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罗兰·巴特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研究方法,以语言的内部结构分析为基础范式,探讨大众文化的结构及其语义产生机制。他认为大众文化中充满了"今日神话",其功能及运作方式与传统神话如出一辙。"今日神话"自始至终具有虚幻性和欺骗性,是一种语言掠夺,通过符号的三级意指系统潜入媒介,进行中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旨在使其自然化和正当化,最终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中产阶级意识形态永久不变的目的。"今日神话"的发现及其运作方式的剖析对大众文化符号学的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1-43
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相对于传统观念的文本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他认为文本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文章结合罗兰·巴特对写作和文本的独到理解来更好地把握其文本自由观,指出这种独特的文本自由观对认识文本、探求文学研究方法均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9(2):96-102
罗兰·巴特作为学者一生有很多面孔,中前期的巴特在结构主义符号学上用力颇深,而中后期的巴特更多地关注书写、身体与欲望等问题.《符号帝国》作为巴特中期的重要文本,承载着巴特由日本文化符号而来的思考,在巴特看来,日本的符号中心空无、意义缺失,每一个符号都有待于被书写,在书写中身体与欲望的维度涌现出来.从符号学的反思到对书写的讨论,《符号帝国》可视为巴特前后期思想转折的过渡与中介. 相似文献
4.
论西方科学的人文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文艺复兴到现代的人文文化,对西方科学的产生、成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文艺复兴的文学人文主义,让人以独立于上帝的视角来自由地审视自然现象,而科学人文主义建构了人作为自然感应者的形象,极大地唤醒了人们研究自然的兴趣,并激发了数学方法与实验方法的灵感。近代人文文化建构了人作为自然旁观者的形象,将超自然力量和神秘实体从科学研究中清除出去,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成长为独立而成熟的知识体系。现代人文文化建构了人作为自然的积极观察者和参与者的形象,并根据人类理性有限性思想和视角主义的观点,有力地驳斥了“神目观”的形而上学教条,从科学语言、科学方法的角度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自文艺复兴到现代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近现代西方科学。 相似文献
5.
现代意识形态往往自诩为是合乎事物自然本性的言说,因而可以讽之为神话。神话学方法运用讥讽旨在揭露近现代文学创作在价值中立立场掩盖下的去历史性。符号学方法则揭示出文学或文化的生产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的意指活动将其包含的文化与意识形态意义自然化。从神话学方法向符号学方法的转换表现出罗兰·巴特的包含历史主义的结构主义转向。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呼唤人文与科学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与科学交替强调、竞相提高到逐步融合是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文科学融合是人的建构、人类前行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需要人文与科学的融合 ,现代教育呼唤人文与科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18-118
郝苑、孟建伟在《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撰文指出,自文艺复兴到现代的人文文化,对西方科学的产生、成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艺复兴的文学人文主义,让人以独立于上帝的视角来自由地审视自然现象,而科学人文主义建构了人作为自然感应者的形象,极大地唤醒了人们研究自然的兴趣,并激发了数学方法与实验方法的灵感。近代人文文化建构了人作为自然旁观者的形象,将超自然力量和神秘实体从科学研究中清除出去,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成长为独立而成熟的知识体系。现代人文文化建构了人作为自然的积极观察者和参与者的形象,并根据人类理性有限性思想和视角主义的观点,有力地驳斥了“神目观”的形而上学教条,从科学预言、科学方法的角度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自文艺复兴到现代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近现代西方科学。 相似文献
8.
张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22-26
科学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从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成人文社会科学有其逻辑的必然,内在动因是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科学精神的成长。现代科学精神促成人文社会学科的科学化,使其具有越来越高的客观性和理性,在方法论上也越来越科学化。在科学精神的推动下,科学存在着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为“一门科学”的逻辑可能。 相似文献
9.
谢龙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5)
object本身的三重意义结构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体系有对应关系,而The system of objects(<物体系>)正是用object这一符号的多重含义构建了object(物)的system(体系).或者说,object本身的体系正是<物体系>的体系.object在此获得一种隐喻性内涵:<物体系>是物的自主性叙事.这种形式上的结论在鲍德里亚的主题内容中得到印证,鲍德里亚通过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消费社会物的神话.从另一方面,上述结论也表明鲍德里亚将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美学扩展到整个物的世界.消费社会中人/物关系将使符号学美学获得一种新的价值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哲学、宗教、道德、艺术一样,也是一种文化过程,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西方科学和中国传统科学(如中医学)由于是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信仰信念的基础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两种形态不同的科学,因此它们之间在文化特征上呈现出巨大差异。中西方科学之间的差异表明,我们要想在(西方)科学上作出重大创新,首先就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培育与其相应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1.
