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法国当代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把周宁人的钢材市场当作一个布迪厄意义上的场域理解,周宁人是通过他们在场域中生成的惯习并根据掌握有的资本形塑着钢材市场,同时钢材市场也造就了一个总人口不到20万的山县却有6万人在从事钢材贸易的钢商群体,这体现了行动者与场域社会是个相互同质同步的互动关系。借助布迪厄的“场域—资本—惯习“分析周宁人钢材专业市场的行动逻辑,可为我们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进一步理解专业市场,具有学理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林生 《兰州学刊》2008,(10):106-108
从“国家-制度”的结构性变迁经济学视角理解专业市场的形成与演化具有宏观制度层面的理论意义,但无法更进一步理解像周宁县人在上海创建的钢材市场其本身内有的特定行动逻辑和规律。运用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这种“社会-行动”分析框架,文章认为周宁县人运用其资本与融合自身的惯习形塑着钢材专业市场,同时这个有其特性的市场场域造就了一个人口不到20万却有6万人在上海及周边地区从事钢材贸易行业的一个经济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3.
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场域"和"惯习"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场域-惯习"论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布迪厄不仅阐述了场域和惯习的基本含义,而且分析了场域与惯习之间的多重关系;布迪尔的"场域-惯习"论在社会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俗化理论和宗教市场论构成了当代宗教社会学的两大理论范式,然而,学界却忽视了应有的另一重要研究范式--宗教场域论.实际上,布迪厄关于场域的理论观点对于宗教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结合彝族社会和毕摩教的实际,可以从关系、惯习、资本三个方面阐释毕摩教作为一个宗教场域的基本特征、实质内涵和运作逻辑.全面理解和把握宗教场域的意涵,有助于对宗教现象进行一种新视角的诠释与解读.  相似文献   

5.
“场域-惯习”视角下的水电移民长期补偿安置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从移民安置的场域、资本、惯习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出发,构建水电移民安置方式分析框架。应用该分析框架对水电移民长期补偿安置方式实施的原因、存在的风险和可能的变化进行社会学解读。  相似文献   

6.
布迪厄的阶层场域论与阶层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鸿 《学术论坛》2005,(1):151-154
布迪厄的阶层场域论对我们理解阶层的形成很有启发。他认为,在场域或社会空间中位置相近的人,就构成一个阶层;而阶层的差异是由各种资本的实际占有量和资本的结构决定的;不同阶层的成员,总是在各自阶级惯习的约束下,带着自己特有的阶层秉性,进入不同品味的场域,并通过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来表明自己的阶层身份。我们由此得知,阶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资本要素,但也受惯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场域和惯习这两个概念在布迪厄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布迪厄用场域和惯习的概念力避主客观二元对立的思想,为传统理论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全文主要从场域和惯习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侧重阐述场域和惯习在现实生活中对消费者消费倾向的影响,并对在物的消费和符号消费方面所体现出的社会差异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我们研究中国古典文人园林背后的社会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文人园林在遵循权力场域的运作逻辑的同时有其自身相对独立性,它是以文人群体为核心建构起来的权力网络;文人园林作为场域是以文化资本的争夺为中心的;文人园林内的行动者形成一定的审美惯习,但是这一惯习背后隐含着重要的社会区分功能。  相似文献   

9.
场域论视角下的高新技术园区自主创新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对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技术、经济等角度的探索与分析.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将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统一起来的折中研究范式,可为研究高新技术园区自主创新开辟一个新的理论平台.从场域理论出发,尝试从提升园区创新资本、培育园区创新惯习、健全园区创新场域三个方面探求推动高新技术园区的自主创新的路径,同样具有前瞻性的探索和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场域和惯习这两个概念在布迪厄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布迪厄用场域和惯习的概念力避主客观二元对立的思想,为传统理论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全文主要从场域和惯习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侧重阐述场域和惯习在现实生活中对消费者消费倾向的影响,并对在物的消费和符号消费方面所体现出的社会差异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骆群 《北方论丛》2010,(3):163-166
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同案不同罚现象的发生。若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的分析路径,要抑制同案不同罚现象就是抑制场域和惯习的变化,而形成于先前场域并负载着该场域生成的惯习的案例,用来指导以后类似案件的审判时,对场域和惯习的变化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抑制同案不同罚现象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布迪厄提出惯习、实践和场域三个概念,试图通过这三个认识工具发展一个关于社会实践与社会的理论。布迪厄认为惯习作为一种结构进行运作,实践感就是惯习与场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的产生的即时性、反思性,并有着自身自在逻辑的一系列行动。布迪厄试图超越主、客观二元主义,但最终可能还是更多地偏向了结构主义。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注意研究立场的本土化诉求、中西方社会结构关系网络的差异性,以及对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实践性反思。  相似文献   

