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17年3月以来,中国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房地产限售政策。本文基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的全国城市月度数据,针对限售政策分期出台的实际情况,构建更具适用性的多期双重差分模型(Multi-Stage Difference-in-Difference),分别从国家和城市层面实证分析了限售政策平抑房价的效果及其异质性。在此基础上,又对限售政策和限购政策的联合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限售政策能显著平抑房价且效果具有异质性。具体而言,在国家层面,限售政策对房价的平抑效果二手房强于新房、小户型强于中大户型;在城市层面,其平抑房价的效果一线城市强于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城市强于东部城市。此外,双限政策的联合效果优于单一限售政策。以上研究对进一步发掘限售政策的独特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8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措施,本文将就这些房地产政策的效果及其对海南省房地产的影响做出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9年1月1日起,国家实行了新的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其主要变化是,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由免税恢复按适用税率征税,财政部门在2009年按回收企业应缴税款的70%进行返还。此项政策调整对税收收入的总量、实现环节、税收征管及再生资源企业经营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从新政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入手,提出了落实好新政策的有效措施,以取得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和税收收入增长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在应对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教育政策体系优化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落实我国“老有所学”老龄事业战略布局的重要前提。政策工具作为政府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构建了老年教育政策工具、教育发展要素、时间序列三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与社会网络图,对1979-2022年我国老年教育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挖掘政策演进规律和政策工具使用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我国老年教育正经历转型发展,象征与劝诫工具使用占据主导地位,政策工具分布与教育发展要素配置在时间阶段上符合老年教育政策发展规律;但就现阶段的政策工具与教育要素配比上仍存在能力建设工具相对不足,激励工具使用较少且单一化较明显,自愿性工具与学习性工具使用欠缺且模糊性较强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老年教育政策工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是严重的腐败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把严惩职务犯罪作为刑事政策的重要内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我国基本的刑事政策,是一项具有合理性和策略性的惩治政策,对减少和预防刑事犯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最高人民法院在2010年发布了《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对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惩治职务犯罪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结合《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探讨宽严相济形事政策在惩治职务犯罪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6.
2013年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该政策一出台,引发舆论热议,各方政策利益相关者对其褒贬不一。本文从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出发,从政策问题分析、政策预测分析和政策建议分析三个方面对"研究生自费"政策进行前瞻性分析,为政策行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柏必成 《决策探索》2014,(16):72-73
理论、政策与实践是公共政策教学的三个面向,在公共政策的教学中,应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缺少任何一个面向,公共政策教学都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面向理论(一)为何要面向理论以1951年拉斯韦尔(HaroldD.Lass-well)与勒纳(D.Lemer)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一书的面世为标志,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以来,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围绕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变迁等政策过程的一系列环节,已积累起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任何理论都是几个特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逻辑体系,公共政策理论也不例外,力图在界定出关键变量的基础上明确这些变量问的逻辑关系与内在联系,从而构建出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用于对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8.
自贸区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下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新发展格局依赖于扩大内需和提高居民收入,如何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以自贸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以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自贸区政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区政策显著提升了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分析发现,自贸区政策主要通过改善企业竞争环境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其对非国有企业、非服务业企业以及沿海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且该政策具有一定的微观经济效应。本文的研究不仅为微观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解释,同时也为完善自贸区政策以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技工院校毕业生待遇政策构成出发,以江苏省情况为例,对技工院校毕业生待遇政策落实现状进行分析和反思,对加快技能人才培养,进一步落实技工院校毕业生待遇,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会计政策的内涵出发、分析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必要性,进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政策过于陈旧,在经济社会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改革逐渐提到政策议程上来。本文主要对养老金给付与退休年龄政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现行退休政策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市政府研究室经济发展处约请有关委办、社会咨询机构和高等院校的部分专家学者,对1999年上海经济运行特点、2000年上海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和政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分析。现将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1990-2005年四川省其他交通运营数辆,公路里程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一系列因素对四川省私家车拥有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收集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检验和修正,得出最终模型,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经济意义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过2008年的调整,伴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房地产市场回暖。然而近期楼市频频出现天价地王,本文将从资本、政策、供求等方面分析地王产生的原因,并试分析高价地对楼市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领导人政策执行力的加强,2014年存在诸多的“利好因素”。据来自华尔街的分析,2014年,“财神先生”还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学的世界性难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在政府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经济主体会基于自己掌握的信息和认知能力,学习、解读政策含义,形成对政策影响的预期,并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最优决策,从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因此,研究政府政策背景下各类经济主体的预期等心理因素的产生原因与形成过程,以及经济主体心理因素对经济运行与政策效应的影响机制,是深刻认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提出利用人工智能特别是机器学习方法,从海量非结构化大数据提取政府政策变化与各类经济主体对政策变化的反应等信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经济政策与经济主体的互动关系,以及经济主体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经济运行与政策效应,并探讨发展非结构化大数据计量经济学,推动形成分析经济政策背景下经济主体心理因素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范式,以深入研究政府与市场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FDI发展情况以及外资产业政策梳理分析,选取了我国1983~2017年金融业FDI政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并基于三维框架的金融业FDI政策分析,对金融业外资产业政策绩效进行评估,分析我国金融业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45家上市金融机构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的月度数据,从反映系统性风险的极值风险与传染效应两个维度各选取一个指标,即条件在险值差(ΔCoVaR)和吸收比率差(ΔAbs),并利用网络爬虫与文本分析构建金融机构网络舆情指数.然后,采用静态面板与动态面板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网络舆情与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考察网络舆情的中介效应,并从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规模层面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积极和消极网络舆情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性;2)网络舆情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潜在传染渠道;3)网络舆情的中介效应在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金融机构间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
徐玖平  郝春杰 《管理评论》2008,20(12):20-24,14
抽取四川地震灾区六个市(州)作研究对象,采集其中六个县(市)近十年的GDP和民营产值数据,通过单方程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测算出民营企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在收集分析专家、政府和民营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对地震灾区民营企业补偿的必要性。对民营企业就补偿政策的需求进行调查,认真分析已有补偿政策和民营企业对补偿政策需求之间的矛盾,建议从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土地补偿、产业补偿四方面对已有补偿政策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其经济政策波动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日益显著。本文基于1997年1月至2017年5月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EPU)指数,运用DCC-GARCH模型分析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和英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样本国家的EPU指数波动率呈现尖峰、厚尾、非对称的特征,因而更适用非对称多元t分布DCC-GARCH模型;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美国、日本和英国均有一定程度的正向溢出效应,但影响程度不一。进一步分析表明,中美间EPU指数的动态相关性高于中英和中日,中美和中英间的EPU指数动态相关系数走势较为相似,且趋向稳定;受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中日间的EPU指数动态相关系数走势明显异于中美和中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