金松林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64-68
在新尼采主义思潮的激荡之下,罗兰·巴特以自己差异性的身体为基点建立了多元论的哲学.该哲学的核心即反对同一性和它的各种“变身”:作者、作品、形而上学真理和确定性的意义.他通过中性的策略将这些统统解构了,不仅把阅读的自由归还给读者,而且确立起享乐主义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12.
张祎星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4(2):20-25
罗兰·巴特作为西方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理论家,其解构"写作"理论影响广泛,它建立在"多元论"哲学理念的基础上,尤其"零度的写作"与"片断式写作"理论,是对传统写作方式的颠覆,从而在兴起的网络文学中得到成功的实践与印证,并给中国当代文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5):86-90
中国道家思想在罗兰·巴尔特营建中性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巴尔特认为禅宗语言是一种中性语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表现了中性不可为的尴尬处境;无为而无不为实现了中性以退隐的姿态对抗西方文明的梦想。道家思想在巴尔特眼中只是一个参照性的乌托邦,他将道家文化视为西方文化的对立面。同时,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巴尔特误解了道家思想。 相似文献
14.
悼词在西方古典修辞学中属于炫耀式文类,旨在为逝者歌功颂德,使其永垂不朽。然而德里达认为这种将逝者归类的做法,抹煞了逝者的个体性,宣布了逝者作为个体的二次死亡。德里达的巴特悼词通过运用开放、支离破碎的话语和转喻,试图打破这种封闭的话语空间。尽管他想方设法冲破语言的牢笼,但最终还是难以避免地留下了修辞的痕迹。 相似文献
15.
金松林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141-146
“五月风暴”以后,罗兰·巴尔特积极融入解构主义潮流,努力扮演文化反叛者的角色.具体策略就是以“中性”作为方法,瓦解语言结构中的聚合关系以及因聚合关系和多格扎而产生的话语权力.然而,在吸收怀疑论思想、即在话语伦理学中将中性和传统怀疑论结合起来以后,巴尔特思想解构的力度明显削弱,他逐渐沦为空想主义者.编织个人节奏性生活的乌托邦,成为他晚年的理论梦想. 相似文献
16.
梁丽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
语言学与符号学的关系,历史上有三种观点:(1)符号学从属于语言学;(2)语言学从属于符号学;(3)符号学与语言学是独立的两门学科,二者各有其独立的研究范围.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语言学从属于符号学,罗兰·巴特深受索绪尔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但却经历了由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变,认为符号学从属于语言学.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文化孕育出的《罗兰之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6)
《罗兰之歌》的作者在继承基督教文化养分的同时,又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有新的创意。它淡化了神的作用,将人物加以人性化,并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突破了当时宗教文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成为法国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8.
黄永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57-60
巴特在符号学研究早期阶段,是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先驱,他追随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并在早期作品中予以运用。在他的符号学历程中期阶段,巴特进一步发展了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对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进行了细化,对个体言语展开研究,对组合和聚合进行深入探讨。在后期作品中,巴特转向后结构主义,对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提出了一些“颠覆”性的看法,其中尤以语言学与符号学的关系、线性理论引入注目。 相似文献
19.
李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3(3):140-143
基于传统文学理论范式危机,巴特以交互主体性解放结构,洛特曼强调文学的交流功能。两人皆从文本多因互动格局入手,积极引入读者维度,构建审美主体间的交往对话关系,不仅使现代文学的知识范式跳出语言学牢笼,促成文本从静态结构到跨学科书写实践过程的转变,而且有助于在"后理论时代"观照文化视野中的文艺存在,重塑文学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0.
张晓明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7,44(1)
作为20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罗兰.巴特在上世纪80年代初通过译介始为中国知识界知晓。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至今已历20余年。中国知识界最为熟悉的是他在广义理解的文论方面提出的某些真知灼见。面对巴特文论在中文语境下的引用率居高不下这一现象,实有必要关注巴特著作汉译过程中某些具有“误导”作用的译介环节和中国学者研究与运用巴特文论过程中某些特殊的接受现象,以正视其文论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具有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