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广记》被清代四库馆臣称作“小说家之渊海也” ,其书对于宋前文言小说的保存、传播起了重大作用 ,鲁迅先生在研究宋前小说时主要依据此书。人们在研究《太平广记》纂修时多从政治角度考察其成书缘由 ,而忽略了其书编纂的文化因素。为此 ,本文把《太平广记》视作文化行为进行研究 ,从文献典籍散佚严重、宋太宗自身的文化修养、唐代小说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太平广记》成书的文化内因 ,笔者以为 ,《太平广记》的编纂是各种文化因素共同促成的 ,是小说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宋太宗时两度入相的李 ,史籍只注重他作为循吏为人厚道的一面却忽视了他在文献整理上的成就。他主编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部类书 ,在编纂方法上多所创新 ,为保存中国古典文献贡献巨大。尤其是他开创性地主持编纂野史笔记类书《太平广记》 ,体现了他宽广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3.
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这一成语,用来鼓励人们多多读书,以求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地。宋太宗赵光义很喜欢读书。公元977年,他命令宰相李日方主持编辑一部百科辞书。经过多年努力,终于编出三大部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特别是《太平御览》,前后编了六年,全书分五十五个类别,共一千卷,总字数达四百七十八万。它是我国古代最富有学术价值的巨著之一。据说,宋太宗很喜欢《太平御览》,他每天要看三卷,如果因为事忙当天来不及看,第二天一定挤出时间补上。有的大臣对宋太宗说:“陛下要处理国家大事,又要阅览这部大书,实…  相似文献   

4.
北宋初年出于稳定士林情绪和继承文化遗产的双重目的,宋太宗赵炅、宋真宗赵恒两代陆续修成“四大奇书”——《太平广记》(以下简称《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堪称文化史上的巨制。参与编修《广记》者,多为入宋的前朝名士,其中南唐的词臣就有五位,即:南唐的翰林学士徐铉,南唐的中书舍人张泊,南唐的内史吴淑,南唐的知左右史事汤悦,南唐的进士吕文仲。而领衔撰集的李昉为后汉、后周的旧臣三入翰林。同修的扈蒙曾任后周的史职。赵邻几“嗜古文献”,曾任后周的秘书郎。这些讲究词章的宿彦,不仅熟悉唐  相似文献   

5.
《太平广记详节》为朝鲜时期集贤殿文人成任编纂的~部《太平广记》的选本,所据《太平广记》底本为宋本,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今存韩国。据韩国学者所整理的《太平广记详节》篇目卷次考辨现存《太平广记》篇目三则:一、今存《太平广记》中《周广》篇名应为《广周》;二、“嘲诮”类《李寰》《韦蟾》《李台瑕》《陈癞子》疑属“嗤鄙”类。三、今存卷二七0“妇人一”下当有“烈女”类名。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太平广记》编成后并没有及时刊印,但实际上它已通过其他渠道传播出来了。晁迥是我们所知最早看过此书的学者。从晁迥到苏轼,再到洪适、周必大等,再到罗烨以及“幼习《太平广记》”的说话艺人,他们都看过《太平广记》,但他们所看之《太平广记》可能有不同的版本。至于宋初《太平广记》编而未刊,虽然史书记载说是因为“言者谓非后学所急”,但笔者以为,可能另有隐情。《太平广记》编刻事件本身对于宋代小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小说观念内涵。《太平广记》里单设“杂传记”一目以置唐传奇,也已显示了小说观念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7.
北宋钱若水所修《宋太宗皇帝实录》中著录殷文圭父子之事迹,学界甚少注意,经本文查考比对,其所言具体而可信,个别讹误亦得到辨正。据之可推断出殷氏父子的生卒年、籍贯等信息,亦可对马氏《南唐书》、吴任臣《十国春秋》中殷氏父子的传记进行补爱护正。  相似文献   

8.
在详参各新版本材料的基础上,张国风先生收集了《太平广记》大量的佚文和异文,经过严谨的考辨分析,为学界提供了 一个文字准确、错误较少、可供依据的《太平广记》新本,即《太平广记会校》。然该书仍存在一些错讹之处,现择《太平广记会 校》无需校改及无需补字之二十余条,以作商榷。  相似文献   

9.
公元977年开始,宋太宗召集了一些原前朝各国的文臣儒士,连续编成了几部大书:历代小说类编的《太平广记》,百科性质的类书《太平御览》,文章分类汇编的总集《文苑英华》,接着宋真宗年间又编成一部政事历史的专门类书《册府元龟》。后来统称它们为宋代“四大书”。 这四部大书的前三部均为李昉主持编辑的。李昉(公元925—996年),字明远,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后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后汉和后周时,李昉曾任翰林学士等职。宋  相似文献   

10.
宋太宗推崇释家,也就是佛教,原因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赵家皇族的统治。宋太宗的释家诗歌《缘识》完成于淳化(990-994)年间,体式多样,但是以古体诗歌为主。《缘识》的主旨在于诠释天台宗的因缘和报应等佛理思想。因为在宋代佛教和道家已经具有融合的一面,而宋太宗本人也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所以宋太宗的崇道思想以及道家和道教诗歌也都突出体现在宋太宗道家诗《逍遥咏》当中,而《逍遥咏》当中的道家和道教的范畴如“阴阳”“逍遥”“道德”“大道”“乾坤”“修炼”等等也渗透到宋太宗的释家诗歌《缘识》当中。《缘识》语言较《逍遥咏》语言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