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国是西周的封国之一,其受封时间学术界歧说纷呈。本文认为蒋国始封应与邢侯同时,当在成王亲政之时。始封地应在今河南淮滨县期思故城,或固始东北二十里的蒋家集。  相似文献   

2.
分封之制,发端很早.相传禹时已经置有万国.①至于商朝的封国,不但见诸古籍,甲骨文中也有记载.西周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的.西周初期曾经进行了三次较大的分封,即子朝说的“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藩屏周”.②以后陆续又有增封.西周一代封国究竟有多少?今已无从确指.《吕氏春秋·观世篇》号称“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看来为数一定众多.根据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的铭文来看,西周分封,除了赏赐礼器、珍宝、奴隶、田亩以及专事征伐的弓矢之外,还要任命受封者去统治一个地方,这就是封国.封国疆域  相似文献   

3.
范蠡所居陶地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蠡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他辅助越王勾践复兴越国后,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于是浮海出齐,认为陶地为“天下之中”,于是定居陶地,为陶朱公。今有学者提出“范蠡最后的归宿是肥城陶山”①。笔者不敢苟同此说,认为范蠡所居陶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境。一陶为曹叔振铎的封国国都范蠡所居陶地是西周时期曹叔振铎封国的国都。《后汉书·郡国志》云:“定陶本曹国。”《史记·曹世家》载:“曹叔振择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曹,《集解》引宋忠曰:“济阴定陶县。”陶,即曹叔振铎的封国曹国的领地。清人雷学淇《竹书…  相似文献   

4.
出土铜器铭文所记史实,曾国为姬姓诸侯国,其始封者当为南公。如果将南公与聃季载联系起来,则有许多新的发现,颇能解释曾国墓地出土日名铜器这一罕见现象。根据叶家山日名铜器使用规律和文献记载,不仅可发现曾国的始封君南公即为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聃季载当为父癸,周武王姬发当为父乙;还能发现叶家山曾国墓地中两位已知私名曾侯,一位未知私名曾侯和一位疑似曾侯之间,应该是兄弟关系,早期曾国的高等级贵族有多父之称的习俗,在王位继承上实行的应是兄终弟及制,而且曾聃一国,聃、曾、随都是同一诸侯国的异称。  相似文献   

5.
“国”字新证贾子炯国字初文作或,甲文作,金文作,国是或的今字。文字改革后,简化为国。关于国的古文或字的字形分析,文字学界历来众说纷纭。大体说来,一为形声说,一为会意说。高鸿缙认为:或为国之初字,从□,为地区之通象,合之为有疆界之意,属指事符益之以戈声...  相似文献   

6.
周代的封国是否城邦?学术界有截然相反的两种看法。由于分封与宗法是合一的,在封国制下,“天下”的关系就既是诸侯与天子的封建关系,又是小宗对大宗的宗法关系,封国制具有双重性,其内部隐藏着统一和分立的矛盾。把封国称作城邦,等同于希腊古典城邦,和把周的政治体系称作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把封国说成与希腊城邦决然相反,毫无共通之处,都是片面的。只有把握住了统一和分立的内在矛盾,才可以理解周代的封国制,也有助于理解古典城邦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史记·大宛列传》说:“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能通。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根据这一记载,有关专家对乘象国或滇越这一地名进行了研究,认为乘象国或滇越应是当今云南省德宏州及其附近的大片地带,其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  相似文献   

8.
宋、鲁文化比较研究李玉洁先秦时期,宋国是殷人后裔微子启的封国。宋文化直接承继殷人,反映出殷文化的特色。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直接承继周人的制度和习俗,春秋时有“周礼尽在鲁”的说法。但鲁国的封地在今山东曲阜一带,是周公东征后所得到的奄国故地,这里曾...  相似文献   

9.
1.周初的“封建”或“封藩建卫”并非后世科学意义的“封建社会”,实是在封国边境种植树木以为标界。这种“封建”是以“亲亲以相及”为指导思想,借以达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①的目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等级制,井田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依据血缘关系,分等级占有土地和民众的奴隶主占有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有权授民授疆土,派遣诸侯国的上卿,保护封国,巡视封国,要求封国实行周法。各封国的诸侯  相似文献   

