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知名的金文和青铜器专家中山大学中文系容庚教授,为做好改编《商周彝器通考》的准备工作,于四月一日带同三名助手北上,预定到杭州、上海、苏州、南京、天津、北京、太原、西安、洛阳、郑州、长沙等十几个城市进行为期五个月的科学参观考察。《商周彝器通考》是容庚教授二十多年前写成的科学巨著,全书约三十万字,附图约一千幅,分为上、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文化试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文化,不论是其绝对年代,还是具体的文化内涵,都还是一个新的待研究的命题,至今还没有见到从这方面提出分析、进行探索的文章。换一句话说,这还是新疆考古领域中须待填补的空白。在国内先后出版的有关我国青铜器的重要专著,如容庚的《商周彝器通考》、  相似文献   

3.
最近,河南教育出版社以其远见卓识和古道热肠,毅然做了一件值得大大称颂的事情——编辑出版一套《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丛书,由吕淑湘、曹先播、李行健先生任顾问。第一批5本已于去年11月面世:《李新魁自选集》、《刘叔新自选集》、《陆俭明自选集》、《邢福义自选集》、《徐通铭自选集》;另外5本亦将于今秋推出,作者是:蒋绍愚、李临走、鲁国尧、目必松、裘锡圭。这些集子基本上反映了他们所取得的骄人成就。由于他们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革”以后,而“文革”后的语言学界最活跃的也是这一辈人(1978年时他们正是40来岁),所以…  相似文献   

4.
从《李自成》看姚雪垠的美学探索刘凤艳姚雪垠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不仅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战争的史诗,也是一部展现封建社会全貌的百科全书,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一部宏伟的历史小说巨著,其成就是十分辉煌的。姚雪垠先生是一位勇于追求和探索的作家。在创...  相似文献   

5.
商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研究及其风格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周青铜器铭文是我们研究商周历史的第一手史料。青铜器铭文的书法特征为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深入研究商周青铜器铭文的书法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商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风格的判定作些客观铺述,以求教于诸位学者。以西周为例:青铜器利器是政治权力、财富、身分等级的象征。“西周铜器铭中所记‘命书’很多,都是派史或内史册命,《师部篮》由作册内史册命,《师展鼎)}、《免篮》、《走篮》、《休盘》,则都由作册尹册命,可证”。①《周礼》卷六“大史··,…与群执事谈礼书而协事,祭之日.执…  相似文献   

6.
曾敏慧 《云梦学刊》2006,27(3):10-11
陈平原先生在当今一代的学者中是出类拔萃的。参读余三定老师《博取杂用,守旧出新——陈平原治学述略》(载《云梦学刊》1994年第1期)及一些资料,觉得陈平原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离不开他的“人间情怀”。陈平原先生的学术追求、学术思路、治学方法、治学精神是学术界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这一代人认真学习、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黄季刚先生(1886~1935)名侃,号季子,别号量守居士,是我国近代的一位国学大师。其实他还是一位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文学家。由于先生的革命业绩和文学成就_直为其学术成就所掩,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作为民主革命家,笔者曾有专文论述①;作为文学家,其成就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散文、诗歌和调的创作,而且还有文学翻译。对于先生散文、词和文学翻译的成就,笔者亦有专文论述o。本文拟就先生的诗歌创作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干方家。幸刚先生早年赴日本求学,并积极投身于民族民主革命洪流,列名同盟会,奋笔著文,揭露封建社会弊…  相似文献   

8.
陶生魁 《殷都学刊》2010,31(2):85-88,102
本文主要从校勘与注释两方面论述了张舜徽先生的《说文解字约注》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文章认为《约注》校勘精审、无征不信,是文献校勘的典范之作;在注释方面《约注》恪守传统训诂学的训释原则,从本字着手,阐发引申义,推求语源,自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9.
黄奇逸先生的大作《商周研究之批判》一文(以下简称《批判》)刊载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4期。作者在文章结语中写道:“我们虽然好象建立了一个甲骨学的新体系,其实,我们破坏得多,建设相对地来说要少一些。”,然而,遗憾的是,拜读《批判》之后,我们感受:它对于以往商周研究的丰硕成果既未能“破坏得多”,对黄先生所谓的“甲骨学新体系”也谈不上有什么“建立”和“建设”。《批判》一文中需驳议的问题不少。现仅选择其明显而比较重要的几点,分别辨正于下。  相似文献   

10.
徐彻先生所著《慈禧大传》一书 ,对慈禧太后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是近年来在本课题上取得的新成就。但由于该书还存在掌握史料不够全面、视点缺乏时代精神、评价片面偏颇、叙述史事错误及校对不细等缺陷 ,因此 ,对慈禧太后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还应有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新乐府》是好诗──与何林天先生商榷司马公平白居易的《新乐府》早已被文学史肯定是一组好诗。且不论它是否在当时形成一场“新乐府运动”,就其对后世关涉国计民生内容的诗歌创作的影响来看是有益的、积极的。其成就不容抹煞。可是何林天先生《从“新乐府”辨析...  相似文献   

