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一笑     
《华人时刊》2013,(5):65
录取原因女孩通过考试,加入一个特工组织。考官一脸严肃地告诉她:"做特工的人,必须相貌平凡,让人见过几次都记不住长什么样子。这次考试中你的成绩排名第二,是唯一合格的人。"女孩问考官:"成绩第一的人为什么没有被录取呢?"考官叹了一口气,说:"因为面试后,所有人都忘记他长什么样子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以前不明白,觉得"自知之明"不就是知道自己姓什么,一顿能吃几碗饭吗?这有什么难的?后来才知道,人在年轻气盛的时候多半很难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大抵男的都以为自己是未来的毕加索,成名以前的比尔·盖茨;但凡女的都以为自己是貂婵转世或是倾国倾城的罗敷妹妹。有了这样的梦想,谁肯妥协?谁肯听别人的?于是,对待金钱的态度就是"视金钱如粪土";对待领导的态度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对待工作的态度则是想不干就不干——"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相似文献   

3.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回望过去的2019年,是什么长久的留存在我们心中?是什么深切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灵?是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谆谆教导;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理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未来伟大的规划和期盼,也是每一位中国人根植心底的国强民富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所谓"后人类",是当代社会人们对未来人类的一种设想,它体现了关于人类未来的一种价值观."后人类"被设想成为人体和机器、人脑与电脑的结合体,它可以是机器人,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信息状态.本文认为,这种关于"后人类"的设想是技术"物本主义"价值观的产物,"后人类"实质上是"非人类".在未来社会,机器和电脑是不可能超过人、取代人的.  相似文献   

5.
崇新会 《百姓生活》2012,(10):19-19
正一只玻璃杯子,如果装了牛奶,人们会说,这是一杯牛奶;如果装了茶水,人们会说这是一杯茶水。不管装什么,人们都会说这是一杯什么。而只有在什么都不装的情况下,人们才会说"这是一只杯子"。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杯子,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眼里不揉沙子"。有这么一些人,在他们眼里,什么都是沙子,硌得他们心里难受。尤其是上了岁数,他们看谁都不舒服,看什么都"看不惯"。事实上,这种经常对身边的人和事物"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人,可能是为了自欺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有过对未来的畅想和期望,几十年之后,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环境有没有改变?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请你围绕“2050年后”进行联想和想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8,(Z1)
我的外婆是一位坚强的中国女性,经历了现代中国历史的每一个阶段:民国、抗日、解放、改革开放,她一直都穿中式服装。在她逝去了几年之后,她原本居住的四合院被拆迁了,什么都没有留下,只剩下一些老照片和我对她的回忆。在2007年的中国,我们还能看见一些中国历史文化的痕迹。但100年后的中国人还能靠什么认知自己是"中国人"呢?几乎所有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穿的都是西服、牛仔裤;回家后卧在西式的沙发和床上,看好菜坞电影;几乎所有的中国流行音乐,  相似文献   

9.
付丹 《新天地》2012,(12):49
老张外号"冷面王",全家人都要看他脸色,经常被他数落不说,他的情绪还阴晴不定,说翻脸就翻脸,好像看什么都不顺眼,一点小事就大动肝火。"脾气不好"、"性格不好",这样的话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不少人承认自己是"脾气不好"的人。然而,根据心理医生的临床实践,这些人其实是"病"了,他们患有一种叫"心境恶劣"的情绪病。"心境恶劣"在美国称为"心  相似文献   

10.
宗禾 《社区》2011,(12):42-43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今人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从古到今,食物都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和健康的头等大事。然而,如今似乎什么都不敢吃了,我们将何以生存?这不是危言耸  相似文献   

11.
九儿 《北京纪事》2015,(5):13-15
不是你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什么都在更新换代中,就连月光族也升级为2.0版本的月欠族了.什么,你不知道何为月欠族?顾名思义,是指一月的收入尚不够一月的开支的族群,该群体成员一般多为85后、90后.根据月欠族的"患病程度",分为三种等级:第一种叫"一败天地",收支赤字不大,自己能够承担;第二种叫"二败高堂",即"败"完了自己又开始啃老的人;第三种是最严重的了,叫"夫妻对败",即夫妻俩人都陷入了"月初还钱,月底透支"的怪圈.  相似文献   

12.
人们都说,男人理发三天傻。是指刚刚理完发的我辈同胞,在头发长出新茬之前总有一个黑白分明的阶段。在这"三天傻"中,甭管你是多大年龄,什么身份,也甭管你理的是什么造型:分头、板寸还是背头,都会给人一种愣头愣脑的  相似文献   

