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糖蒜     
糖蒜、京葱、麻酱,是北方人吃火锅的必备品。糖蒜酸甜可口,有蒜香,又不辣,解腻祛腥,助消化。蒜中含有一种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其杀菌能力可以达到青霉素的1/10,对病原菌和寄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3期《反切中的现代化拼音原理》一文指出:汉字中有60几个引导字(前、后音字),凡与引导字不同音的字,可用前后音字各一个快读拼出。前音字五十个字如“一四五七十”等,后音字10几个如“偶叶袄”等。如“有、友”音,可由  相似文献   

3.
十八世纪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文艺批评家史达尔在一篇题为《论文学》的论文中,将西欧的文学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文化区域。她指出,南方人和北方人各有自己的精神面貌和不同的文学风格。南方气候清新,又多丛林溪流,大自然形象丰富,因而南方人性格开朗活泼,感情细腻柔和,生活兴趣广泛。北方由于土地贫瘠,气候阴沉多云,因此北方人较易引起生命的忧郁感和哲理的沉思,但他们具有独立坚忍的意志,豪强热烈的感情。史达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寒假和春节的陆续来临,冬季旅游的黄金期已经到来。冬季旅游需要哪些措施来为保证安全和健康加分呢?防寒措施是冬季旅游之前最需要关注、旅游之中最需要实施的保健安全措施。南人北行防冻伤相对来说,北方人对寒冷的气候较适应,防寒措施已经成为生活习惯。就像北方人想体验一下南国冬季沙滩一样,南方人也想去北国寒冷地区体验一番冰  相似文献   

5.
正芹菜适应性极强,水地旱地皆可生长。李时珍说:"芹有水芹、旱芹,水芹生江湖陂泽之涯;旱芹生平地,有赤、白两种。"北方人所种、所食,大多是旱芹;而水芹,正如李时珍所言:"多在湖沼陂泽之地,南方多焉。"旱芹,高而挺秀,姿态袅娜美好,根块不甚发达。无论是水芹还是旱芹,都不失为一道美味的蔬菜。芹菜的茎、叶都可以吃,可以凉拌或炒食,与肉  相似文献   

6.
敦煌藏汉对音文献中,入声字“不”、“亦”、“一”有为数不少的阴声韵读法,表明当时语音中入声有消失的迹象,通过对对音文献和变文等材料的统计分析,找出了影响入声字变化的频率、位置、重音等因素,从共时的语音变化中探讨历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曦 《船山学刊》2008,(2):166-168
本文运用反切比较法对《性理群书句解》中南宋福建籍注家熊刚大的音注进行研究,发现其音注中有一些不同于当时通语的混注现象,如知端组混注、精庄组混注、非晓母混注、日禅母混注等。这些混泣现象可以在宋代其他福建籍注家的音注中找到相应例证,也可以在明末清初闽方言韵书《戚林八音》和现代闽方言得到应证。结合熊氏的福建籍身世和闽地仕宦经历。我们以为。这些混注现象反映了南宋闽方言声母的特征.是熊氏以方音入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跟传统利用早期历史性条件、晚期历史性条件及现在平面性条件区分大方言、次方言和小方言的做法不同,文章提出利用汉语语音自身层级系统(音节 -音位 -音值)的特征来进行汉语方言的区片划分:用音节层面的音节类(俗称字类)分合标准作为第一层级方言分区的语音标准;用音位层面的音类分合(不造成音节类分合)标准作为第二层级方言分片的语音标准;用音类或音类分合的具体音值(不造成音类和音节类分合)作为第三层级方言小片的语音标准。在权衡同一个层级语音标准的主次方面,我们贯彻以下几条原则:第一,早期的音节类或音类分合比晚期的音节类或音类分合重要,早期的音值特征比晚期的音值特征重要;第二,音节类或音类的合并比音节类或音类的分化重要;第三,大的音节类或音类分合比小的音节类或音类的分合重要;第四,辖字多的音节类或音类分合比辖字少的音节类或音类分合重要;第五,音节类或音类分合规律明显的比分合规律不明显的重要;第六,典型的音值特点比非典型的音值特点重要。  相似文献   

9.
研究徽州方言。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没有对徽州当地社会的深刻了解.是不可能有实质性收益的。我是语言的矮子。无力探讨这方面的问题。近日看到二篇帖子,一是《独具特色的黟县方言》,一是《休宁方言中的三音词》,深受启发,凭着一股热情,心血来潮地谈谈徽州方言。  相似文献   

10.
曹冲称象     
三国的时候,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大象生在南方,北方人只是听过而从没有见过,所以,曹操很高兴,就带领儿子和大臣们一同观赏。称赞之余,曹操问道:“你们谁能称出这只大象有多重?”  相似文献   

