田资源,同时对老油井进行二次开发。在财务系统中,油田企业将新打井的资金划分为投资,将老井的维护和改造资金划分为成本,人为地将投资和成本分裂管理。究其原因,既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也是油田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实需要。超越预算理论可从预算编制的源头解决投资成本分裂管理的问题,我国石油企业要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借鉴超越预算理论,实现投资与成本一体化管理。当然,现阶段石油企业并不具备实现全面超越预算管理的条件,但可实施适应现状的超越预算管理,通过改进预算编制制度、建立综合评价目标、加强投资成本管理等措施,实现油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那么,如何转换石油企业经营机制呢?本文从石油企业经营机制的现状入手,分析、寻找转换油田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路线”和“着力点”,以期抓住主要矛盾,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 一、油田企业经营机制的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1年国家对石油工业实行的全行业亿吨原油包干,给石油工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石油行业又在油田企业中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这对促进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17.
从五十年代起,石油诗便伴随我国石油工业的兴起而诞生并不断发展,石油诗的创作队伍也在一天天地壮大起来。 1952年,我国经济建设一开始,著名诗人李季就打起背包来到了玉门油矿,担任矿党委宣传部长。诗人长期生活在油田,写下了大量反映创业者生活的诗作,  相似文献   

18.
胜利油田是我国华北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也曾是中国第二大石油基地。从胜利油田"华8井"和"营2井"的发现入手,分析了胜利油田会战初期遇到的问题,探究了造成该问题的真正原因,总结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其给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油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在油气资源开发、管道建设、炼油化工及油气田对外合作、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难度大;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石油供需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油气发展的战略应继续贯彻"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油气并举、厉行节约、建立储备"的方针,根据我国资源分布特点,东部挖潜,延长稳产期;西部加大投入,实现增储上产。在战略部署上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10年,从1991年开始我们将跨入一个新的五年计划时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下一个五年计划和未来10年里,我国石油工业将会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迫切需要尽早做出科学的战略抉择,以保证90年代的我国石油工业能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为此,笔者试图在本文中就90年代我国石油工业战略发展的几个着眼点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有关部门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