13.
段奇清 《新天地》2012,(10):34-35
这一对儿都是老少观众喜爱的"接地气"的好演员。他俩各自都有一段失败的婚姻,可两人认识后,几乎是一见钟情。女人知道男人爱打牌,男人也知道女人能喝酒。但两人的想法却相当的一致: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以后慢慢磨合吧。可很快  相似文献   

14.
张金燕 《社区》2012,(6):55-56
乐活原则在全球都一样,但"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个什么都要讲究个性的年代里,就算都是乐活一族,也要搞点本国特色!地球村里的各国居民都在过着什么样的特色乐活生活呢?法国和陌生人浪漫一夜,可以;餐具只用一次,不行!乐活小动作:缴纳"野餐税"法国人的浪漫和悠闲全世界都看得见,稍微遇上个好天气,就会全家老小  相似文献   

15.
力求以平正的态度探讨韩非思想产生的背景:家庭背景、童年经验、知识底蕴、生理缺陷、师门传承,继而结合韩非思想的三个关键词:法、术、势,分析其内涵与本质,揭示专制设计师与专制者本人内心深处的恐怖。对于专制者来说,腐败、贫穷、混乱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人性恶理论从学理上和实践上都存有悖谬与危害。并由此可见,一种学说,一种思想,无论出于什么动机,也无论站在什么立场,都必须对人和人类的本性有一份信赖,对人和人类的现实生存状态有一份关怀,对人类的未来有一份期待,一份向往。  相似文献   

16.
周云龙 《可乐》2008,(1):57-57
儿子从香港玩一圈回来,突然问我:"爸爸,你是什么时候去香港的?"我故弄玄虚:"15岁时去的,去的是‘小香港’。"儿子十岁出头,不明白什么是"小香港"。我出生在苏北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十岁之前,生活半径几乎没有超过五公里。印象中,我特别向往一个地方——黄海之滨的渔港。它离我们村子一百多里路。乡亲们都说它是"小香港"。那时,大家隐隐约约知道"大香港"是个特别好玩的地方,但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绝大多数人都说不上来。不过,乡下人有乡下人的智慧,他们常常把那些热闹、繁华、富庶的集镇、小城命名为"小香港"。  相似文献   

17.
"人是什么"的人的本质问题,无论就认识对象还是认识价值而言都是一个合法问题,必须由也一定可以由形而上学思维来加以解决。传统阶段的形而上学思维是死界形而上学思维,把"人是什么"回答成了"人是什么物",从而人的根本性、独特性、高级性被"遗忘"了,也造成了理论研究的逻辑错误。同样以形而上学思维为工具,从人是生界存在者、人作为"生命实体个别"具有内在性和自身生成性的逻辑出发点出发,可以得出人的存在由低到高具有个体特殊、个体一般、群体一般、人类一般、生命一般、自然一般等六个本质层次。"人是什么"的哲学问题需要由六个不同层次的语句来整体表述:人是难以确定不同环境下不同意识性的特定完整独立的人的意识个体;人是特定完整独立的人的个体;人是由众多特定独立个体人组成的特定独立的人的群体;人是人的类———人类;人是生命中的一种生命;人是自然中的一种自然物。自然由生界与死界两界组成,根据认识对象的不同,理论思维应当以生看生、以死看死,这样的形而上学思维不但可以解决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问题,而且可以解决对自然本质认识这一世界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他们脾气急躁易冲动,刚有个想法就急着付诸行动,想什么就说什么,经常一说就犯错,说过再后悔。可一遇到事情,又故态复萌。特别是"情绪沸点极低"的夏季,这类人最容易被辨别。急躁不仅仅对人的性格有影响,还会对生活、学习或工作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做事缺乏计划性和计划性过强的人容易产生急躁心理。做事缺乏计划性的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什么都没少做,但什么都没做好,这势必导致他们手忙脚乱,着急上火;计划性过强的人,做起事来则显得十分机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唐僧的三个手下都不是一般人:孙悟空是齐天大圣又是花果山的美猴王,猪八戒曾是天蓬元帅,稍差点的沙僧原也是天宫的卷帘大将。那么,连一只蚂蚁都不敢踩死的唐僧却能成为这三位"圣王帅将"的师傅并且管理好他们,凭的又是什么呢?唐僧在管理实践中最看重的一环就是始终高举强大的品牌文化和明确的基本方向,对于唐僧师徒四人来说,"大唐"二字是他们最基本的品牌后盾,走到哪儿都会先亮出"大唐"两个字。试想,若将"大唐"换成"城郭、高昌"等没名没气的小国,相信都不能让唐僧师徒有什么荣耀  相似文献   

20.
闻之 《社区》2012,(24):33
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央视记者问他:"你幸福吗?"莫言回答得很干脆:"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吗?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其实,这就是莫言的幸福观。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什么压力。因为,幸福是一种人的心理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