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语源学、音韵学、文化学的角度推本穷源,“和”文明的起源应始于古人见到众多可以饱腹的禾谷而惊叹的“夥”;久而久之,定名为“禾”;因为“求禾”而有“ ”;禾谷丰收,人们会认为是求禾行为得到了上天的回应,因而产生了“应和”义的“和”;又因“禾以其调和人之性命”,“其米多而沃,食之者强”,从而抽象出“调和”义的“龢”。金文“龢”的“由乐声之谐和始能引出调义,由乐声之共鸣始能引伸出相鹰义”,则由甲骨文“求禾”的物质层面提升到了精神层面,产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阿里瓦萨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彝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老民族之一,有关彝族文字起源问题有多种解说。有学者认为在史前史彝族先民就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成为世界上最早创造和使用自己民族文字的民族之一。笔者追溯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彝族文字起源研究和探索的论说,将彝族文字创制或产生情况归纳为神奇的民间传说、彝汉古籍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或考证的刻画符号三种类型加以论述,明确提出彝族文字起源距今已有万年以上历史甚至更早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施建平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4)
关于语言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般认为,从二三百万年前南方古猿时期语言的萌芽,到50万年前的“半语言”状态,直到25万年前智人时期的分音节的“概念语言”的产生,人类语言的产生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成熟的人类语言大概产生于5-10万年前,而文字产生则更晚,大约产生于5000-6000年前. 相似文献
4.
李万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
世界各地自源文字的出现显得突然,是文字起源的真实反映,而非前文字资料有所缺失.我们把文字起源视为一个突变机构;其中表意和记言是控制变量,书写记录系统是状态变量,并有表意和文字两种形态.文字的产生就是,在表意和记言两个连续变化的力量推动下,书写记乔录系统从表意到记言的相变.它与水随着气压和温度的变化突然从液态变为气态一样,属于尖角突变:从而具有尖角突变的特点:双因子性、双峰性、滞后性、不可达性和发散性. 相似文献
5.
黎定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33-138
长期以来,文字起源一直是学术界争议不休的话题。从文字发生学和语源学的角度看,语言符号在最初阶段是在心理音响模仿以及形象临摹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由此可以推断文字起源经历了从前文字时期的表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演变过程。与中国的筹策而文字一样,陶筹而文字不过是前文字时期的一个典型产物,而表意字和假借的出现才是自源文字雏形产生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火星文字”与网络语言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有顺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4)
近日,"火星文字"成为互联网上讨论的热点议题,并逐渐进入语言规划学者的视野。"火星文字"的存废尚无具体办法可依,亟待政策指导。 相似文献
7.
邓小琴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3(5):42-44
"和"字普通话标准音的多种读音和台湾表连接关系标准音读hàn音,是"和"字语音演变不同时间层次的体现,也是语音演变中"阴阳对转"现象和"元音高化"规律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8.
仲几吉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0)
从天文考古学、文字学等多维视角看,具茨山岩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符号体系,不仅蕴含着古代天文历法的丰富内涵,而且还承载着汉字起源的深邃历史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原具茨山的"岩画图法"上承远古结绳之法,下启后世汉字六书,是中国文字起源于本土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9.
林少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0):91-94
"兴"是中国古代诗歌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它起源于《周易》中的象征,这种带着中国意味的象征与西方诗歌中的象征是完全不同的。从中国古代文化的根源来看,"兴"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创作手法,它本质上是一种拟人化手法,是根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泛拟人化手法。 相似文献
10.
“鞠躬”“磕头”“作揖”起源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帅培业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3)
鞠躬、磕头、作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它早已跨出国门,融进世界不少国家和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他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几个礼节的起源和它们的原始意义及其演变轨迹,很少有人论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本文通过对甲骨文“鞠”字的考证,并结合考古学、民俗学、文献学等的研究成果,对甲骨文中“鞠祭”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从而考证出鞠躬、磕头、作揖是人类文明在漫长的进程中对鞠祭的继承、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洪永铿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1):11-15
"○"与"0"是两个不同的数字符号。关于它们的起源与演变、功能与用途以及用法差异等学术界存在着分歧。"○"是一种汉字,它的起源地在中国;"0"是印度数码,最先由印度人创造。虽然"○"与"0"在符号的创造上是极其相似的,但它们仍然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数字符号,不能等同与混淆。 相似文献
12.
覃小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3):73-74
本文第一次揭示了史籍中“涯密”、“密唧”的语言归属及语义内容,认为它们是今壮侗语言的音译字,“涯密”意为“竹筒饭”,“密唧”意为“佐以幼鼠的食饭竹筒”。文章据此论述了壮侗语民族的竹筒饭和啖鼠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7-89
查阅各朝代的字书中砖字的记载和历史文献中砖字的使用,发现现代砖字是起源于甲骨文的專(表音)和瓦当文瓦(表义)。晋代之后,两个独体字组合成甎,并延伸出另一合体字塼。辽宋时期后,又出现了石为部首的磚,并逐渐替代塼、甎字,到解放前磚已成为主体字形。在新中国的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中,專简化为专,正式确定了现代砖字。 相似文献
14.
15.
晓春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满语否定动词“akuu”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逐渐失去原有的意义 ,有时候做助动词 ,有时候做虚词 ,有时候虚化为附加成分 ;“akuu”没有“ mbi”的词尾形式 ,但它仍然有一定的形态变化 ;“akuu”和蒙古语否定动词“ugui ulu”有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6.
翟万益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33-34
“尚”是一个本义失落的字。在古文中,“尚”、“上”相训,二者都是指事字,在“高”、“尚”、“上”三者比较中,“上”又是“尚”的亚状态,它仅仅指地平面上的物,后成为一种泛指,初义比“尚”又低了一个层面,但二者的确指性都是明了的,虽然高度不同,一在屋脊之上,一在地上,但上部的位置都是一致的,故而能互训。明白了“尚”的高度性指示性质,由“尚”转化的意思就比较易于理解了。 相似文献
17.
李素英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3):57-61
中古汉语中,"VP-neg"式反复问句句尾的否定词"不(否)"开始虚化并由此造成了该式的分化。对于"是X不(否)"式中"不(否)"的词性,学术界一般仍将其视为否定副词。但是,否定判断句的发展状况以及与"是X耶(邪)"式的对照表明,该式中的"不(否)"已经虚化为语气词。近现代汉语中的"是X不"式反复问句并非直接承续于中古汉语的"是X不"式,而是来源于对"是X非"式反复问句中否定词的替换。 相似文献
18.
王天欣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72-76
现代汉语口语中的“X(啊)X(啊)的”、“X(啊)Y(啊)的”两个结构在形式上相似,表义上也较相近。文章考察了两种结构中X、Y的类别,限制以及两类结构各自的语法意义,并从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以及对否定词和代词的选择方面讨论二者间的差异,最后指出结构中的“的”字并非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19.
帅培业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4,67
鞠躬、磕头、作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它早已跨出国门,融进世界不少国家和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他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几个礼节的起源和它们的原始意义及其演变轨迹,很少有人论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本文通过对甲骨文鞠字的考证,并结合考古学、民俗学、文献学等的研究成果,对甲骨文中鞠祭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从而考证出鞠躬、磕头、作揖是人类文明在漫长的进程中对鞠祭的继承、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学界广为关注的“S(是)AV(())的”句式为例,重点分析“(是)……的”类句式在语境、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所显示的不同已然义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国内外关于已然义“(是)……的”类句式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