13.
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研究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会有一种全新的视角和结论。丁家依靠占有文化资本而发家,还利用象征资本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维护和改变场域中的力量格局的斗争构建了《科尔沁旗草原》的情节冲突。科尔沁旗草原场域形成了作品人物特有的惯习。  相似文献   

14.
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视角,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失业群体的求职与生活场域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惯习,并揭示了场域与惯习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他们求职与生存中的作用与影响逻辑,以期为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就业与生存提供一定探索性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惯习与理性的张力——布迪厄社会本体论的“模糊逻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以“场域”和“惯习”概念为核心的实践理论以及符号资本和符号权力理论中,布迪厄似乎将马克思主义的决定论重新引入了社会学,在这一点上,称布迪厄为新马克思主义者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反思社会学中,布迪厄倡导和实践的批判态度却表明了他对社会的另一种想象,即认为社会是在“理性”的掌控之下。这种“理性”并非他自己所说的“历史主义的理性”,而是无条件的反思和批判精神。由此,布迪厄的社会本体论体现为惯习与理性之间的张力,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本体论上的辩证性是其理论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6.
布迪厄对社会分类的分析,是在对社会世界双重性的理解基础上展开其演绎的。他运用独特的分析工具:惯习、实践、资本、场域,从政治运作的视角对社会分类体系的形成、筛选与作用于行动者身上的实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释。布迪厄用一种生成的结构主义的思考方式,祛除了“社会秩序如何可能”的迷雾。对他来说,任何知识社会学或者文化理论,本身必然是一种关于社会分类的政治社会学。  相似文献   

17.
亨利·詹姆斯(1843-1916)以其"心理现实主义"和"国际主题"作品著称于美国和欧洲世界。《黛西·米勒》是他早期的一篇短篇名作,描写独立自由率性的美国姑娘黛西,在旅欧美国侨民圈中遭遇的欧美文化冲突。文中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叙述视角开启了无数文人墨客对欧美文化冲突的深层次探讨,而历来大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女性主义以及文中展现的国际主题上。在此则另辟蹊径,通过运用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中的场域和惯习理论,来解读文化资本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毕摩场域论——布迪厄理论在毕摩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在彝族毕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毕摩场域是彝族社会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场域,具有自身独特的运作逻辑、规则、特征及其效果.全面理解和把握毕摩场域的意涵,有助于对彝族毕摩进行一种新视角的诠释与解读.  相似文献   

19.
新闻编辑场域是新闻在编辑过程中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关系网络。传统媒体时期新闻媒体、行政部门和受众三方构成了结构化的编辑场域,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地位得到提升,行政部门的角色功能发生转变,市场资本开始介入新闻生产,使新闻编辑场域中专业编辑的叙事惯习、编辑空间、把关活动和盈利模式均发生了改变。充分把握编辑场域中各力量间动态发展的关系,明辨场域内正在发生的特征变化,对于专业编辑明确自身定位,提高新闻生产质量,推动新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围绕乡村精英和利益间的关系,以20世纪初期乡村社会场域为研究范围,以乡村精英为研究对象,运用场域、资本、惯习来说明乡村精英隐退的原因,即由于国家权力的介入,改变了乡村场域的结构,弱化了场域中原有的资本,使以往乡村精英所获得的惯习在新的场域中再也无法获取利益,致使乡村精英纷纷隐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