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价值认识     
价值认识属于价值哲学和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哲学认识论包括事实认识论和价值认识论。价值认识具有不同于事实认识的诸多特点。价值认识是在事实认识的两个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三阶段”的认识。价值认识既是人把握价值存在的必要方式,又是沟通人的事实认识与社会实践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2.
认识活动“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 ,是由自身内在矛盾推动的辩证运动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必须通过制约和影响认识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实现。认识活动辩证运动的内在逻辑线索 ,是认识活动由其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起点经中介条件向真理性认识结论辩证运动、系统演进的过程。为逻辑分析的需要 ,我们将这样的过程称之为一个“认识单元”。作为认识活动辩证运动的逻辑起点的认识角度及其丰富的内在规定性 ,在理论形态内在角度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认识构架"是人在认识中连接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认知结构。最初社会认识构架的形成,是人们劳动实践的原始操作提炼为动作的结构形式,再与语言相连接,逐渐转化为形式化的逻辑结构的过程。社会认识构架形成之后,在人类实践的推动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它与人体认识构架的发展阶段具有相当一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的规律。从社会认识构架的历史进化中,充分表现出它的结构与功能、个体的与社会的,以及发展的内在机制等关系和规律。同时,社会认识构架又不断地进行内向和外向的"双向运动",这种运动深刻表现出人类实践与认识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次对社会认识中的“无知”现象,从社会认识与自然认识的联系与区别上作了梳理与探索,不仅把社会认识中的“无知”作为人的历史活动中的一种客观现象进行了论证,并且肯定在社会认识中“无知”的必然性及其可能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对社会主义认识问题进行研究时,人们很少对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问题进行研究。其实方法问题也是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探讨了经验认识方法、教条的唯理主义认识方法和实践主导型认识方法。这三种不同的认识方法都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前两种是不科学的认识方法,只有第三种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相似文献   

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实践是联接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和纽带 ,是主体联系客体的唯一的手段。因此 ,探讨新闻实践对新闻工作来说非常重要。新闻实践具有“认识上的双重性”、实践工具的“生命”性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关于“主体”范畴的讨论很多,但多是从静态角度考察,认为主体是人,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能动的承担者。本文试图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主体范畴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并指出主体与认识效率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8.
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必须相信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重要思想 ;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必须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必须注意“两个转变” ,认真研究反面教材 ,汲取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9.
论述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工具是人的认识创新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认识主体为认识创新明确了方向,认识主体的意识创造性是认识创新实现的灵魂。认识客体是认识创新展开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客体对认识创新具有制约作用。认识工具是认识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桥梁,认识工具的价值性是认识创新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础,认识工具的创造性是认识创新活动成果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0.
生产资料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但却是它的本质特征。深化对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和中共十六大报告 ,为深化这一认识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11.
人们由实践回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按照认识机制的不同和认识程度的高低,应该分为几个基本的认识阶段?对此,我国哲学界近年的讨论意见纷纭,各言其是。大体可归纳为两种意见。一种是“两阶段”论,即第一阶段为感性认识,第二阶段为理性认识,写成等式是“实践—感性—理性—实践”。另一种是“三阶段”论,但具体分法又各不相一。有的主张分为“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写成等式是“实践—感性—知性—理性—实践”;有的主张分为“感性认识、直觉认识、理性认识”,写成等式是“实践—感性—直觉—理性—实践”;有的主张分为“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检验与发展认识”,写成  相似文献   

12.
审读、甄选文稿是编辑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编辑审、选文稿和作者撰写文稿都是高级的思想认识活动,但两者是有区别的。首先是研究认识的对象不同。作者要认识的是被研究事物的真实情况及其规律性,即事实认识;而编辑要认识的是文稿的应用价值,即价值认识。其次是两者的认识方式不同。作者以是否符合事物的真实面貌和客观规律为尺度,力图从认识中排除人的主观因素,以准确反映事物及其客观规律,探求真理;而编辑的审、选文稿是把文章内容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主要考察文章内容对人和社会的价值。三是认识功能不同。作者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属性和规律的认识与描述,使人们了解客体的属性和规律性,使人们能按客观规律改造世界;而编辑通过审、选稿,把符合读者实践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成果推介给读者,使人们的实践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社会主体需要。  相似文献   

13.
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认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只习惯于对认识的纵向考查(即把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忽视了横向考查(即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结果导致一系列思想上的错误和行为上的挫折。因此,弄清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才能提高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的正确性,才能驾驭认识活动的发展,才能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认识的规律同外部世界的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 ,但理解认识规律的客观性要困难得多。认识作为意识属于主观领域 ,其规律是主观领域的规律 ;但主观和客观的区分有不同的层次 ,认识运动也是客观物质世界运动的一部分 ,认识规律不依所有思索并运用这些规律的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认识规律之所以具有客观性 ,不仅是因为产生认识的生理基础即人的生理结构和生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 ,而且是因为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具有客观规律。否认认识规律的客观性 ,认识论就失去了作为科学存在的权利。否认主体认识活动的自觉性 ,所谓客观认识规律就成了神秘的“天意”。  相似文献   

15.
为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征,针对当前我国哲学界很少研究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之关系的现状,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思辩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有以下主要区别:一是直接性与间接性;二是基础性与依存性;三是在知识单元上以感性形象和理性抽象为基础;四是在扩展知识的主要认识形式上的感知、抽象和分析、综合.  相似文献   

16.
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与违法性认识虽具有交叉牵连关系,但两者并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其内容、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方法并不相同。评价违法性认识错误的罪责效果应该在考虑行为人对其行为社会危害性认识的前提下进行,传统的归责理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根据行为人对其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认识以及行为人对其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两个标准,违法性认识错误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分类:缺乏社会危害性认识的错误与具有社会危害性认识的错误;可避免的错误与不可避免的错误。以第一层面的错误类型为基点,将第二层面的错误类型与第一层面的错误类型交叉对应,进而综合评判具体的违法性认识错误之罪责效果。  相似文献   

17.
:“思辨”和“分析”是哲学认识中两个至今仍然扑溯迷离的重要范畴。对这两个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系作一深入探讨 ,是哲学认识论研究的一项关键任务。思辨作为对经验实在和逻辑规定的超越性思考 ,是哲学认识的基本方式。而分析作为一种哲学活动 ,既不与思辨相对立 ,也不与之相并列 ,而是其重要方面之一。思辨本身包括极为不同的两方面活动 :分析和建构。哲学思辨正是哲学分析和哲学建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与实践双重关系的矛盾是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运动的规律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规律和认识方法论是一个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建构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其内容应围绕着认识的基本规律展开,将认识规律和认识方法的阐述统一起来;其结构形式应将"规律"和"范畴"统一起来.本文提出了一个围绕认识基本规律展开的认识规律与认识方法论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为线索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阐述了实践的基本性质 ,并对库恩的“范式”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剖析 ,论证了实践是主体认知定势建构的现实桥梁和中介 ,因而也是认识主体性产生的现实根源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明代中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廷相关于认识的主体性来源于实践的思想是深刻的,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现实价值。王廷相关于认识的主体性来源思想,已经并将继续对后世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研究和解决当下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承继中国哲学的优秀思想,并使之持续发扬光大,同时使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优秀思想相互映照、相互发明,是研究中国哲学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