12.
候外庐及其思想史学派在治中国思想史方面,不仅成就斐然,而且自成体系,这是毋庸多言的。我认为,作为治学,最值得重视的是其取得成就和构架体系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基本精神以及所形成的学派基本群体,这些方面恰恰是这个学派的最可继承和发展的精神财富及其最具启示学人的治学要诀。关于候外庐思想史学派,侯外庐先生在《韧的追求》中这样回顾总结道:在《中国思想通史》中,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按照中国社会史的发展阶段,论述了各社会阶段的思想发展,殷未西周春秋战国是古代思想的发展阶段,即奴隶社会思想发展阶段;从秦…  相似文献   

13.
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此之前,国内流行的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社科院文学所余冠英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等文学史著作,主要是五、六十年代的产物。这些著作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困于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局限,主要从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角度界定文学,并以此为基础来论述文学的发展观。时隔三十年,学术界早就不满足于这种阐释方法与阐释角度了。有识之士在中国文学的具体研究中也早已突破了反映论的樊篱,对中国文学作品和文学…  相似文献   

14.
本刊编委、著名国画家白铭先生1990年被收入《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1991年被收入《中国当代文艺群星辞典》,另外,中国目前规模宏大的文艺精英传记总汇《中国文艺家传集》第一套美术部,也将白铭先生的艺术成就、学术成果收编入典。国际中国画展大赛所成之“中华掇英万人大画册”也将白先生收编入册。  相似文献   

15.
陈寅恪是著名的中古史与文化史专家。他对于中古史实的考证,诗文证史方法的创获,史学研究方法上的探讨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使他成为继王国维之后的又一位史学大师,其影响一直延伸到当代学者的研究与思想过程中。近几年对于陈氏学术思想与成就的介绍和研究的论著纷呈迭现,几乎成为与“钱学”不分轩轾的又一学术景观——美籍华人汪荣祖教授著《史家陈寅恪传》(台北联经出版公司84年版),就陈氏的生平与学术成就做了较全面的叙述与评介,是为继陈氏弟子蒋天枢先生《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之后最为详实的传记。刘梦溪先生《中西体用资循诱——谈陈寅恪先生的文化态度》一文就陈氏中国文化本位论思想中包含的文化底蕴做了辩证深入的阐发。卞僧慧先生的《试述陈寅恪治学特点》一文则对陈氏治学特点与成就做了生动具体而又较为全面的评介。傅璇琮先生在《一种文化史的批评  相似文献   

16.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浅谈《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孟祥中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它的艺术成就居中国古典小说之首,已是众口皆碑。《红楼梦》的艺术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蜚声文坛,这是因为它在《水浒》、《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小说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向前...  相似文献   

17.
探索一条普及历史文化遗产的新路──谈《资治通鉴新编》孙永如众所周知,《资治通鉴》是我国史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成就空前的编年体巨著。由于它“纲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o因而自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谢耀亭 《兰州学刊》2009,(9):214-216
商周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开源奠基之功,然对商周文化间的变化,学界有不同看法。纹饰是思想文化的载体,它的变化反映思想文化的变化,而作为礼器的青铜器,在视礼为国家大事的商周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以我们选择青铜器纹饰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商周之间的变化。青铜器纹饰在商周的变化趋势可概括为神性向人性的回归。从青铜器纹饰所反映的思维来看,商人青铜器纹饰反映的是原始思维,而周人青铜器纹饰反映的是逻辑思维。商周之际先民在思雏方面产生了至关重要的突破,从而导致商周之际文化发生了剧变.  相似文献   

19.
《西厢记》在元代即获盛誉,有明以降,又一直是人们研究、评价、关注的热点,在这样一个为人所熟知的传统领域里,欲有所开拓与突破,真是难上加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厢记〉论证》一书,风格严谨,以精审的考辨,对《西厢记》这部古典名著的诸多领域做了大量的突破及开拓性的工作,堪称当代西厢学领域中成就卓著的著述之一。《〈西厢记〉论证》系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人和先生根据自己发表过的部分学术论文改撰而成,书中所阐述的问题极具考辨性、针对性,在《西厢记》的研究中有新的突破和开拓,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陕西师范大学学术文库》推出李裕民先生所著《宋史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 999年版 ) ,捧读之后 ,获益良多。李裕民先生治学范围非常广 ,大的方面有古文字、宋史、历史文献和地方史志 ,古文字的研究相对独立 ,历史文献的研究与宋史、地方史志的研究相互贯穿 ,形成独特的研究风格。我上大学本科时 ,曾追随李先生学习古文字 ,故对这个领域的成就知道得多一些 ;在其他几个领域 ,则所知甚少。读先生的《宋史新探》 ,有许多篇竟是初次接触。通过对该书所收论文 2 2篇 ,一一细读 ,有许多收获。首先是领悟到 ,李先生有关宋史的研究视野广阔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