10.
藏族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描写的东方花花白岭国,究在何处?有说在今邓柯、石渠、德格一带,极盛时势达康巴大部地区;有说在川境黄河流域,包括若尔盖、红原及阿坝等地;有说格萨尔王建立的岭国,就在我省(指甘肃省)藏族聚居的曲部;有说岭国应该是当今青海,四川,甘肃三省边界地带;多数人根据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清乾隆年间)青海历史学家松巴堪布·益希班觉尔所著《答词》一书,和本世纪四十年代任乃强先生的《多  相似文献   

11.
论老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古籍如《礼记·曾子问》、《庄子·天下》、《韩非子·内储说下》都只称老聃或老耽,不称李耳。则老聃当是以老为氏,其名为聃。《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为周守藏史。与孔子同时而年辈稍长,故史称孔子问礼于老聃。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  相似文献   

12.
两汉封国食邑制下的土地所有制性质及其剝削形态,大家还沒有一致的意见。现在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請大家指教。一、两汉的封国食邑制度及其渊源在討论两汉封国食邑制下的土地所有制性质和剝削形态之前,有必要先申述一下封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即“一国胜利说”,斯大林捍卫了列宁这一学说,并系统发展到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因而,“一国胜利说”是列宁的功绩;“一国建成  相似文献   

14.
《辞海)第2226页,“渤海”条中说:“上京龙泉府遗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的东京城镇。”第2227页又说:“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又叫‘东京城’。  相似文献   

15.
<正> 封国的始祖为封钜,乃炎帝器之子,是逢伯陵之兄,传说曾为黄帝之师,甘肃临潭县有隋所置之封德县,可能即封人的发源地,他们东迁至河南封丘、开封一带,建立封父国,以封豨为图腾,虞夏初,遭到后羿族的打击,曾有部分族人分向南北方迁徙.而留后原地的封人,后附属于商,到周武王时,封国便从历史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16.
汉代河北农业经济探视王文涛今河北省在汉代封国赵、中山和燕国范围内。司马迁和班固对这一地区的经济作了粗线条的描述,赵和中山“地薄人众”①,上谷至辽乐“有渔盐枣栗之饶”②。但是,停留在这种认识上显然是不够的。两汉时期河北的农业经济在战国时期赵、中山、燕等...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一名,由来已久。战国时代,秦据关中,以太行山(或函谷关)以东六国为山东。汉初贾谊写《过秦论》曾几次提到山东,一则说“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再则说“山东大扰”、“山东豪俊”、“山东之国”等等,都是沿袭当时人的习惯用语。不过那时所谓“山东”,范围很广,并不是专指今天的山东。正如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卷一所说:“山东之称,古或指关东言,或指太行山以东言,不专指今山东也。”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出现以后,关中与山东在政治上对立的状况逐渐消失,山东一名也开始出现广狭二义,其广义仍指太行山以东;其狭义则与今之山东大体近似。《史记·酷吏列传》:“御史大夫(公孙)弘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又《儒林传》:伏生“教于齐  相似文献   

18.
关于春秋时期楚灵王的章华台究竟今在何处,历史上大抵有六说:一说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南古华容城内;二说在今安徽毫县东南古城父境内;三说在今湖南华容县;四说在今湖北沙市内,五说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古汝阳城内;六说在今湖北监利县  相似文献   

19.
《诗经·大雅·緜》中有“虞芮质厥成”一句。虞芮二国的故址在今何处,过去许多注本都没注《毛传》只说:“虞芮之君相与争田,久而不平,乃相谓曰:“西伯仁人也,盍往质焉?’乃相与朝周”。当代注本,说:“虞,古国名,故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五十里。芮,古国名,故城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十里。两地相去甚近。” (见北大《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我认为,“相与争田”的虞国故址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芮国故址也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理由是,那时还没有在该地的虞国和芮国。  相似文献   

20.
由秦陇通道和祁山之战的形势探讨街亭的地理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街亭和赤壁一样,是人们熟悉的历史地名,也是有争议的历史地名。街亭在今何处?人们的回答是不一的:有人认为街亭即街泉亭故城,在今甘肃秦安县陇城东北六十里;也有人说街亭在三国时的西县境内,即今甘肃天水市东南的街子镇;甚至还有人说街亭是隋代汉川郡西县境的街亭山,在今陕西勉县境内。在上述三说中,无论在历史文献中,还是在今人的研究成果中,第一说可以说是古今人们公认的说法。第三说是完全错误的,其致误的原因是由于古人的附会,后人的误从。第二说与第一说相近,其实也是似是而非的。由于很少有人对街亭位置作专门的考证,或对上述三说作比较研究,所以关于这一问题还时有异说,也就没有形成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