11.
中古音的疑母在官话方言的消变规律是近代汉语语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资料的限制,我们目前对疑母演变的详细规律还不十分清楚。反映五代末初时期汉语官话语音的《尔雅音图》是考察这项音变的一项珍贵难得的重要资料,全面考察这项资料的疑母例可有助于我们对一问题的一个专门探讨。目前,我们对疑母在官话方言的消变规律的一般认识有这样三点:1、疑母在洪音(中古一、二等)前多保留,在细音(中古三、四等)前多消失。2、部分疑母在开口三等韵母前变为n一声母;3、疑母演变的若干不规则现象多是因为方言的影响所致。即该方言不…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台资走势与对策思考李宏硕,黄松玲随着我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海峡两岸经济关系自1992年以来迅速发展,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市应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把引进台资工作做好,以促进全市经济建设的发展。一、台资现状与走势我市地处沿海,有北方人工...  相似文献   

13.
英语的省音和增音现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连贯的言语里 ,为了发音上的方便 ,音节之间或词与词之间的某些音常可省略 ,这种现象称为省音。从形式上看 ,省音有词内省音和词间省音两种。有时为了发音的方便 ,词与词之间又可添加一些音 ,这种现象称为增音。省音和增音都是英语里特有的音变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最近读了方孝岳先生的《跋唐写本〈经典释文〉残卷》一文(截在《学术研究》1963年第1期),其中谈到《残卷》所录的音切,多不如今本《释文》正确。从方先生所根据的事实来看,这个论断是很成问题的。为了解说方便,先录方先生的原话如下:这个释文残卷所录的音切,也显然有许多不正确的地方,例如:唐本释文残卷今传陈鄂本昴□□徐又音茅无此条,《切韵》亦无此音。音茅是因《史记》“昴星曰旄头星”而再致误读。败必迈反无此条,《切韵》亦无此音,败必类隔。妻七计反千计反。妻七类隔,千字为是。窜字林七外反无此条,亦无此音,声韵皆讹。滑于八反户八反,《切韵》同陈本。滑于类隔,作户为是。寅,徐音夷,又以真反。寅如字,徐音夷。以真反是正确的,所以陆云如字,本不应作又音,《切韵》亦无寅读夷之音。陈鄂的本子都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5.
朱季贤的歌曲集《松花江的歌》出版了,我们为之高兴.翻开歌曲集,让我们突出地感到,每件作品都浸透着作者对他成长的地方──三江平原的挚爱,每一段施作部故发着黑土地的芳香,每个乐句都闪烁着茫茫雪原上空特有的太阳的光泽.那些充满北国情韵的音调,令我们感到熟悉和亲切.朱季贤是“喝着松花江水长大”的,是我们省自己的艺术殿堂培养出来的作曲家.他生长、工作、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北方人的勤劳、朴实、憨直、爽快不仅造就了他勤奋好学、孜孜以求,诚恳切虚的好品格,而且这里的人们创造出具有浓郁特色的粘土文化也影响了他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迭音词的产生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大量材料阐明了迭音词产生、演变的过程。《诗经》中的词头、词尾实际上是当时歌曲的泛音衬字,许多迭音词也具有泛音作用。拟声法和绘景法对迭音词的大量产生起了积极作用。由迭音词进一步分化出双声、迭韵等形式的联绵字,这种分化与迭音词在语流音变下的变调以及声母、韵母的变化有关。迭音词词形过去有AA、AAB、ABB、AABB、ABAB 等形式,除AAB 式外,其余均在现代汉语里沿用。  相似文献   

17.
谢书民 《学术探索》2012,(2):150-153
国内语言文字学界提出"意音文字"说的学者,由于常把汉字中的"字"与表音、意音文字中词的书写形式对等,所以常常混淆字符的内在构形类别与字符记录语言的功能类别,造成对"意音文字"类型理解与分类上的偏差;否定"意音文字"说的学者则把文字的字符类型错误地等同于文字的体系类型,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意音文字"类型的文字。实际上,文字的字符类型应该是文字表达语言的基本符号类型,"意音文字"应该是由表意、表音两种类型的字符构成的文字体系类型。  相似文献   

18.
形声字声符具有示音的功能 ,但这种功能并非一成不变。本文从形声字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汉字形音义关系等方面讨论声符示音的来源、性质 ,以及现代汉语声符与形声字读音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姚红彩 《齐鲁学刊》2014,(2):120-125
刘克庄是南宋后期的著名词人,其词学审美趣味相当丰富,不主一家一派,具有兼容并取的特点。作为辛派的中坚和后劲,他既欣赏婉约派协音婉美的本色之作,更偏爱豪放派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慷慨之音,提出并尝试用比兴寄托来调和婉约和豪放两种不同的风格。其词学观点对前人多有继承和发展,但又有时代和个人特色;其创作既受其词学观点的指导,又有诸多突破和背离之处。  相似文献   

20.
汉语方言中有一种因舌冠音与后高元音u不能共存而产生的增减音现象。本文旨在从区别特征和高元音裂变说的角度,探究这些方言社团舌冠音后的增减音问题,并通过与英语增减音现象作对比来揭示人类语言的异同。本文认为舌冠音后的增减音问题归根结底是特征和谐的问题,与英语增减音现象的差异属于音节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